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室内测定了不同剂量微波处理对空育131的种子发芽率及产量的影响.通过1a的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B的空育131种子的发芽率为90.0%,常规空育131种子发芽率为86.3%;微波处理B的空育131产量为7 425 kg/hm2,常规空育131产量为7 026 kg/hm2.应用微波处理种子可以达到提高发芽率和增产的目的.试验中还发现,处理B好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空育131种子发芽率。通过大区对比试验,测定了1年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用粒子流能量场处理的空育131种子的发芽率为90.3%,常规空育131种子发芽率为87.7%;粒子流能量场处理的空育131产量为7 533 kg/hm2,常规空育131产量为7 167 kg/hm2。说明应用粒子流能量场处理种子可以达到提高发芽率和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空育131种子发芽率;并通过大区对比试验,测定其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用粒子流能量场处理的空育131种子的发芽率为90.3%,常规空育131种子发芽率为86.3%;粒子流能量场处理的空育131产量为9 760.5 kg.hm-2,常规空育131产量为8925.0 kg.hm-2。说明应用粒子流能量场处理种子可以达到提高发芽率和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实地养分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法株高、穗长、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间有显著差异,千粒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空育131常规施肥方法(施肥量为140.0kg/hm2)产量为8305.0kg/hm2,实地养分施肥方法B(施肥量为120kg/hm2)产量为8541.9kg/hm2,比常规施肥方法增产2.9%。实地养分施肥法施肥量比常规施肥方法少氮肥20kg/hm2(尿素价格:2200.00元/t,含氮量46%),减少投入93.06元/hm2;且增产按230kg/hm2(稻谷价格1.96元/kg)计算,增加收入450.8元/hm2,一减一增二项合计,则增收543.86元/hm2。黑龙江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08.9×104hm2,2008年种植面积为236.8×104hm2,如果每年水稻种植面积按200×104hm2,黑龙江省每年可增加收入10.88亿元。  相似文献   

5.
三江地区主栽品种龙粳31和空育131不同插秧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地区,龙粳31最适合的插秧密度为30 cm×12 cm,产量为10 506.0 kg/hm2;空育131最适合的插秧密度为30 cm×14 cm,产量为10 506.0 kg/hm2。  相似文献   

6.
结实期施氮对寒地水稻群体源库关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结实期不同施氮量对寒地水稻群体源库关系及产量的影响,为结实期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结实期5个施氮水平对空育131群体源库关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氮22.5~67.5kg/hm2对空育131的叶面积指数、库容量、平方米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及整精米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存在最适值;施氮67.5kg/hm2时稻谷产量及整精米产量分别达到13 581kg/hm2、8 914kg/hm2,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在寒地条件下,施氮67.5kg/hm2对空育131的增产及其他指标的综合提高效果明显,结实期适量施氮可以提高群体稻谷产量和整精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配施对制种辣椒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以杂交辣椒甘科5号为材料,在张掖市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对制种辣椒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N 142.5 kg/hm2、P2O5328.5 kg/hm2、K2O 76.5 kg/hm2,分别于对椒坐果后及辣椒杂交授粉结束后追施N 135.0 kg/hm2、P2O5135.0 kg/hm2、K2O 135.0 kg/hm2时,辣椒种子的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表现良好;产量最高,为181.25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81.93 kg/hm2,增产率82.5%。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试验方法,对寒地水稻2个主栽品种的氮肥需要量和利用率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产量最高,667m^2产640.5 kg,其次是处理5每667m^2产573.9 kg。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肥料产量贡献率随之下降。当施氮量为7 kg/667m^2时,肥料产量贡献率最大。空育131和龙粳20在667m^2施纯氮量为9.1 kg时氮肥利用率最高,分别达31.0%、36.1%。空育131土壤基础供氮量为4.76kg/667m^2,龙粳20土壤基础供氮量为4.29 kg/667m^2。氮肥施用量与空育131产量之间的关系式为y=-0.8236x^2+22.556x+425.18,相关系数R2=0.5397,F=5.275,F0.05(2,11)=3.98,且F〉F0.05(2,11),一次项为正值,二次项系数为负值,方程成立。龙粳20最高产量施肥量为10.97 kg/m^2,最高产量859.9 kg/m^2;最佳产量施肥量为9.86 kg/m^2,最佳产量801.1 kg/m^2。  相似文献   

9.
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4年设在黑龙江省曙光农场试验站,设两个试验点,第一点为井灌区(11叶品种主栽区),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土壤为沙壤土,设10个处理:①对照,常规施肥,每公顷施尿素200kg、磷酸二铵100kg、硫酸钾75kg;②常规施肥 鞍钢永发硅肥600kg/hm2,做基肥一次性施入;③常规施肥 鞍钢永发硅肥600kg/hm2,基施70%,7月2日追施30%;④常规施肥 鹤岗双阳硅肥300kg/hm2,做基肥一次性施入;⑤常规施肥 鹤岗双阳硅肥300kg/hm2,基施70%,7月2日追施30%;⑥常规施肥 阿城硅肥600kg/hm2,做基肥一次性施入;⑦常规施肥 阿城硅肥600kg/hm2,基施70%,7…  相似文献   

