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简称为 PG,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最初在精液和雄性副性腺中发现,所以命名为前列腺素。现已证实它不是来自前列腺,而是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和体液中,如肺、肾、髓质、脾脏、胸腺、虹膜、神经系统、羊水和月经等,都含有前列腺素。本品的广泛存在,提示它可能对机体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化学结构与分类前列腺素是一组含一个环戊烷环,二个脂链和一个末端羧基的 ao 碳不饱和脂肪酸,此结构通称为前列腺酸(Prostanic acid),它是前列腺素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2.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由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而前列腺素在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环氧合酶-1(Cox-1)及环氧舍酶-2(Cox-2)在早期妊娠兔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进行了半定量研究和在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定性研究。结果表明,Cox-1在早期妊娠兔子宫内膜中表达较平稳,呈组成型表达;在早期胚胎中各个时期均可以检测到Cox-1mRNA,表明它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作用。Cox-2在早期妊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有很大差异,妊娠第l天表达水平较高,从第2天开始表达下降,到第6天表达又明显增加,第8天达到最高。Cox-2在囊胚之前的各个时期胚胎均未检测到,而在扩展胚泡和孵出胚泡中表达,Cox-2的时期特异性表达可能与兔胚泡孵出及胚胎着床等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素F2α及氯前列烯醇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素最先由美国医生Kurzrok和Lieb在人精液中发现,当初误认为只有前列腺的酸性酯类提取物中存在这种物质,因而命名为前列腺素。其实动物体内许多组织都能产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前列腺素已达20多种。按照五碳环上的取代情况,将其分为A、B、C、D、E...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具有独特结构的一族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存在于人类及许多哺乳类动物的各种组织和体液中。现已发现的前列腺素可归纳为“三类九型”,即根据环外侧链数目的多少分为PG_1、PG_2和PG_3三类,分别有1、2和3个双键;根据环上取代基和双键位置不同分为A、B、C、D、E、F、G、H、和I等九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是前列烷酸(prostanoic acid)的衍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为含一个环戊烷及两个脂肪酸侧链的二十碳脂肪酸,分子量为300~400.目前已知的天然前列腺素,根据环外双键的数目分为PG1,PG2,PG3等三类,又根据环上取代基和双键位置的不同而分为A、B、C、D、E、F、G、H、I等9型,其中在C-9有酮基,在C-11有羟基的称为PGE,在这两处都有羟基的为PGF.  相似文献   

6.
母兔生殖活动中前列腺素的分泌特性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10014赵伟,黄夺先动物的生殖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神经内分泌的调控,有许多激素参与。前列腺素为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前列腺素的基本骨架是前列腺烷酸,它是具有一个五员环和两条烃链的20碳脂肪酸。...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组重要的活性物质。因其首先在人和动物的精液中发现并误认为来自前列腺而得此名。PG的化学本质为具20有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按五碳环的不同及整体结构可分成A、B、C、D、E、F、G、H、I等若干型。其中E、F、A、B是重要的四型。PG的生物学功能也和其分布一样广泛,它对动物的生殖系统(最重要的)、肾脏与心血管、血小板、呼吸、消化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是前列烷酸(prostanoicacid)的衍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为含一个环戊烷及两个脂肪酸侧链的二十碳脂肪酸,分子量为300~400。目前已知的天然前列腺素,根据环外双键的数目分为PG1,PG2,PG3等三类,又根据环上取代基和双键位置的不同而分为A、B、C、D、E、F、G、H、I等9型,其中在C-9有酮基,在C-11有羟基的称为PGE,在这两处都有羟基的为PGF。α指C-9上羟基的构型。所有的PG在C-13及C-14间有一个反式双链,在C-15处有一个羟基。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侧链中双链的数目,如PGF2α。在兽医临床上和动物繁殖关系密…  相似文献   

