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芸3号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引进的地方品种“一尺青”芸豆变异株中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菜豆新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无限生长,生长势强,分枝3-4个,叶片浅绿色,花白色,每花序有8~10朵花。该品种结荚多,嫩荚绿色,扁条形,平均荚长25-33cm最长达35cm,荚宽1.2-15cm,荚厚0.8cm,纤维极少,不易老,品质优良,单荚重18g左右,种子肾形,666.7m^2产荚3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
朱丽 《种子世界》2009,(7):50-50
该品种属短日照类型,中熟品种,在9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旬定植,全生育期178d。田间自然株高79.9cm,叶色绿,假茎粗细中等。鳞茎高球型,横径9.9cm,竖径8.9cm,皮色黄色,光亮,单球重485—530g,商品率85%-95%,田间折茎率81.3%,分权率1.3%,抽摹率〈5%。栽培密度植13.5万~18.0万株/hm^2,商品产量6.75万kg/hm^2。  相似文献   

3.
将菜心种子分为2.0-1.5、1.5-1.2、1.2-1.0mm3个粒级.测定其播种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粒径菜心种子千粒重、活力指数、抗逆性存在很大差异,播种品质大粒种子〉中粒种子〉小粒种子:大粒、中粒和小粒种子发芽最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5%、5%:最适播种深度为3cm、2cm和1cm。  相似文献   

4.
任志 《保鲜与加工》2009,9(4):24-24
将猪肋条肉去骨带皮,切成5-6cm宽的条肉。每10kg肉加优质酱油5kg,白酒0.3kg,糖0_3kg,精盐0.3kg,硝石3g,大料少许,白胡椒0.02kg,咖哩粉0.005kg,味精20g。  相似文献   

5.
甘薯不同秧苗素质对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美 《耕作与栽培》2009,(6):30-30,32
2009年在铜仁市进行了脱毒甘薯不同秧苗素质试验。结果表明:苗龄30-40d,苗高25-30cm,茎粗大于0.6cm,百苗重大于2.3k,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黄先群  蒋敏华  毛堂芬  李丽  董颖苹  徐涵 《种子》2006,25(11):46-50
7胚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7.1培养方式 经过高温处理后的小孢子,在24-25℃黑暗条件下静置培养2-3周,并保持良好的通气状况,促进胚的形成。胚龄是指从接种到胚被转移至固体培养基上,这段时间的长短。诱导植株再生最适合的胚龄是27d,0.2-0.3cm大小的胚比0.6-0.8cm的胚好。当肉眼可见胚状体(球状至鱼雷状早期)后,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免耕播种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5年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定位试验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较,覆免处理土壤含水量比其他处理增加5.56%-17.0%;表层(0-10cm土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处理降低9.35%-10.9%;覆免处理土壤总孔隙度(10,20cm土层)比清茬免耕处理增加13.80%;覆盖免耕处理水稳性团聚体(≥0.25mm)(0-10cm土层)比清翻处理增加104.5%。在0-20cm土层,覆免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比其他处理增加10.6%-15.8%、覆免处理碱解氮含量比清翻处理增加23.3%、覆免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处理增加29.0%-33.8%。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改善了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冬小麦产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以充分发挥该项农作措施的优势,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驻J18是驻马店市农科所于1990年以81043作母本,以豫芝4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00- 2002年参加全国(江淮片)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 3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1 特征特性驻J18属单秆型品种,苗期生长健壮,植株高大,株型紧凑,一般株高150-180cm,高产条件下可达200cm以上。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叶腋三花,蒴果四棱,始蒴部位较低, 黄梢尖短,单株结蒴多,生育期85-90天,属中早熟品种, 粒色纯白,千粒重3.0g左右。口味纯正,适合外贸出口。根据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质量检测中心测定,脂肪含量 57.07%,蛋白质含量20.72%,属高油类型。具有较强的抗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杂交一代单球重及成熟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花椰菜亲本主要经济性状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杂交一代单球重和成熟期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花椰菜杂交一代单球重预测回归模型为B6~1=0.5010-0.0098B3_2 0.177284_2-0.0481B12_2 0.0760C3_2 0.0503C5_2-0.0316C6_2 0.0377C7_2 0.1943C8_2 0.0086B13_3-0.0287C6_3-0.0256C14_3-0.0318C17_3 0.0391C21_3,母本的全株重(B4_2)和父本的成熟期(B13_3)对模型贡献最大,均达极显著水平;花椰菜杂交一代成熟期预测回归模型为B13_1=-12.3706 0.2367B1_2-0.1005B7_2-0.3056B8_2 0.4529B13_2-1.5787C7_2 1.9000C13_2-4.896884_3 0.2146B5_3 10.3628B6_3 0.7588B15_3-2.6718C7_3 11.9065C8_3 1.1356C9_3 1.1995C13_3-1.3294C18_3-0.9262C20_3。母本的成熟期(B13_2)和父本的显球期(B15_3)是影响杂一代成熟期的最主要因子。经田间验证,杂交一代单球重预测准确率达80.3%,杂交一代成熟期预测准确率69.5%,模型预测值与田间实测值相关系数为:单球重r=0.5931,成熟期r=0.7237,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经对回归模型方差分析,F值均达到0.0001水准,证明回归方程对样本观测值拟合度较高,可用做杂一代单球重和成熟期性状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耗水特征的影响规律,以新冬18号为材料,田间研究了1620 m3/hm2(W1)、1950 m3/hm2(W2)、2400 m3/hm2(W3)、2850 m3/hm2(W4)4种滴春水处理对0~100 cm土层含水量空间变异、0~60 cm土层根系生长和产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水量的增加,增加各土层的含水量,毛管间距1/2处0~40 cm土层含水量增幅远大于毛管处;增加0~60 cm根干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系活性,且毛管间距1/2处的增幅远大于毛管处;产量增加显著,距毛管第3行产量增幅远大于毛管第1行,以W4最高,为782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19 kg/m3,滴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4.9%,显著减少40~100 cm的土壤储水消耗。北疆冬小麦春季适宜总滴水量在2850 m3/hm2左右,每次滴水量在525 m3/hm2左右,以保证远离毛管区域小麦生长的水分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以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用筒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表层和深层不同施肥供水组合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地上部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表层施肥+表层供水(CK)相比,①整层施肥+整层供水组合处理(T3)和整层施肥+表层供水组合处理(T1)的土壤上层(0~90cm)根系生物量都没有显著变化,深层(90~150cm)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97.3%,57.0%,产量分别增加了46.0%,27.0%,生长后期,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提高;②表层施肥+整层供水组合处理(T2)的土壤上层(0~90cm)根系生物量减少了18.8%,深层(90~150cm)没有显著变化,旗叶Pn、Tr、WUE及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塿土12年连续施肥后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的研究发现,施肥使有机质、全P在耕层(0~20cm)与CK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肥可以显著影响0-200cm土壤剖面有机质的含量;PK处理土壤剖面存在P素适度下移,120-220cm全磷含量呈现峰值;施肥对塿土耕层及0-300cm剖面全K含量几乎无影响;缕土粘化层可以减缓养分的下移;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使土壤NO3^--N与CK比较有适度增加.对培育土壤肥力有利。  相似文献   

