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河北省人社厅、财政厅日前共同印发了《河北省2018年度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岗位+技能+劳动力"的培训模式。全年将免费培训2万名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2.
3月中旬召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现场动员会为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实现农业损失劳务输出补,确保大灾之年农民增收,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今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就业在去年基础上实现大的突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6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少于110万人,在今年5月底前开展各类现场招聘会500场次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农业部、财政部等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国务院扶贫办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教育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湖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特点、问题、对策。结果表明,实施阳光工程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速度、效益增高、分布区域集中、特色培训模式形成、特色劳务品牌效应明显。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缺乏、信息不畅、职业技术教育薄弱、适宜岗位选择面太窄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阳光工程质量、开辟就业途径,重点开发小城镇、中小企业、乡村旅游业、服务业、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提供适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更多岗位,是当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4月27日,记者从云南省农民工工作暨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做好农民工服务、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未来5年,将对全省15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实现新增转移就业500万人以上。目前,我省有农民工总量700多万,间接影响着2000万农村人口,是实现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时期,全省累计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相似文献   

6.
对贵港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搞好指导服务;全民互动,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全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创业;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技能;发展农业集约式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吸纳劳动力等六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从北京市农委获悉,北京市将全面动态监测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年内帮助4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动态保持"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整治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空间不断压缩,全市经济转型优化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就业技能、就业意愿等发生了新变化。为此,北京市农委联合市人力社保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进城就业,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重点联系制度,目前已确定了永泰、南靖、仙游、上杭、周宁等30个重点联系县。各重点联系县将加大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力度,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法律咨询、办理社会保险、开展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等系列服务,政府对接受培训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和资助。福建省自2000年在清流等25个县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试点以来,全省25个试点县共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140个,3年来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50万人次,培训后转…  相似文献   

9.
刘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1-224,228
根据2001—2013年统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正显著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制度综合因素产生负显著影响.因此,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从而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增加对转移成本的承受能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扩大转移就业空间;全面深化制度改革,破除劳动力转移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2015,(2):2
<正>2014年,东丰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五动"战略,加大技能提升培训力度,共输出农村劳动力6万余人,有力助推了区域经济发展。东丰县按照中央提出的"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制度,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总体要求,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近日从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督察汇报会上获悉,我省积极组织实施"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专项行动。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249.75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83%;实现转移就业885.14万人次,完成2016年目标的88.51%,其中,新增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4万人次,完成全  相似文献   

12.
3月中旬召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现场动员会为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实现农业损失劳务输出补,确保大灾之年农民增收,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今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就业在去年基础上实现大的突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6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少于110万人,在今年5月底前开展各类现场招聘会500场次以上。  相似文献   

13.
傅汝仁 《山东农业》2003,(12):48-49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省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已达35.8%,其中当年转移104.8万人,比上年增长8.6%。实践证明,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加快发展与扩大就业同时并举的发展战略,多渠道、多途径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山东各地的实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践证明,二、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没有二、三产业的…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缺乏,信息闭塞,有效的制度供给缺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是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本文从加强制度创新、强化教育培训,健全服务体系和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快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截至目前,公主岭市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0%。其中,省外就业13.5万人,省内就业7.3万人,境外就业0.2万人,就近就地转移20万人。劳务经济收入55.1亿元。强化省内就业。公主岭市充分发挥毗邻长春、交通便捷的地理优势,收集长春等地的用工信息,考察一汽大众、一汽四环、住电线束、广达汽贸、远方超市等单位的用工信息,开发就业岗位,帮助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各地、各部门不断强化服务,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强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对河南省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关键在于提高拟转移农民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重点在于加强对拟转农民就业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应根据培训主体的知识层次和社会岗位的需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以满足生产一线对劳动者技能、知识、学习适应能力的需求,满足企业的岗位用人需求,促使劳动者在面临新的岗位和领域时能够尽快适应,尽快实现效益产出,推动河南省"四化"快速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李夏音 《现代农业》2009,(11):110-110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好事。但很多地方只注重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以来,陕西省通过实施六项就业扶贫工程,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0.33万人。六项就业扶贫工程包括转移就业拓展、自主创业扶持、技工教育赋能、职业培训提升、人才智力支撑和公共服务优化。依托"六大工程",陕西人社部门大力开发适于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本地就业岗位,支持各地发展社区工厂、培育建设就业扶贫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等。目前,全省共发展社区工厂11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