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天华镇的茶果产业发展实情,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梳理天华镇茶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布局天华镇地茶果产业,提出创新天华镇茶果产业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茶果产业是H县农业重点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为更好地发展壮大茶果产业,系统地分析了该县茶果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了该县茶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该地区发展茶果产业具有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茶果产业历史悠久等优势,采取了明确责任主体、出台政策激励产业发展、培育主体和典型示范、技术服务推动产业发展等有效措施,实现了种植规模扩大迅速,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发展成效。未来该地区将强化品牌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培育经营主体,打响区域公用品牌,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加强专业人才培育,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和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等建议,为相关地区发展茶果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集"阿香美"安化黑茶和"阿香"柑橘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以库区茶果资源为依托,以做成龙头、打造品牌、带动产业、致富农民为目标,大力发展茶果农业产业化。公司在茶园基地就近建设黑毛茶原料加工厂,提高了茶农收入,联结农户每公斤鲜茶叶增值3元,户均增收3650元,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皖南山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新道路,提高林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选用良种、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抚育管理、整形修剪、茶果采收与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油茶种植技术,以供当地油茶树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明代,茶果已成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帝王,中至官僚,下至平民,均常以茶果为食。茶果与礼仪发生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茶果待客、以茶果馈赠、以茶果祭祀、以茶果作为婚姻的彩礼。茶果之"果",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果肉、果仁之"果",二是水果、点心之"果"。  相似文献   

6.
溧阳市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位于常州市天目湖镇,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AAAA级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总面积达2200亩。园区在发展特色茶果产业的同时,带动一方农户迈向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大果红花油茶的生物特征与植物特征为依据,对其栽培技术要点展开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旨在提高大果红花油茶的存活率,推动大果红花油茶种植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灿  王光宇  高勇  徐磊 《安徽农业科学》2023,(12):104-107+115
蒜头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单属种孑遗植物,是目前神经酸含量最高的木本油料植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蒜头果分布区域狭窄,主要分布在滇东南和桂西接壤的喀斯特地区,是当地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的优良树种。由于受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多种因素影响,野生蒜头果资源急剧减少。通过对蒜头果育苗技术、半寄生习性、病虫害防治等研究,已经初步形成蒜头果育苗栽培技术规程。当前,蒜头果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面临资源有限、市场合法准入等问题。综合分析蒜头果资源现状和基本情况,提出了关于蒜头果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蒜头果资源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旅融合是围绕茶产业、依托旅游资源形成的茶旅经济链,为乡村产业振兴战略下“三农”发展注入新活力。在乡村产业振兴视阈下,林芝市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林芝市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得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面临茶旅产业融合模式较为初级、品牌标识度不高、开发及推介力度不够、茶旅产业人才欠缺与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应从茶旅项目和产品、培育茶旅龙头企业和品牌打造、深挖文化内涵、打造茶文旅项目,以政府、茶企、人才为依托,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林芝市茶旅产业融合的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加以调整,进一步推进林芝市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0.
四川西南地区是晚熟杧果生产区之一。本文对该地区杧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其杧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提出产业发展策略,为杧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以烟、糖、茶、胶、菜等支柱产业为中心,新兴生物产业为补充的产业群已初具规模.其中烤烟的产业化程度最高,效益最显著,积累了许多经验,糖、茶、胶产业在加工、流通环节有待完善和发展;花卉、咖啡、香料、蚕桑、药材、蔬菜、葡萄等已经开始产业化经营,产品起步较高,发展势头良好;粮、畜、果等产业化刚起步,潜力巨大.整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有以下特点和成效.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伍员春茶果专业合作社是由天目湖茶研所、金山玉泉生态科技园和云飞茶场牵头注册,联合75家中小茶农组建而成,以茶果种植、加工、销售,茶果种苗繁育、销售为主营业务,为成员提供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一体化服务。合作社通过制定章程,把合作社与茶农连成了利益共同体,走上了科技兴茶、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大豆在抚州市是辅粮作物,也是很好的用地养地结合的作物,更是一种保健食材。随着抚州政府对当地种植物的重视,尤其对果、茶、豆类作物的重点扶持,使得果、茶、豆类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重点讲述了大豆在种植园中的套种技术。希望能够为更多的种植户带来启发和帮助。1大豆的营养价值大豆富含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含有一种双酚活性成分,它的结构和性质与动物性雌激素相似,与人体内雌激素亲缘性较好,故有"植物雌激素"之称。大豆异黄酮对雌激素水平具有"  相似文献   

14.
四川是水果生产大省,种植条件优越,提升"川果"产业竞争力既是发展 "10+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根据"川果"产业20年来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集中度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区位熵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当前四川省水果产业存在产量不足、供给有限、品牌落后及附加值低等问题,产业竞争力较弱,提出走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之路;合理优化品种结构,打响"川果"品牌;强化品质优化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方向。茶旅融合将茶文化活动与旅游融合在一起,实现茶产业链与旅游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从而提升茶业附加值与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助力茶旅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茶旅产业融合是资源、品牌、人才整合的系统工程,成功的茶旅融合实践是实现区域茶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资溪县为例,从分析其生态优势及茶旅产业发展现状入手,着力探索提升"资溪白茶"地位、助推经济发展的茶旅融合发展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夏县皮胎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皮胎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皮胎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皮胎果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促进临夏县皮胎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嘉宝果的种植环境要求、种植技术、经济效益、政策等角度分析广东省发展嘉宝果产业的可行性,总结了嘉宝果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以期为广东省发展嘉宝果产业及扩大嘉宝果市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果产业是淳安四大主导产业(茶、桑、果、竹)之一,至2006年底,全县水果总面积7790hm^2,年总产量83093t,年总产值14675万元,水果产业已成为是淳安农民骨干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啤特果的生长习性、营养成分、生产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升级对策,以期发展壮大临夏州啤特果产业,建立健全啤特果产品开发和市场流通体系,充分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带动区域扶贫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通过现场取样比较分析各茶果间作园土壤养分状况,以为洞庭碧螺春茶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火焰广度法和原子吸收法对洞庭山碧螺春茶区5种茶果间作类型茶园进行了土壤养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洞庭山茶区土壤p H值偏酸性,平均为4.44;养分状况优良,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9.17 g·kg-1,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24.67,160.46和181.53 mg·kg-1,超过Ⅰ级茶园肥力标准,达到优质高效高产茶园的土壤养分要求;茶果间作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的含量,土壤p H值因间作果树类型而异,多数茶果间作使土壤酸度增加;其他矿质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与分布因茶果间作类型不同有差异,但不同元素间变异系数差异较大。生产上可根据不同的土壤状况配套不同的茶果间作类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