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近年来羊草草地利用不合理,载畜量过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和盐碱化的问题,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盐碱化草地进行了种草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4种牧草后均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均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和钾,敖汉苜蓿效果最佳,总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0.50%和31.91 mg/kg,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252%和11.33 mg/kg,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24.37 mg/kg;含盐量和pH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最佳是碱茅,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58%和0.9,其次为军需1号野大麦,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4%和0.74。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羊草草地利用不合理,载畜量过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和盐碱化的问题。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盐碱化草地进行了种草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4种牧草后均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均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和钾,其中敖汉苜蓿效果最佳,总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0.50%和31.91mg/kg,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252%和11.33mg/kg,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24.37mg/kg。含盐量和pH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最佳是碱茅,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58和0.9,其次为军需1号野大麦,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4和0.74。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牧草品种对盐碱化草地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羊草草地利用不合理,载畜量过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和盐碱化的问题,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盐碱化草地进行了种草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4种牧草后均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均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和钾,敖汉苜蓿效果最佳,总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0.50%和31.91mg/kg,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252%和11.33mg/kg,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24.37mg/kg;含盐量和DH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最佳是碱茅,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58%和0.9,其次为军需1号野大麦,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4%和0.74。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4.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该绿洲现已成为新疆主要的农业区和棉花基地。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强度开始加大。而土壤盐渍化是该绿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研究在野外考察、GPS定点和土壤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借助Statistics、Excel等统计软件对盐离子含量、土壤总碱度与离子含量的关系、土壤含盐量与电导率的关系以及盐离子间相关性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绿洲土壤pH值的平均值为7.86,属于碱性土壤。土壤含盐量较高,0~10 cm土层中的含盐量最大,平均值达到4.68%。土壤阳离子主要以Na 、K 、Ca2 和Mg2 为主,各阴离子在土体中的含量为Cl->SO42->HCO3-,而CO32-在实验中未检测到。在0~10和10~50 cm土层中Na 与Cl-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9,从而进一步说明该绿洲盐渍化土壤为氯化物盐化土。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同盐渍化作斗争已成为本绿洲大农业发展的长期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海南州土壤盐渍化状况和改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州土壤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共和、兴海两县,呈零星分布,面积达11.18万hm2。盐渍化土壤类型为盐化棕钙土和盐化栗钙土。由于土壤利用不当,致使土壤含盐量呈上升趋势牧草和农作物产量均不到1500kg/hm2。为此提出了综合改良措施,如改善耕灌制度、草田轮作,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排水洗盐等,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轻度盐碱地苜蓿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化土地面积96.65万公顷,其中轻度盐碱地面积26.70万公顷,占27.62%,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南部及大庆地区,合理利用这块土地资源,对提高盐碱土地的产出率具有重大意义。生物治理是盐碱草地治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主要是筛选种植适合本区气候特点、耐盐碱能力强的牧草和植物品种,改良盐碱土壤,以达到改良和利用盐碱草地的目的。黑龙江省经多年治理盐碱化草地实践表明,适宜黑龙江省盐碱化草地种植的牧草有10多种,因盐碱化程度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品种[1]。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是高产优质的栽培牧草,同时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作用。紫花苜蓿是中等耐盐碱牧草,在轻度和中度盐碱草地上种植后,可以抑制盐渍化,起到改良草地土壤的作用,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探索苜蓿在轻度盐碱地种植的关键技术、提高轻度盐碱地苜蓿产量,对促进苜蓿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在盐渍化土地适应性栽培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临泽盐渍化土地栽培的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进行了植物学特征、耐盐碱、抗寒性、营养价值,根系及土壤含盐量等性状的分析,发现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在含盐量1.15%土壤环境生长良好,其根组织能耐盐碱,且0-5cm土层含盐量可下降37.05%-50.58%,年可收获优质干草12.4t/hm^2,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盐渍化土壤改良措施的作物生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西灌溉农业区的土壤盐分随水而迁移到低洼地聚集,导致土壤呈盐渍化而不宜种植牧草作物等。为修复这一土地资源,在土壤(0~10 cm)含盐量为18%~42%的土地上开挖排盐沟洗盐后种植牧草和农作物,研究其生产能力。结果表明:在排盐沟间距240 m地段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比同等条件下种植的啤酒大麦Hordeum vulgare的生物量高0.53倍,蛋白质产量高3.57倍;比在排盐沟间距350 m地段种植的啤酒大麦生物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高1.38倍和5.60倍;比未改良地段(天然草地)相应高4.82倍和16.31倍。改良盐渍化草地、种植紫花苜蓿生产不仅为动物带来了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作为极有价值的草产品资源纳入了干草销售体系。此外,还使原本退化严重的天然草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的紫花苜蓿栽培草地,对恢复草地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的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盐碱化草地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在松嫩草原上,以肇东、肇源、肇州、安达、大庆、杜蒙、林甸及青冈等地最为集中。盐碱化草场,特别是重度盐碱化草场,其pH值均在8.0以上,甚至高达10.0以上,植被稀疏,草质粗劣,土壤板结,肥力低,不经改良很难有效利用。本文论述了盐碱地的现状及改良措施,现介绍如下。1盐碱地的现状及其危害盐碱土是地球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约为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过渡放牧和连年干旱等原因,科左中旗草原"三化"日趋严重,盐碱化草地面积己达到31.23%,土壤盐渍化、植被盖度下降、牧草产量和适口性降低,对发展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有效治理盐碱化草地,采用植苗法改良盐碱地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探索研究改良盐碱地提供了一条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