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霜冻对北方农作物的影响与防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霜冻是对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里短时间内地面和植物表面可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霜冻主要发生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小、低温条件下。根据霜冻发生时的条件与特点不同,霜冻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三种类型。平流霜冻是由北方大规模的强冷空气侵袭而引起的,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多发生于晚秋和早春;  相似文献   

2.
霜冻是农业生产上常见的危害性天气情况,在春、秋季节,由于冷空气的入侵,地面气温急剧下降到0℃以下,导致霜冻的发生。霜冻会在短时间内使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从而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需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霜冻的概述 霜冻,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里,短时间内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霜冻主要发生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小、低温条件下的天气条件。根据霜冻发生时的条件与特点不同,霜冻可分为3种类型:平流霜冻,由北方大规模的强冷空气侵袭而引起的,发生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4.
冰核细菌是诱发和加重植物霜冻的重要因子,通过减少和控制冰核细菌,在霜冻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细菌冰核是一类蛋白质,称冰蛋白,由细菌冰核基因编码,据报道已有11种冰核细菌的冰核基因被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综述了冰核细菌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冰核细菌在防霜技术中的应用,阐述了冰核细菌的种类、影响冰核活性的成冰因素及冰核细菌和霜冻害的关系.药剂和生防菌能够防除植物上的冰核细菌.减轻或控制霜冻危害,是防御植物霜冻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子水分高,低温下易受冻害.水分在胞间形成冰晶体,并呼吸细胞中的水分,使原生质脱水,冰晶体挤压损坏胚芽,使种子遭受冻害。朝阳县仅2002年就有20万kg玉米种子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相似文献   

6.
冰核细菌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核细菌是诱发和加重植物霜冻的重要因子,通过减少和控制冰核细菌,在进行霜冻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世界上已发现4个属23个种或变种的细菌具有成冰活性.细菌冰核是一类蛋白质,称冰蛋白,由细菌冰核基因编码,报道已有11种冰核细菌的冰核基因被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综述了冰核细菌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冰核细菌在霜冻防除、人工降雨、食品冷藏保鲜、高敏检测和促冻杀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冰核细菌可能是自然界中诱发和加重霜冻敏感植物发生霜冻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单个的冰核细菌细胞并不具有冰核活性,因此,研究植物上冰核细菌的种群数量或密度是研究冰核细菌与植物霜冻害关系的关键。从云南省的元江、寻甸、河口、呈贡、临沧、陆良、宣威、曲靖、富民、昆明市官渡区及越南老街等地采集到108种植物共166个标样中,有45个标样分离共到71株冰核细菌,标样中冰核细菌的检出率为27.1%,最低密度为6.0×104 CFU/g,最高密度为5.12×109 CFU/g。其余121个标样经再次分离未检测冰核细菌,占总标样数的72.9%。在云南植物上,用稀释平板法可检测冰核细菌的最低密度为2.0×104 CFU/g.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物冰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我国从1986年起开展了冰核活性细菌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查明了我国冰核细菌种类、分布规律、冰核活性强弱程度,明确了影响冰核细菌冰核活性的某些因素和提出了菌种保存方法;验证了冰核细菌是诱发和加重植物霜冻的重要因素,研究揭示冰核细菌、低温强度和植物霜冻害三者的关系,并进行了药剂和生物防霜新技术研究;利用冰核细菌研制成功了冰蛋白降水催化剂,开展了促冻杀虫、克隆了编码冰蛋白的冰核活性基因及有关冰核细菌分子生物学应用技术研究;首次报道了大麦黄矮病毒冰核活性,对揭示未知生物冰核种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论述植物响应水分胁迫的分子机制,其信号转导整个过程包括细胞感知水分胁迫信号、胁迫信号的传递、第二信使激活一些相关的转录因子、转录因子与顺式元件相瓦作用诱导基因的表达.在水分胁迫起始信号和靶基因表达之间至少存在4条独立的信号转导途径,包括两条ABA依赖型和两条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会宁县霜冻发生规律,针对会宁县农作物生育期间发生霜冻及危害情况,提出了在农作物生育期间对霜冻害防御的有效措施,主要为避霜冻、抗霜冻和防霜冻,以期避免或减轻霜冻造成的危害,促进作物稳产、高产、优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霜冻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飞  金黎平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121-121,127
霜冻在农业气象上主要指发生在冬春和秋冬之交,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或辐射冷却,使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植物原生质受到破坏,导致植株受害或者死亡的一种短时间低温灾害[1]。在一般情况下,当出现霜冻时,如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由水汽直接凝华成冰晶凝聚在植物表面上而形成霜。如当时空气中的水汽未达饱和,便没有霜出现,但是由于气温已降至0℃以下,农作物仍会受冻。这种不出现白色结晶而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的霜叫做“黑霜”。何维勋等[2]认为霜冻必定发生在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但并不是0℃以下低温都会造成…  相似文献   

