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采集武夷山市岩茶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内10个茶园的土壤、温度、湿度数据,并对这10个茶园内的肉桂茶树鲜叶及其加工制作的武夷岩茶成品茶进行理化成分检测,探讨武夷岩茶的品质与土壤等微域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名岩区的微域环境优于丹岩区,名岩区所制茶叶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2.
生态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茶树生长环境的生态条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探析了土壤、湿度、温度、海拔高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不同生态条件对茶叶品质(包括茶叶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的影响,提出了二氧化碳浓度和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及快速经济检测是未来生态环境对茶叶品质影响的重点研究方向,为生态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峰  骆耀平  陈一心 《茶叶》2008,34(1):2-5
本文介绍了茶叶贮藏过程中,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及贮藏中茶叶品质成分,如含水量、氨基酸、茶多酚、叶绿素和维生素等的变化;并对目前生产与研究提出了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茶叶初加工企业规模化发展,对鲜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茶鲜叶作为制茶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成茶品质。本研究从鲜叶的理化特性和劣变机理方面,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气调和振动因素对茶鲜叶贮运品质的影响,为顺应茶叶加工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茶叶加工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聂霖 《福建茶叶》2024,(2):131-133
武夷岩茶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和口感的茶叶,其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制茶技艺和适宜的制茶环境。“做青”的实现不光和作为原料的鲜茶叶有关,而且还和制茶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做青不仅要“看青做青”,还必须“看天做青”。文章研究了制茶环境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并强调了制茶过程中的气流、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重要性。制茶师需要准确掌握这些环境因素,以调节茶叶的发酵和氧化过程,从而影响茶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征。加强对制茶环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乌龙茶、红茶、白茶等的初制加工过程中,若遭遇不利的天气状况,制茶车间的空气温、湿度、CO2含量、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不适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调节,才能确保茶叶品质.本文主要借鉴其他行业调控空气质量的方法,对乌龙茶做青车间的空气环境调节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摊放和萎凋是茶鲜叶品质调控处理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两者具有相同的操作工艺,仅在调控指标卜有所差异。为提高茶叶品质,相关学者分别对不同摊放时间、摊放程度和不同摊放处理以及风温对茶叶品质的作用效果进行试验分析,找到了改善茶叶色香味的途径。目前,摊放和萎凋丁序多数借助相应的设备来完成,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在车  相似文献   

8.
茶叶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挥发性化合物不仅是茶叶香气的重要组分,也是影响茶叶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不同茶类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茶叶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重要因素,如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加工工艺及贮藏方式等。文中对茶叶挥发性化合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和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与茶叶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茶叶加工环境现状与优化改造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工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也是茶叶生产实现从茶树鲜叶到茶叶商品的必需过程.茶叶加工场所的环境、车间、设备、卫生等基本条件,对保证成品茶质量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料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对茶叶质量尤其是卫生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茶叶卫生质量主要包括农残、重金属、有害微生物三个方面,其中茶厂环境及加工过程是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的重要潜在污染源之一,没有茶厂的无公害化就不可能有无公害茶叶产品.浙江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叶加工厂众多,其中相当一部分茶厂加工设备陈旧,条件简陋,离国家对食品加工场所的要求相距较大,是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已成为提升本省茶叶产业的瓶颈.因此,适时地对茶叶加工厂实施优化改造,对提高浙江茶叶市场竞争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建设浙江茶叶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龙舌白”是一种造型工艺白茶,是柘荣高山白茶的一种创新产品,以香气高扬,滋味鲜甜醇爽而深受茶叶专家和广大消费者好评。本文从生态环境、基地建设、茶园种植管理、加工工艺等方面对该产品优异品质的成因进行分析,对茶园种植管理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柘荣县茶叶企业推崇的单株种植、野放管理技术以及造型工艺茶的加工工艺进行总结,为茶园管理、白茶加工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员工整体健康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茶叶企业的员工有着不同于其它企业的工作环境,在日常煅烧方面存在诸多不利因素。而对于茶叶企业经营活动开展来说,其员工的培养状况,实际上也关系到整个培养活动的开展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企业员工自身工作的状态和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茶叶企业经营状况。本文从新形势下茶叶企业员工健身的角度出发,对茶叶企业的员工日常锻炼配套方案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茶叶保鲜贮藏包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和广东省农垦商业总公司自身在贮藏保鲜包装方面所做一些研究结果。分析了茶叶贮藏过程中多酚类,氨基酸,脂类物质,维生素C等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陈化质变机理,以及水分,温度,氧气,光线等环境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茶叶包装材料及茶叶保鲜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萎凋过程鲜叶理化特性变化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萎凋是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对茶叶感官品质影响明显。萎凋过程中,随着水分的不断散失,鲜叶的呼吸作用持续进行,内质成分发生剧烈变化,促使萎凋叶物理特性发生改变,为后续工序和品质形成提供特定的物质和叶形基础。文章对萎凋过程中鲜叶的物理特性和生化成分变化规律,以及目前萎凋工艺关键参数的调控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综述。可精准调控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状况等参数的设施萎凋技术是今后萎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萎凋是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对茶叶感官品质影响明显。萎凋过程中,随着水分的不断散失,鲜叶的呼吸作用持续进行,内质成分发生剧烈变化,促使萎凋叶物理特性发生改变,为后续工序和品质形成提供特定的物质和叶形基础。文章对萎凋过程中鲜叶的物理特性和生化成分变化规律,以及目前萎凋工艺关键参数的调控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综述。可精准调控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状况等参数的设施萎凋技术是今后萎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是茶叶重要的呈味物质,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酶促或非酶促反应而转化为茶叶香气及色素的重要组成物质。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不同茶树种质资源、环境条件和加工工艺对氨基酸合成代谢及转化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为茶叶品质形成与调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析加工标准化对茶叶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加工厂、加工设备、加工技术、加工管理四方面,阻碍我国茶叶竞争力提高的加工现状,分析茶叶加工标准化对提高茶叶品质,降低成本,创立品牌,实施适度规模化经营,增强国际竞争力,适应我国加入WTO新竞争环境的意义,认为实施茶叶加工标准化对提高我国茶叶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茶叶拼配是商品茶叶加工的重要步骤,是将不同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的茶混合搭配,以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文章介绍了拼配的作用、基本原则,综述了拼配在传统茶类、组合茶类、再加工茶类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当前拼配茶产品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茶叶拼配向标准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茶产品拼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8,30(7):16-17
茶叶加工车间是茶叶加工厂的核心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茶厂建筑尚有茶叶质量检测室、锅炉房、变电间和办公楼等其他辅助用房。我国茶类众多,不同茶类的生产对车间的要求也不同,现对常规茶叶加工车间及有关配套用房的设计和建造要求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6,(5)
正湖北省4月29日报道,湖北省宜昌宜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茶叶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活动。出动4个专班对40多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专项突击检查,实地查看各茶叶生产加工车间的环境卫生、查验记录以及相关证件办理等情况。湖北省5月,从湖北省赤壁市茶产业发展局获悉,赤壁成功入选全省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县市,将获得首批160万元试点资金。  相似文献   

20.
武夷岩茶初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岩茶工艺独特,技术性强,岩茶品质不仅与鲜叶原料有关,而且还与初制工艺的每一道工序密切相关,需根据每道工序的工艺要求,控制好制茶环境的温度、湿度、气流,以适应茶叶的理化变化,提高武夷岩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