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目前民族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我国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给出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举措,并以大兴安岭鄂伦春民族生态园的规划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民族旅游规划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注重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民族文化发展的强弱对旅游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就是一种稀缺的文化资源,在国家政府大力支持旅游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经济、市场开发潜力。以彝族"撮泰吉"为例,分析其非遗文化在旅游业开发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壮大"撮泰吉"旅游演出团队、完善"撮泰吉"旅游资源规划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等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3.
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具有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品种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石林彝族自治县的7镇1乡位于云南旅游的中心位置,是滇中旅游区的重要支撑地之一,具有广大的客源市场。石林旅游资源具有雄厚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地貌特征、灿烂的民族文化等优势,同时也面临景点分布较散、空间布局无序;空间资源利用混乱;文化内涵体现表象化;旅游模式单一等问题。笔者结合石林旅游资源优势提出相应的旅游规划策略,即①确定借势发展、民族文化驱动发展、错位发展、政策联动等发展思路,打造独特风格的乡村旅游产品;②调整规划布局,整合旅游资源,通过区域间游线组织形成"一环四区"的旅游空间布局结构,"一环"是以石林大道、九石阿旅游专线及其他公路形成的旅游环线,"四区"是城郊"休闲农家"体验区、度假休闲娱乐区、民族文化体验区、户外休闲运动区;③拓展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为游客创造体验环境;④开发多元旅游模式,满足客源市场多样化需求。笔者希望通过对石林旅游资源规划的完善,可探索出更适合当地发展的旅游规划路线,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体验式经济来临,文化旅游成为了体验经济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汾酒集团是中国最早进行传统民族文化型旅游开发的工业企业之一,是国内白酒业清香的鼻祖。其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旅游开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品相对欠缺。文章通过研究汾酒景区发展文化旅游的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体验经济下景区开发的原则、步骤、思路,并提出开发策略,以其对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贵州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贵州南部民族地区旅游景观多样,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在 “旅游+”和“文化+” 背景下,基于荔波茶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从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等角度出发探索其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对提升荔波乃至黔南州的茶产业战略地位、旅游文化层次、社会经济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永常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76-7978
基于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的资源特点和游客的体验需求,指出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民族村寨日益成为文化体验旅游的理想目的地,而围绕体验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是目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具体分析民族村寨自然生态与田园风光,有形民族文化,过程性、事件性民族文化以及无形民族文化4方面旅游资源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指出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应该通过"主题提炼—形象塑造—场景设计—氛围营造—项目安排—意象设计—宣传营销"等步骤来进行,建立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从而帮助游客实现"意象建立—购买冲动—参与互动—深刻体验—达到预期"的过程,不断提高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旅游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化不仅可以彰显一个城市、景区的个性与特色,同时还可以提高其内涵和品位,丰富和满足游客体验,促进游客的消费,文化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民俗文化"是文化旅游中最能够展示地方特色的,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西江千户苗寨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既有独特的苗族建筑和民族风情,又有精美的民族工艺和丰富的地方美食.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的民俗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西江千户苗寨目前开发存在的困境,提出突破困境的优化策略,从而促进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169-170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定位优势特色,对AR旅游应用于江西苎麻文化和旅游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优化组合出文旅融合资源开发团队,将增强现实技术融入旅游体验和AR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从而打造出集旅游创意策划、线上AR体验平台、线下私人订制体验中心及旅游电子商务四位一体的江西苎麻文化AR旅游新模式,创新江西苎麻文化旅游IP样板,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文化对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旅游的文化品味,增加旅游的情趣。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各个民族,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近些年来,旅游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既弘扬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云南临沧翁丁佤族村寨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的开发策划进行分析探讨,以期通过此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起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明清皇家陵寝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宣传过程中,更多的是着重向世人展示明清两朝皇家陵寝的建筑形式、建筑规制、丧葬形式、陪葬规制、早期盗墓与后期保护及开发等。明清皇家陵寝的旅游开发均未将皇家陵寝的"祈福"文化列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以明清皇家陵寝之一的清东陵为例,概述清东陵的"祈福"文化,阐述"祈福"文化在清东陵中的运用,进一步探讨如何将"祈福"文化运用于清东陵的旅游开发当中,提出清东陵未来的旅游规划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速旅游发展:将清东陵以"福地"进行旅游宣传,提升景区知名度;加强文化体验活动的建设,增强旅游者黏性;景区进行多元化发展,扩大旅游影响力;设计、售卖祈福文化旅游纪念品,提升旅游者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发富有区域特色的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更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需要。本文以理县桃坪镇谢溪沟山地体验旅游为例,总结了从景观形象定位、景观整体格局规划、景观保护规划等方面入手,开发乡村山地体验旅游。  相似文献   

12.
文红  唐德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00-2702,2715
旅游开发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日显重要.文化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是对一定区域的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适度开发.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来,在提出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3.
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然而大部分还出于初级开发阶段,缺乏民族特 色。随着体验经济的盛行,游客对旅游需求从浅表层的走马观花升级为深层次的旅游体验,民 族旅游的体验式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的视角,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 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对这一议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一些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内涵逐渐丧失,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必须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对发展乡村旅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藏民族传统节日有着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宗教色彩浓厚等特点.在进行西藏民族传统节日的创新性开发时,要加强政府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利用西藏的宗教与文化资源,以便进一步推动西藏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6.
合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景区树立独特的文化形象,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利用。以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为例,分类介绍马嵬驿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深挖文化元素、开发体验项目、完善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品牌推广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崭新而又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铜陵有着悠久而又丰富独特的铜文化资源,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开拓铜陵的文化旅游产业。当前的主要工作是深度发掘、充分利用铜陵铜文化资源,同时结合铜陵地域文化资源,认真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努力发展慢旅游等深度体验旅游形式,推进旅游产业的科技化、智能化,促进旅游人才素质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生活且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休闲旅游日益受到旅游人士的欢迎和认同,再加上城郊旅游开发的独特优势,使城郊型"农家乐"日渐成为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的热点。西峰区位于董志塬腹地,黄土资源品质高,农耕历史悠久,农家乐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笔者在分析西峰区农家乐旅游的消费行为、空间分布、发展类型与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从政策、资金、自身优势、游客体验、产品功能、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西峰区农家乐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花文化旅游的内涵,探讨了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属性。基于中国·云南·罗平油菜花文化节成功经验和昆明、玉溪、大理花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情况实证分析,探讨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机制及其开发模式,提出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旨在为充分挖掘云南花文化,使之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体系,促进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广东农垦所辖的农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垦区文化和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农垦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从全域旅游的视觉出发,分析了广东农垦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开发条件,提出了广东农垦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全域整合资源、全域规划景区、全域设计线路、全域宣传品牌、全域智慧旅游、全域营销策略"六大思路,旨在为全域旅游视觉下的广东农垦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