10.
喷施硼、钼肥对紫云英经济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紫云英始花期前,通过叶面单独喷施不同浓度的硼、钼肥,研究硼肥和钼肥对紫云英主要经济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硼肥和钼肥可有效增加紫云英的单株结荚数、每荚种子粒数和种子产量。施用硼肥各处理的紫云英种子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种子产量最高的为处理B2(即:叶面喷施浓度为1500mg/kg),达到309.7kg/hm2,比对照增产49%;施用钼肥各处理的紫云英种子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种子产量最高的为处理Mo3(即:叶面喷施浓度为2000mg/kg),达到312.9kg/hm2,比对照增产39.4%。因此,建议信阳地区紫云英叶面喷施硼肥和钼肥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500kg/hm2和2000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贵州省不同海拔地区黔育1号菊苣种子的产量及其活力,为该品种在贵州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贵州省高、中、低6个不同海拔地区开展种子生产试验,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对黔育1号菊苣株高、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种子产量、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在独山、贵阳、松桃3个试验点黔育1号菊苣的种子产量、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均表现良好,其中种子产量分别为518.1kg/hm2、457.6 kg/hm2、420.4 kg/hm2。【结论】黔育1号菊苣种子生产适宜选择在海拔600~1300m、年日照时间1000h以上、年降水在1000~1350mm及年均温14~17℃的中低海拔地区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施肥对万寿竹种子发芽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为万寿竹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多年生万寿竹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万寿竹种子发芽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万寿竹种子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N、P、K、B肥不同水平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适宜的施肥组合能有效的提高万寿竹种子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N用量为270 kg/hm2时,种子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3.40%、22.76%;P2O5用量为28 kg/hm2时,种子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51.40%、32.93%;K2O用量为216 kg/hm2时,种子淀粉含量增加了58.93%;H3BO3浓度为170 mg/L时,种子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25.00%、25.02%。综合得出本次试验的最佳施肥组合为N为270 kg/hm2、P2O5为28 kg/hm2、K2O为216 kg/hm2,H3BO3浓度为170 mg/L。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小区对比的试验方法,设垦稻8个品种,以空育131为对照,随机排列,不设重复。结果表明,垦稻19成熟期最早,比对照空育131早3天,垦鉴稻6成熟期最晚,比空育131晚3天。供试品种中,10片叶的品种垦稻19产量最高,为627kg/亩,比对照空育131增产4.4%,其次是12片叶的品种垦鉴稻6,产量为607.0kg/亩,增产1.%。空育131整精米率最高,为68.0%。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从整体性状表现上,龙粳香一号最好,产量为715.6kg/亩,比对照空育131增产7.67%,出米率为68.3%,是参试品种(品系)中出米率第三高,但抗倒伏能力差、分蘖能力中等;其次是主栽品种空育131,产量为664.6kg/亩位居第四,但出米率最高为71.1%;龙粳36和068表现也不错,068的出米率虽比空育131低,但是产量比主栽品种空育131高。  相似文献   

15.
龙粳26的选育及寒地水稻“三高”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粳26是以垦稻7号为母本,以空育15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03.7 kg.hm-2,比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7.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210.4 kg.hm-2,比对照空育131增产10.0%,属于早熟、优质、丰产、多抗水稻新品种。2009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09年全省种植面积预计30万hm2。"三高"是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成熟度,是寒地水稻育种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连续4a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土壤墒情、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处理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12500 kg/hm2;秸秆不还田常规种植处理产量最低,折合产量为8506 kg/hm2。秸秆还田处理平均产量为10763 kg/hm2,秸秆不还田处理平均产量为9918 kg/hm2,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产量增加845 kg/hm2,增产率8.5%。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11916 kg/hm2,常规种植(露地)处理平均产量为8766 kg/hm2,地膜覆盖处理较常规种植(露地)处理产量增加3150 kg/hm2,增产率为35.9%。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氮肥施用量对黑龙江省浓江农场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该地区水稻主栽品种龙粳31、空育131为供试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均有明显增加,且两品种的各处理水稻产量分别提高12.01%~26.29%、10.87%~24.94%,当氮肥施用量为180kg/hm2时,两品种均获得产量最高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生产的种子对超甜玉米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单穗重及产量的影响,以‘迪甜6号’为试验材料,对3个年份(A1为2010年;A2为2011年;A3为2012年)、2个产地(B1为平遥,B2为海南)生产的种子进行了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种子生产年份对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单穗重、产量4个指标影响较大;除产量外,种子产地对其他3个指标影响不是很大。‘迪甜6号’的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随着种子生产年份的久远均呈现下降趋势。种子生产年份各处理间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生产地点各处理间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无显著差异;两处理间交互作用不明显。种子生产年份、产地对单穗重影响不是很大,各处理单穗重依次为A3B1>A3B2>A2B2>A1B2>A2B1>A1B1。种子生产年份与产地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二处理间交互作用显著。处理A3B2产量最高,为14235 kg/hm2。‘迪甜6号’田间出苗率与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单穗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热研5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底肥、种植密度、追肥、灌水次数和采收方式对柱花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底肥(磷肥)水平种子产量和质量均高于未施磷水平,0.07 kg/m2处理磷肥水平产量最高,为358.50 kg/hm2,且3个处理相差不大。净度和千粒重最低的处理是0.13 kg/m2磷肥水平,分别为8.87%和2.42 g。种植密度为0.5 m×1.0 m产量最高,为448.63 kg/hm2,种植密度行距为1 m的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出苗率均高于株行距为0.5 m的,净度为9.12%,千粒重为2.63 g,出苗率为74.33%。未追肥条件种子产量最低,为339.96 kg/hm2,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出苗率变化较小。3个灌溉处理种子产量差异较小,未灌溉处理种子千粒重和出苗率最低,分别为2.48 g和42.44%。铺膜采收种子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370.79 kg/hm2,成熟后刈割收种处理种子产量和千粒重最低,分别为197.42 kg/hm2和2.47 g。试验为云南柱花草生产及草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空育131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下的最佳肥料配比模式,发现30cm×13cm的栽培密度与田间施肥量450kg/hm2相搭配合理,能得到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