12.
在详细揭示霜冻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霜冻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同时给出了相关的防御对策,以期减轻霜冻天气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霜冻形成特点、发生时段、影响因子及其对作物的影响分析,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一是改进栽培管理技术,增强植物抗寒性;二是霜冻来临前,直接加热或减少辐射冷却作用,提高植株附近地面层空气温度,防御霜害。使农作物能够有效生长。  相似文献   

14.
植物体内水分输导的机理,迄今并不完全清楚;特别是对主动吸水的研究,多停留在现象观察上,因而认识较不完善;对导管内水柱连续状态的内聚力解释,也过分穿凿。本文从若干力学规律出发,探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全貌,解释了过去不能解释的现象。在植物体内,水分沿导管、管胞或细胞间由下至上运动,谓之日吸水;水分还沿筛管或细胞间由上至下运动,可称之为回输。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国外研究证明,在植物体上广泛存在具有冰核活性的细菌(Icenuoleation active bacteria简称INA细菌),它可在-2-5℃诱发植物细胞结冰而发生霜冻害,相反,无INA细菌存在的植物,一般能耐-7-8℃的低温而不发生霜冻,这一发现,为研究和防治植物霜冻害提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下冰草体内脱落酸与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水分胁迫下,脱落酸(ABA)和脯氨酸(Pro)在冰草叶中都会大量积累。不同冰草种所积累的ABA和Pro在量上没有相关性。外源ABA也能诱导Pro在冰草叶中积累。但ABA诱导的Pro积累可以被细胞分裂索(BA)所抑制,而水分胁迫诱导的Pro积累只能部分地被BA抑制。这两种抑制的机理是一致的,即BA对水分胁迫诱导Pro积累的部分抑制作用是由于抑制了水分胁迫下所积累的ABA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ABA与Pro的积累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即积累的ABA不是引起Pro积累的直接触发引子,但增加的ABA对Pro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霜冻给红原牧草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危害,是造成牧草及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故首先介绍霜冻的形成机理,并提出霜冻防御措施,如采用覆盖法、烟熏法、灌水法,及一些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 霜是指当地面或地面物体温度下降到0℃或略低于0℃,近地层空气中水蒸汽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表面上结露后冻结成的白色结晶体。我们通常看到的霜,是植物表面的结露或水膜冻结成霜。形成霜的气象因素是地面物体热辐射或由冷气流造成的冷却、水蒸汽压、风速、云量等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缓慢变化的复杂过程。霜影响植物的主要因素是热辐射降低了植物体温和结露,以及与结露有关的水蒸汽压等。霜害实际上是与霜同时发生的冻害,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不仅与霜冻本身有关,还与各种农作物的耐冻力有关,即使是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耐冻力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不总是适宜的,干旱缺水、炎热、霜冻、盐碱、病虫草害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这些不利的因素中,干旱对植物造成的损害在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地球上约1/3的土地面积属于缺少水分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域,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全国土地面  相似文献   

20.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自然气象灾害,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气象专家观点:所谓“霜冻”,必须是对农作物产生了不利影响。对农业生产而言,既怕早霜冻早,也怕晚霜冻晚。本文在详细揭示霜冻的成因和特征的同时.阐述了霜冻在农业生产等方面造成的危害,同时简述其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减轻霜冻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