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带动了城市旅游空间建设。城市森林步道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公共线性空间,是城市自然与文化的载体,建设森林步道对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森林步道建设理论与实践,提出城市森林步道规划建设意义与策略,为我国城市森林步道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空中森林步道是一种融合建筑结构的架空森林步道形式,设计之初主要是为了在原始林区开展科研活动。在近40年的设计与实践中,空中森林步道已逐渐演变为城市森林高架慢行系统和多功能城市公共景观;但在中国城市山林区域的应用实践时间较短,仍属一种新生的步道类型,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文中追溯了空中森林步道从初始阶段到逐渐成熟的历史沿革,归纳其在发展中形成的3种设计类型:艺术展品型、功能主导型和城市大众型;重点论述了森林步道在设计、施工等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结构设计与施工装配工艺、材料、本土文化融合与景观渲染手段的多样化、生态友好及游客友好等方面;展望其未来革新潜力并分析亟待研究的论题,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家森林步道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贯穿着新的理念。基于对发展国家森林步道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国家林业局2015年初启动了相关工作,着手国家森林步道发展的前期研究,2017年9月发布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标志着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正式由前期准备阶段进入到建设实施阶段。我国国家森林步道的特色国家森林步道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  相似文献   

4.
要闻     
<正>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向社会开放10月27日,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揭牌仪式在国有济源市愚公林场天坛山举行。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成为我国第一条正式向社会开放的国家森林步道。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公布的首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之一,也是目前全国12条国家森林步道中唯一一条直通首都北京的国家森林步道。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分别是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罗霄山和武夷山5条国家森林步道。首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的平均里程跨度在1000-3000公里之间,总里程超过10000公里,国土步道密度为10.42公里/万平方公里。这个良好的开端将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森林、认识森林、爱护森林、享受森林。如此长距离  相似文献   

6.
国家森林步道具有长距离、跨省际、沿途涉及利益主体多等特点。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关系到国家森林步道规划落地实施和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以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为例,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对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及其诉求进行深入分析,以减少步道投入使用后的利益冲突,使规划更贴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正据说新西兰有世界上最好的步道系统、世界上最美丽的步道。作者用脚步去验证,并用镜头记录了不多见的新西兰本土物种。新西兰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步道系统,我用脚步验证了这个说法。新西兰最为著名的步道是被纳入大步道系统(Great Walks)的9条经典步道。每条步道徒步时间3-5天不等,覆盖了新西兰从北岛到南岛,从海岸、森林到高山草甸的最为壮阔的景观。这些步道不仅风景好,而且设施齐全、维护到位,可以做到"多日徒步+舒适"的奢侈组合。  相似文献   

8.
空中森林步道发展概况与功能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中森林步道是穿行于林冠层的一种独特的林中线路形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步道形式,受到公众的喜爱。文中在概述国内外空中森林步道建设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空中森林步道的4个特点:1)穿行林冠层,生态康养价值高;2)路面平缓,适宜人群广;3)视线开阔,景观丰富度高;4)受有毒、有害因素影响小,安全性高。分析了空中森林步道在视觉景观、运动游憩、康养、科普教育4个方面的主要承载功能,并对今后我国空中森林步道的建设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空中森林步道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是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首批发布的五条步道之一,目前国内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尚无先例。在建设国家森林步道过程中,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基于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实践,从秉持理念、遵循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指标体系、总体布局、六大系统规划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总体规划中的顶层设计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国家森林步道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森林步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该文对我国国家森林步道的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认为国家森林步道建设需要以国家为主导,由国家全面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设覆盖全国的多条国家森林步道;突显步道的自然性与生态性,优先穿越各类自然遗产地,同时避开敏感区域,保持步道原始风貌;坚持荒野栖息与城镇景象并存,反映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提供有限设施,优先穿越国家所有的土地,面向普通百姓无偿开放;建成连通世界的国家森林步道。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贵州将建6000公里森林步道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获悉,贵州将充分利用境内山多林多的资源优势,通过建设森林步道,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串联起来,让森林成为群众的休憩乐园。为不断满足群众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需求,贵州正积极开展森林步道建设,预计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森林步道6000公里。  相似文献   

