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科技》2008,(6):51-51
在科技部召开的全国科技系统抗震救灾视频会议后,山东省政府立即召开全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电视会议。会议强调,省科技厅及科技系统,要切实把支持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支撑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科技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2.
灾难面前,生命似显脆弱,但也正是灾难,令中国人的团结和真情,在地震后集体喷薄而出,一种顽强向上的生长力量从灾难中隐隐崛起。举全国之力的迅捷动员,有效控制了这场大灾难的肆意蔓延,阻击了次生灾害的再次发生。时间就是生命。科技系统迅速行动,所有工作的重心移向了灾区,不顾一切抗震救灾成为压倒一切的职责。一线调研、研判灾情、安置灾民、疏导心理障碍、防疫疫病、宣传科普知识……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使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得以最大发挥。这一次,我们出击迅速,毫不迟疑;这一次,我们倾其全力,众志成城。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新战场,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科技系统工作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3.
5月l7日,成都市科技局召开专题会议,议定紧急启动抗震救灾科技专项,从今年的科技计划中调整5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抗震、防灾、减灾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科技》2008,(6):48-48
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积极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科学院所等单位加入抗震救灾行列,动员多方面的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技术优势,为汶川灾区的救援工作提供科技支援,为抗震救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距汶川地震发生已经一个多月了,虽然哀伤与悲痛仍在心底,但却无法不去面对现实。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科技系统紧急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展开了一场依靠科技支援前方救灾的战斗。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目,四川省汉川县发生了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为了解科技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及科技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刊记者对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科技》2008,(6):50-51
在抗震救灾工作的关键时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领导按照中央精神和科技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与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发挥上海科技优势,响应国家所倡导的对口支援政策,及时分派科技人员,赴灾区支持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地方工作     
成都市科技局紧急启动抗震救灾科技专项5月17日,成都市科技局召开专题会议,议定紧急启动抗震救灾科技专项,从今年的科技计划中调整5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抗震、防灾、减灾科技项目。重点支持七个方向:一是农业生产应急恢复;二是急性和突发疾病(肠道  相似文献   

9.
四川汶川大地震上千万人受灾,无数的家园彻底被毁,给震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抗震救灾正在紧张进行。但是接下来的重大问题和艰难抉择是,汶川震后。究竟是原地重建。还是移民安置。同时灾后少数民族地区重建更是个漫长而又繁杂的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科技》2008,(10):70-7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科技部决定组织开展地震灾后重建科技特派团对口帮扶工作,依靠科技支援灾区灾后重建,推进灾区新衣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计划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计划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到“九五”后期,初步形成了四个层次、若干个科技计划的格局,其中各类科技计划都有零星、不完整的涉农科技项目。第一个层次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国家高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科技强农政策的梳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改善都依赖于科技进步,而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政策的支持。从农业科技政策、农村科技政策和富民科技政策3个方面对湖北省地方立法的科技强农政策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针对现有的科技强农政策制定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天水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在总结秦州、秦安两县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目前已在全市五县两区全面展开。800多名科技特派员已深入101个乡镇的299个村点和52个示范园区及7个龙头企业开展工作,建立示范点149个,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46个,建立利益共同体38个,参加试点农户年均增收20%-70%。同时,科技特派员也得到了合法报酬,有的年收益在万元以上,实现了农民与农业科技人员“双赢”。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有关农产品科技创新成果的调研结果,重点从四个方面说明当前农产品科技创新呈现的特点,结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运营四个环节,分析农产品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科技创新理论体系,为探索农产品科技创新的实践路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凤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总结,分析了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和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4个方面阐明了凤县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实现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量化评价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本研究基于对农业科技强国的理论认识,经过多学科、多群体、多轮次研讨,首次提出和设计了包括科技支撑能力、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科技效率、农业科技条件和农业科技产出等5个1级指标及19个2级指标的农业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收集整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关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农业科技强国实现度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农业科技强国实现度为62%,与世界农业科技强国仍有不小差距,在迈向世界农业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中国刚刚走完2/3的路程,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因此,中国亟需在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企业研发投入等方面加强力量、加快步伐、加大投入,大幅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增值、土地产出率,优先补齐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短板,以确保2050年建成世界农业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7.
创新驱动我国科技发展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新时期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科技事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创新。文章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体系建设、提高科技管理效率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对我国科技发展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民科技需求与解决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科技需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反映,也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通过研究黑龙江省院县共建10个县3 a科技专家大院农民咨询记录,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生产中农民科技需求总体状况、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方式、内容。阐述了黑龙江省通过实施院县科技合作共建,建科技园区、办专家大院、推致富项目、搞科技培训的"四位一体"科技帮扶模式,有效地实现科研与生产、专家与农民、科技与农业有效对接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和引领,针对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支撑力设置了调研指标,对吉林省8个地区和1个州进行了调研,从影响科技贡献率的五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对进一步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害发生后,上海市科委立即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科技支撑作用,研究科技救灾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