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宁杂1号不育系宁A6、恢复系宁R1和单基因显性白花标记恢复系90M1780为材料,研究了亲本不同行比配置及同一行比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杂1号制种亲本行比以2:4或3:6为宜,并适当增加母本种植密度,有利于确保制种中疸,文章还对影响杂种纯度的杂株类型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宁杂 1号不育系宁 A6和恢复系宁 R1为材料 ,研究了亲本不同行比配置及同一行比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宁杂 1号制种亲本行比以 1∶ 4~6为宜 ;在一定行比条件下 ,母本适宜栽培密度为 (1 5~ 1 8)× 1 0 4 株· hm- 2 ,适当调整父本 ,增加母本种植密度 ,可以确保制种质量 ,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宁杂1号“三系”亲本和显性单基因控制的白花标记性状油菜为材料,研究了不育系宁A6在父母本不同行比种植下的结实率和自然异交率差异。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在1∶1~1∶6范围内,母本宁A6的结角率差异不大,但结籽数随母本行比扩大显著下降,将父母本制种行比由目前的1∶2调整到2~4∶6,不仅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而且便于亲本的栽培和管理。试验结果还表明,宁A6的自然异交率是同核异质保持系宁B6的433倍,在制种过程中不育亲本比可育亲本更易受外来花粉的污染,“三系”杂种的制种隔离距离应是常规油菜繁殖隔离距离的5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宁杂1号“三系”亲本和显性单基因控制的白花标记性状油菜为材料,研究了不育系宁A6在父母末不同行比种植下的结实率和自然异交率差异。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在1:1 ̄1:6范围内,母本宁A6的结角率差异不大,但结籽数随母本行比扩大显著下降,将父母本制种行比由目前的1:2调整到2 ̄4:6,不仅有利于提高种产量,而且便于新本的栽培和管理。试验结果还表明,宁A6的自然异交率是同核异质保持系宁B6的4.33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厚皮甜瓜"海蜜10号"的制种产量和质量,进行了厚皮甜瓜"海蜜10号"母本种植密度、留果数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厚皮甜瓜"海蜜10号"制种时母本可适当密植,每667m2最佳种植密度为1 850株;母本留果数以留2个果为宜,并以在8~13节留1个果、在20节以上再留1个果的留果方式,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青贮玉米明饲1号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鄂中复合肥施肥量和父母本行间比例3个因素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明饲1号的制种产量影响极显著,但它们之间互作效应不明显。该组合在制种生产中,应采用种植密度60000~67500株/hm2,父母行比1∶4,鄂中复合肥9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以春丝1号为材料,从制种季节、母本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了普通丝瓜杂种一代制种试验。结果表明:普通丝瓜制种以春季制种效果最好,平均产量达866.4kg/hm2,且春季制种的种子百粒重较高;但春季制种不同年份间制种产量差异较大,可通过加强施肥水平和种株中后期田间管理,稳定种子质量。夏秋季制种产量较低,平均产量573.7kg/hm2,可通过覆盖遮阳网等降温措施来提高种子结实率,以增加制种产量。母本种植密度以1.0m×0.3m为宜,再增加密度没有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粱熊杂二号制种高产技术刘满业(辽宁省大石桥市种子公司)高粱熊杂二号是熊岳农业专科学校以自选不育系21A与恢复系654杂交育成的杂交种。该杂交种产量高,比桥杂二号(6A/654)增产10%以上。米质好、适口性强、抗黑穗病、抗倒伏。生育期适中,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9.
适宜的母本种植密度是三系杂交制种高产的必要条件。为明确三系杂交制种获得高产的母本最佳种植密度,以转单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301的母本邯750A为试验材料,设母本种植密度22 500、37 500、45 000、52 500和67 500株/hm2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母本种植密度对三系杂交棉叶片光合速率以及制种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三系杂交棉籽棉高产的母本种植密度为37 500~45 000株/hm2。该种植密度下,棉花叶片光合速率最高[19.3~19.6 mmol/(m2·s)],单株铃数(22.5~23.1个/株)和果枝数(13.0~13.2个/株)较多,单铃重(5.1~5.2 g)较大,最终籽棉产量达到了3 922.5~4 027.5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金玉甜1号高产制种的父母本最佳播期差以及母本最佳载培密度,研究了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父母本的花期相遇以及栽培密度对其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春季制种父本比母本迟播18~20 d,父母本花期达到最佳相遇。在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的前提下,金玉甜1号制种母本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76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邯丰79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玉米杂交种邯丰79的高效制种技术,指导优质种子繁育工作,以邯丰79的母本H7和父本H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母本种植密度、父母本行比、父母本播期和施肥量对邯丰79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邯丰79高产高效制种技术为父母本同期(4月18日)播种,父母本行比1∶5,母本种植密度75 000株/hm~2,经济施肥量为氮(N)210 kg/hm~2、磷(P2O5)165 kg/hm~2、钾(K2O)180 kg/hm~2。  相似文献   