9.
氯前列烯醇,商品名:I.C.I.80996。Estrumate Cloprostenol,化学名:—W—(?)氯苯氧基—17、18、19、20失四碳前列腺素 F2α。该品系前列腺素 F2α类似物,能特异兴奋家畜子宫,舒张子宫肌肉,具有强烈溶黄体  相似文献   

10.
苏联畜牧研究人员在一项繁殖试验中,给5群(分别为12、13、42、45和154头)17—20日龄的初产俄罗斯花斑黑牛,间隔11天两次肌注25毫克前列腺F_2的β-异构体,25毫克前列腺素F_2α 前列腺素F_2β,25毫克前列腺素F_2α(2群)或20毫克前列腺素F_2α(第一次注射在发情周期的8—14天进行);142头未经注射的青年母牛则用作对照。所有母牛均在第二次肌注前列腺素F的72和96小时作两次输  相似文献   

1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四川红桔皮中非极性化成分,发现50多个组分。含量较多的组分有27个,其中21个的化学结构鉴定为麝香草酚(Thymol)、δ-榄香烯(δ-Elemene)、δ-榄香烯(β-Elemene)、δ-荜澄茄烯(δ-Cadinene)、反—2—癸烯醇(Trans—2—Decenol)、橙花醇(Nerol)、9—十八(碳)烯醇(9-Octadecenol)、香叶醇甲酸酯(Geraniol formate)、乙酸正辛酯(Octyl acetate)、十二(烷)酸乙酯(Ethyl laurate)、肉豆蔻酸乙酯(Ethyl myristate)、棕榈酸甲酯(Methylpalmitate)、棕榈酸乙酯(Ethyl palmitate)、十八碳-8-烯酸甲酯(8-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亚油酸乙酯(Ethyl linoleate)、(牛龙)牛儿基丙酮-2-(2-Geranylacetine)、1,1—二乙氧基正癸烷(1,1-Diethyloxydecane)、正十八烷(n-Octadecane)、植烷(Phytane)、正二十碳烷(Eicosane)、6—甲基—3—异丙基—2—酮基—1—丁酮—(3)基环已甲醛(6-methyl-3(1-methylethyl)-2-oxo-1-(3-ozobutyl) cyclohexanecarboxaldehyde)。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通过激活各种组织(包括下丘脑和子宫内膜)的特异性膜结合位点而发挥作用。现已确定PAF存在于胚胎、卵巢、子宫和精子中。子宫中的PAF受激素调控,随着孕酮和前列腺素E_2(PGE_2)的浓度增加而升高。PAF的颉颃物干扰精子功能、排卵以及着床。一些试验结果表明,PAF在繁殖中有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一类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且碳原子数为16~22的直链脂肪酸。PU-FA主要包括了n-3、n-6和n-9系列脂肪酸,但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是n-3和n-6。其中廿碳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转变为前列腺素(PG)、血栓素A2(TXA_2)、白三烯(LTa)  相似文献   

14.
分析柑橘园间作大球盖菇模式对紫色土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碳循环及缓解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通过在紫色土柑橘园中间作大球盖菇,对比分析密植间作(HD)、正常间作(TC)、稀疏间作(SP)和裸地对照(BT)及辅料对照(ST)等5组处理对紫色土柑橘园上下层(0~10 cm,30~50 cm)土壤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轻组有机碳(LFOC)及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等指标的影响。在大球盖菇整个生长期中,柑橘/大球盖菇间作密度显著影响上、下层土壤中活性有机碳(DOC、ROC、LFOC、SMBC)的含量,且上层(0~10 cm)土壤中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显著高于下层(30~50 cm)土壤。此外,各处理在不同土壤层次中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在上层(0~10 cm)土壤中,密植间作(HD)处理中活性有机碳(DOC、ROC、LFOC及SMB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在下层(30~50 cm)土壤中,稀疏间作(SP)处理中可溶性有机碳(DOC)、轻组有机碳(LFOC)及微生物量碳(SMBC)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P<0.05)。柑橘/大球盖菇间作系统中,间作密度与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可溶性有机碳(DOC)、轻组有机碳(LFOC)和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且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柑橘/大球盖菇间作能够显著提高上层(0~10 cm)土壤中碳库管理指数,却不利于下层(30~50 cm)土壤碳的累积。柑橘/大球盖菇间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紫色土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形成和累积,增加紫色土土壤碳储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是确定精氨酸催产蛋素(AVT)和前列腺素(PGE_2、PGF_(2α))诱发鸡产蛋的作用,并确定indomethacin(IND)—一种合成抑制剂,对AVT诱发产蛋的抑制作用,以及体外验证AVT对鸡子宫匀浆中免疫性的PGE_2产生的影响。试验1是于鸡产蛋前1—4小时(已形成硬壳  相似文献   

