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季晚稻“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单季晚稻产量,提升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初步建立起全区水稻生产上科学合理的施肥指标体系,2006年笔者分别选择高、中、低三种不同土壤肥力地区,按低、中、高三种不同施肥水平,实施完成了10个水稻“3414”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单季晚稻分蘖、植株生长均有明显的影响。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数量及比例,可有效增加每亩穗数、提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使穗、粒、重三者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单季晚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和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1999~2002年进行的水稻直播和抛秧、插秧移栽试验调查,直播稻主要生育特点是秧苗素质好、分蘖快、苗峰出现早、有效穗数多。但易发生草害和倒伏,平均每穗粒数少,其增穗部分对产量的贡献大于减粒部分对产量的影响,并且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一、产量示范结果寒地水稻覆膜等距穴播节水栽培技术自2001年引进,在饶河镇岭南村试验2亩,1亩为寒地水稻覆膜等距穴播节水栽培,1亩为条播,品种为合江19,经试验,寒地水稻覆膜等距穴播节水栽培m2有效穗数535穗,较ck521穗多14穗。穗粒数69·8粒,较CK多20·8粒,千粒重多0·5g。覆膜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试验,以大穗型水稻品种新丰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喷施不同的复配化学调控剂对水稻弱势子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化学调控剂Ⅳ和V处理对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和灌浆速率均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弱势粒,分别使弱势粒的千粒重比喷施清水提高了17.48%,16.38%,达到了显著水平.复配化学调控剂Ⅳ和V主要是通过提高灌浆期可溶性糖含量、穗颈节间伤流强度,进而增加弱势子粒的库容活性和同化速率,提高弱势子粒的千粒重和灌浆速率.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微量元素叶面肥粒多粒饱在水稻、油菜上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粒多粒饱对水稻、油菜的干粒质量、结实率等产量性状及生长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产量增长幅度较大,而对其株高、有效穗、分枝数等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40%福戈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表明效果很好,而且对水稻安全,该药荆可以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增粒增重剂对稻麦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品种汕优63、小麦品种8504为材料,在水稻抽穗始期、小麦齐穗期喷施增粒增重剂(简称双增剂),清水做对照,研究其对稻麦的生物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双增剂能明显提高籽粒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水稻施硅肥     
高影 《新农业》2011,(1):38-38
水稻对硅需求量较多,接近氮、磷、钾的需求量居第第四。多年连作的老水田每年生产的稻谷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致使水田严重缺硅水稻生长不良,植株茎秆细长软弱,叶片下垂成柳叶,分蘖少,抽穗迟,空秕粒多,千粒重下降,扰眭差,易倒伏,易感染和发生病虫害。试验应用结果表明,硅可提高水稻抗性,增强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每亩增产8.5%-13%。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混栽条件下分蘖成穗规律及其对穗粒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3组同熟期水稻品种进行混栽试验,对高峰苗、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栽能够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增加有效穗,提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粳稻粒型与粒重相关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粳稻粒型与千粒重的相关关系。[方法]选用江苏省粳稻主推新品种(系)和现有亲本圃等60个种质资源为材料,对粳稻粒型与千粒重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供试品种谷粒型状(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大小为粒长〉粒厚〉长宽比〉粒宽,从偏相关分析来看,粒长和粒厚与千粒重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提高粒重的方法是在稳定粒宽和长宽比的基础上,主攻粒长和粒厚,协调优化四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选用龙粳9号品种,设计水稻三超栽培352孔大钵盘育苗1、2、3粒三个不同播种密度(粒数)及相应1、2、3个穴内不同苗数的宽行超稀植栽培处理,进行水稻超高产生育特点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秧苗素质、成穗率、比叶重、剑叶叶绿素含量、灌浆速度等指标均呈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茎鞘叶干物质积累和分蘖态势都表现为1粒播种最佳;产量构成因素中每平方米穗数3粒>2粒>1粒,穗粒数1粒>2粒>3粒,结实率、千粒重随粒数增加呈下降趋势。表明定位定粒播种减少粒数是培育多蘖壮秧进行宽行超稀植栽培而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水稻考种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充实率的测定方法的探讨,明确了水稻的考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6,(7):28-29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后期喷施金太阳水稻(小麦)灌浆营养液可延长水稻叶片功能期,延长灌浆时间,延长生育期;可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可显著增加纯收入,喷施2次的新增纯收入多于喷1次的。  相似文献   

14.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茬水稻机插秧播种迟,秧龄短,分蘖多,成穗率低,穗形小。其高产栽培策略是主攻穗数,争取粒数,走穗粒并重的高产途径。笔者采用“武运粳7号”,试验面积100亩。高产穗粒结构为每亩有效穗29.23万穗,每穗总粒数103粒。结实率87%。千粒重24.8g,实收单产651kg。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8%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艾酷)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在水稻孕穗后期开展不同剂量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后期、稻纵卷叶螟处于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高峰期,用8%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艾酷)30.0 g/hm~2喷雾,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6.
水稻应用抗倒增产剂对生育期没有影响,可以减少株高4.1cm、基1—3节减4%、穗粒数增加2、结实率提高7%、千粒重增加0.1、增产2.5%。目前,生产上所用的控制倒伏的生长抑制剂多效唑、矮壮素施药后主要抑制上部节间伸长,但这类延缓剂也存在影响穗粒数、延长生育期等问题。本试验试图寻找能在施用后控制水稻基部节间伸长,增加粒数和粒重,使用安全的理想制剂。  相似文献   

17.
用高之仁和Gansett等的方法以灿稻粒叶性状的两两比值作为一个性状进行比值遗传力遗传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1.籽粒长宽的遗传力较高,籽粒可作为水稻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指标。2.粒叶性状间的比值遗传力较高,尤其是粒长/粒宽,因此籽粒性状是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缩影;3.叶片大小与千粒重及其相互关系可作水稻“源流库”关系的评价指标。4.比值遗传力与遗传相关系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散穗型和密穗型水稻品系为材料,研究穗上不同部位和粒位的粒重及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稻穗同一部位,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和抗性淀粉含量高于二次枝梗;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上部最高,且变异度显著小于中、下部;散穗型水稻中部籽粒的抗性淀粉含量相对较高,密穗型以下部较高;同一枝梗不同粒位间抗性淀粉含量均表现为顶部粒位相对较高,基部粒位较低,千粒重分布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景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50-50,65
通过云峰含氨基酸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对水稻安全,于拔节、孕穗后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能提高水稻成穗率、增加千粒重,平均667m2增产7.42%,适宜在水稻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稻贪青是指水稻生育后期叶色不褪淡而依然保持叶色浓绿,叶片柔嫩。造成贪青的原因是由于中后期供氮过量,使无效分蘖增多。氮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后期氮素过多,导致氮代谢旺盛.碳水化合物积累减弱,从而使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水稻贪青易迟熟.早稻会影响后季作物裁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