12.
种植方式对花椰菜蜜蜂授粉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花椰菜杂交种规模化生产,以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开展种植方式对棚室蜜蜂授粉花椰菜杂交制种的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亲的种植方式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双亲行比1∶1的种植方式较2∶2种植方式能有效提高花椰菜网室杂交制种种子的产量,种子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单株产量提高15.08g,种子产量提高了316.65kg·hm-2。  相似文献   

13.
对杂交油菜黔油14号母本设置7个移栽密度,研究密度对黔油14号制种产量和母本经济性状及生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当母本移栽密度为1.6万株·667m-2时,制种产量为最高,达到55.69 kg·667m-2,但结合比较效益,贵阳地区生产黔油14号的母本种植密度以1.0万株·667m-2为宜.母本种植密度对一次有效分枝数、植株分枝高度、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的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 16、0.818 56、-0.743 14、0.780 38;母本全生育期为234~236d,播种至现蕾、现蕾至初花、初花至终花、终花至成熟经历的时间分别为85~87d、79~85d、32~40d、29~31d.  相似文献   

14.
以全不育系"ZWA"的母本"ZWAB"和临保系(父本)32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父母本行比、不同母本密度和不同隔离条件对全不育系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不育系"ZWA"制种的父母行比以1:(2~3)为宜;在一定行比条件下,母本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3.5万~15万株/hm2;在纱网大棚+放蜂条件下的制种产量最高,为604.5kg/hm2,经鉴定不育株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 郑杂三号高粱系省院高粱研究室以民权大青节为父本、黑龙11号 A 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我们通过八年来的种植认为它不仅产量高品质佳,而且易脱粒、秸杆高而坚靭(一般3—3.3米),是一个粮杆兼优,深受群众欢迎的优良杂交种.经过多年种植,我们感到郑杂三号制种产量较低,一般制种产量仅50斤/亩左右,少的才10斤,严重阻碍了郑杂三号的推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省院高粱研究室指导下,对郑杂三号的制种和亲本 A 殖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白菜型冬油菜天油六号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行比、密度栽培试验和化学药剂EP对不育系02AC8微粉控制试验研究,着力提高天油六号制种产量和质量。当父、母本行比为3∶8,密度3.0万株/亩时,制种产量最高可达到1 437.6 kg/hm2;当化学药剂EP浓度为0.0100μg/ml,不育系02AC8微粉控制效果最好,植株不会发生药害,种子纯度可达95.13%。通过该试验研究,为天油六号获得高产、优质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恢复系秧龄对高原滇型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恢复系南34在3种不同秧龄时移栽对杂交粳稻滇杂35的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秧龄42 d移栽的有效穗数明显高于45和52 d秧龄移栽,达到显著水平;恢复系不同秧龄移栽对母本穗实粒数、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恢复系南34适时提早移栽,缩短秧龄,有利于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进而提高花粉供给量.  相似文献   

18.
<正> 普及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因制种产量低,满足不了大田用种,供求矛盾十分尖锐。为了提高制种产量,我们从1975年起,重点摸索和改进了予农704、郑单二号、博单一号这三个杂交组合的父母本行比、播种方式和密度。改常规制种父母本的1∶2为1∶3,最高试验到1∶6;改等行距为宽窄行条带播种,改3500株为6000株的种植密度,收到了良好效果。最高产种量每亩达到:郑单二号  相似文献   

19.
探讨汕优多系1号(珍汕97AX多系1号)杂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以提高制种产量,加速其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汕优多系1号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亩穗数,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穗、保粒、提高异交结实率。应用父母本的时差,叶差合理安排播差期,采用1期父本大双行确定适宜的行比,配套培育壮秧,规格开厢插足基本苗,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喷施“九二0”是夺取制种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提高西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1.确定合理母本种植密度一般杂交制种密度为商品瓜密度的1.5~2倍以上.一般母本长势偏弱,分枝力中等,坐果性良好的组合,如新红宝、金钟冠龙、新澄等,母本密度以每亩2000株为宜,株行距为0.3米×1.2米,单蔓整枝;母本生长势中等,分枝力中等,坐果性一般或较好的组合,如郑杂5号、京欣一号,母本密度以每亩1500~1800株为宜,株行距为0.3米×1.3~1.4米,单蔓整枝;母本生长势强,分枝力强,坐果性一般或偏差的组合,如西农8号、丰收一号、丰收二号等,母本密度以每亩1200~1400株为宜,株行距为0.3米×1.8~2.0米,双蔓整枝.田间种瓜坐果率达90%以上,有效种瓜数达1100~1800个,就可获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