12.
<正>从飞机上俯视着福州城,一湾水,倒映着滨海新城靓美非凡。从鼓山上看山下的福州城,似在森林中有一座座城。来到福州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的是盘根错节的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一对对、一双双的耄耋老者在树下含饴弄孙。这就是福州,当地人高兴地用我们不太懂的"客家"方言自豪地告诉我"我们福州有福,我们福州人植榕、爱榕、敬榕,榕树融入了我们福  相似文献   

13.
<正>8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决定在小兴安岭、大别山、武陵山3条线路推动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5县市,凭借众多景点成为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沿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呈南北走向,全长1162公里,其中贵州段261公里、湖南段606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介绍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智利、英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9个国家的国家步道发展进程及成效,对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运营机制、资金渠道进行比较;结合我国以徒步方式开展的户外游憩发展现状与需求,归纳我国推进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典型国家步道的发展经验和成功做法对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借鉴价值,建议在全国建立统一规范的国家森林步道体系,着力发挥国家森林步道在满足人民需求、助推区域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国家森林步道规划选线和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其建设成效。参考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等,结合线性规划实践,提出国家森林步道选线应具有国家代表性、自然荒野性、整合利用性、人地安全性、线路单向性和衔接整合性,经过前期准备、线路提出和实地调查最后确定线路。在国家森林步道建设中,应注意保持自然荒野、塑造国家形象、展现地域文化、注重人地安全、提供有限服务、分期分段实施、全民共建共享、融入国家战略,使其真正成为普惠性生态共享产品。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森林步道主要以森林资源为依托,是长跨度、高品质的带状休闲空间,由道路系统、保障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教育系统和外围系统构成,六大系统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在森林步道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区域严格控制各系统的建设风貌。国家森林步道六大系统国家森林步道的道路系统、保障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教育系统以及外围系统,承载着徒步通行、安全保障、停留休憩、食物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6000贵州将建6000公里森林步道为不断满足群众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需求,贵州正积极开展森林步道建设,预计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森林步道6000公里。8.29中国网民达8.29亿再创新高近八成用户刷短视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森林步道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域,是长跨度、高品质的带状徒步休闲空间。2017年1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发布了第一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全程超过10000公里。秦岭国家森林步道:全长2202公里,途经13处国家森林公园、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公园、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正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穿行于闽赣交界处,串联起了两省的双重遗产地。徒步者在这里可以见识到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郭沫若曾经诗曰:"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行走在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上,涉目成景,移步见奇,无论春夏秋冬,山川景色总是变幻莫测,瑰丽动人。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1160公里。步道南端位于福建省武平县,经福建龙岩、三明、南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冠顶式步道中不同空间景观视觉对游客生理及心理感知的影响,该研究以福州市福道与金鸡山公园步道为例,对其空间环境进行拍摄取样,挑选40名被试者通过心理恢复性问卷,并结合ErgoLab多导仪器进行体验监测,即采集人体皮电活动(EDA)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等生理波动数据赋值,运用绿视率、自然程度、物种丰富度、喜好度4个维度进行景观特征评价,及运用"远离""延展""迷人"和"相容"4类维度进行恢复性感知的环境评价.结果表明:6类冠顶式步道空间恢复性效应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冠顶式步道近景高绿视率空间>冠顶式步道近景中绿视率空间>冠顶式步道远景中绿视率空间>冠顶式步道远景高绿视率空间>冠顶式步道远景低绿视率空间>冠顶式步道近景低绿视率空间;冠顶式步道景观游客心理健康恢复效果越好,则对其环境偏好就越高;冠顶式步道6类空间能够对被试者的生理健康产生良好的恢复性影响,但各类空间相互间的恢复性比较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