16.
从1977年开始,我们使用国内合成的前列腺素(PG)类似物d1—15(R、S)甲基PGF_(2α)(以下简称15甲基PGF_(2α)用于控制家畜发情技术的研究。1978年以前的结果,已由渊锡藩、夏天等在《前列腺素诱发  相似文献   

17.
氯前列烯醇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前列烯醇 (ICI— 80 996 )是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研制开发的高效前列腺素类似物 ,其溶黄体的生物活性相当于天然前列腺素的2 0 0倍 ,相当于 15甲基前列腺素的 10倍以上。由于其效果确实 ,价格低廉 ,使用方便 ,被广泛应用于家畜同期发情、诱导分娩、卵巢及子宫疾病的治疗等方面。1 作用机理ICI— 80 996被家畜机体吸收后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卵巢 ,直接作用于卵巢上的功能黄体 ,使其迅速溶解 ,血液中孕酮水平随即降低 ,通过负反馈机制 ,解除对下丘脑的抑制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分泌增加 ,经下丘脑———垂体前叶———性腺轴…  相似文献   

18.
富集DHA、EPA的牛奶及牛肉的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桩 《中国乳业》2005,(5):45-48
DHA(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脑神经和视神经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促进智力开发和提高智商,并可降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EPA(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俗称“血管清道夫”,它可以制造某种前列腺素,这种前列腺素能使血管壁软化并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内凝聚,进而大大减少血栓形成和血管硬化。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它们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制成了各种形式的食品。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血液激素水平对奶牛子宫复旧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子宫复旧程度将6头安格斯与荷斯坦杂交头胎奶牛分为完成子宫复旧组和子宫复旧延迟组,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和分析两组奶牛从产前到产后40 d内血液中前列腺素F(PGF)、孕酮(P4)、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2)浓度。结果表明:两组奶牛在第10天的平均E2浓度,在第10、35天的PGF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1);并且第1天、第40天的FSH浓度也存在组间差异(p <0.05)。研究结果提示E2、PGF、FSH可能与子宫复旧完整性有关。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激素水平参与子宫复旧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将生殖正常的54头杂种母牛,在发情周期的第8—12天进行重复超排处理。FSH—P的总用量为28毫克,每天二次,逐日递减。FSH—P处理后的48小时,每头牛注射前列腺素(PGF)500微克。第一组注射FSH—P为对照组;第二组注射FSH—P,并在前列腺素处理后36小时再注射400微克17β雌二醇;第三组注射FSH-P,并在PGF处理后48小时再注射250微克GnRH。在母牛开始发情后的12,24,36小时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发情后第七天用非手术法采卵(胚胎)。通过直肠检查,记录黄体数并评价卵的回收率。并将试验牛全部采血进行激素测定。处理结果,卵巢反应没有差异。第三组回收的胚胎均数,显著地高于第一、二组(P<0.05),但多精卵或可移植的胚胎均数间差异不显著。组间胚胎回收率、受精率或可移植胚胎的百分率亦不存在明显差异。第二组排卵末期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地高,这与较高的受精率有关。而且发现黄体数和胚胎参数及发情期雌二醇的水平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