13.
《种子科技》2014,(1):53-54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0.2d,比对照Ⅱ优838长2.1d。株高116.0cm,穗长26.1cm,有效穗数14.5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175.2粒,结实率79.0%,千粒重31.4g。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3%,长宽比2.8,垩白粒率52.0%,垩白度10.5%,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22.6%。  相似文献   

14.
《种子世界》2012,(5):49-50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23品种名称:95优161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6.9d,比对照常优1号短1.0d。株高106.5cm,穗长18.2cm,每穗总粒数164.0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5.5g。  相似文献   

15.
采用膜际条播覆盖模式,55-60cm为一带,垄底宽30cm,垄高10cm,垄顶成圆弧形,种植沟宽25-30cm,两行小麦行距15-20cm,播幅4-7cm.膜侧覆土平均厚度不小于2cm,隔3-5m在膜上打一横土带压膜,膜采光宽度不小于18cm,机械覆膜播种镇压作业一次性完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花卉园艺》2008,(14):40-46
主要特征描述:花牡丹型,粉红色,花径10-12cm,花瓣29-36cm,6-8轮着生,外两轮花瓣波状起伏,内轮花瓣卷曲,雄蕊分数组,少数夹生于花心,多数分5-8组呈环状夹生于2-3轮花瓣之间,雌蕊退化。叶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圆形,长7-9cm,宽3.3-4.8cm,先端渐尖至钝尖,基部宽楔形,叶面深绿色,微内曲呈“V”形,叶脉明显,  相似文献   

17.
郎家园小枣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郎家园小枣进行消毒、组培苗增殖以及促进生根试验,结果表明:水培休眠期一年生枝的幼芽作为外植体材料,升汞处理5-6min,其污染率仅为5%;继代培养30d期间,Ms+AC0.3g/L+BA1.5+KT0.5+CM50mL/L增殖培养基处理的组培苗生长最快,其生长高度为(4.30±0.46)cm,且生长健壮,叶色正常;0.5MS+IBA1.5的生根培养基在产生愈伤组织、产生根系数量以及根系生长长度三个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处理21d后的愈伤组织直径达(O.45±0.04)cm;根系数量多达(5.0±0.82)条。  相似文献   

18.
卫青萝卜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青萝卜的品系较多,以沙窝萝卜、葛沽萝卜、板叶青萝卜种植规模较大。卫青萝卜在天津地区生长期为80d左右。肉质根为圆柱形,长18~22cm,横径6~8cm,单根重0.5~O.7kg。全身绿色,尾端呈白玉色,皮薄光滑,仅0.2cm,肉质紧密、细嫩、酥脆、味浓多汁、糖分高,耐贮运,是优质水果型青萝卜。产量4.50万~5.25万kg/hm^2。反季节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种业导刊》2005,(6):47
该品种熟期适中,米质优,抗性好,产量高。适宜种植汕优63的一季中稻区和早熟晚稻区引种、试种、推广。 1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比汕优63约长 2-3天,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约 135天。株高约115cm,每亩有效穗 17.5万,穗长25cm,千粒重约31g。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7%,长宽比2.9,垩白粒率18%,垩白度3.2%, 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5.7%,  相似文献   

20.
李欣 《种子世界》2006,(11):37-37
该品种在哈尔滨地区生育日数为125d,≥10℃活动积温约2650℃,株高275cm,穗位高110cm,果穗为圆柱形,穗长26.5cm,穗粗5.0cm,粒行数16~18行,行粒数45粒以上,百粒重36g,籽粒马齿型、黄色,容重748g/L,出籽率高。籽粒平均含粗蛋白10.32%、粗脂肪4.46%、粗淀粉71.85%、赖氨酸0.28%。商品品质好,籽粒为黄色,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活秆成熟。适合在巴彦县南部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