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每年都要面对的问题,无论是干旱、洪涝、风雹都会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科学的分析不同等级和不同种类气象灾害对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冰雹大风、寒潮冻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对三明市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针对这些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利用广西1981~2012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等4种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近32a来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2年4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1988-1992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90年代中后期较小且变化平缓,21世纪以后广西又处于较旱阶段;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尤其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90年代中后期及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4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早稻单产、晚稻单产、玉米单产是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说明干旱和洪涝是影响广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49—2012年中国农业气象灾害资料,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的成灾率,并对各类气象灾害分级赋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类气象灾害与总灾害的关联度,进而确定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权重和影响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64年来,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平均成灾率、各类灾害平均成灾率均呈增加趋势,以干旱平均成灾率增长最快,达0.98%/10年;干旱占气象灾害影响权重最高,并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总体以Ⅲ级灾害为主;特别是近10年,Ⅴ级灾害发生频率升高。研究结果为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时空演变、农业防灾减灾、粮食生产稳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干旱、暴雨洪涝、冰雹、低温冻害、大风、高温等气象灾害对海原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期推动海原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农业气象灾害等级划分与年景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49~2005年河北省干旱、洪涝、风雹灾和低温冻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生产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农业气象灾情综合评价模型,开展河北省农业气象灾害等级划分与年景评价。结果表明:灾情最重的年份为1977年,灾情指数达7.20,灾情最轻的年份为1967~1969年;4类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小为旱灾>涝灾>风雹灾害>低温冻害;农业气象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逐渐加大,旱灾逐渐取代涝灾成为影响河北省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灾害因子。  相似文献   

7.
西藏日喀则市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征与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喀则市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是西藏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西藏“粮仓”的美誉。但同时,这里也是西藏自然灾害高发区之一,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和冰雹,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往往造成大范围、大幅度的歉收减产。了解和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规律,采取必要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利于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基于此,分析干旱、洪涝、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并提出防灾措施,为保障农业生产稳产、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特有的地势地貌影响,朝阳地区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等气象灾害逐年增多,对其地区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主要气象灾害分析研究,对本区域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省1971~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及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冻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等级划分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相应年农业气象灾害存在负相关关系,1989、1997、2000年农业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粮食产量相应严重减产。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小灾情出现频率最大,占总年数的39%,同时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随年代逐渐增大;干旱影响权重为63.0%,成为当前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18年,贵州省气象灾害频繁,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秋绵雨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干旱、冰雹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造成的损失严重。本文对上述几种影响贵州省农业的气象灾害进行分述,以期为农作物品种布局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主要农业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订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1972~2012年干旱、洪涝、风雹及低温灾害的受灾面积数据、同期粮食平均单产及四大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单产数据为样本,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受涝灾影响较严重,受灾比相对较高,而干旱受灾比相对较低;20世纪70、90年代及2000年以后黑龙江省干旱受灾比相对较高,处于较干旱阶段.20世纪70年代是低温冷害和风雹灾害相对集中的时期,80年代受灾比减弱,但后期出现反弹趋势.1972~2012年黑龙江省农业受灾程度和粮食总产呈波动性变化,受灾严重年份粮食总产基本呈下降趋势,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干旱是影响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及水稻单产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次之;对于玉米和大豆,洪涝的影响略大于干旱;小麦受干旱和低温影响较大,而风雹和洪涝次之.[结论]干旱和洪涝是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根据黑龙江省西旱东涝的特点因地制宜推广减灾技术,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2.
抚顺地区气候及主要农业灾害趋势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象灾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抚顺地区气候变化过程,就影响抚顺地区的干旱、洪涝、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气候变暖过程中,其发生频率、程度等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18年,贵州省遭受气象灾害频繁、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秋绵雨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干旱、冰雹对农业生产产生特别大得影响,损失严重。本文对上述几种影响贵州省农业的气象灾害进行分述,从而对农作物品种布局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浙江省历年气象资料和灾情资料,分析了浙江省台风、洪涝、干旱、低温冻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地域分布特点,分析了近几年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并提出了防灾措施,从而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稳产、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气象灾害会造成各种农业损失。基于此,本文结合肃宁县不同气象灾害种类特征,分析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确保粮食高产丰收,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近年来,极端天气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不断扩大,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暴雪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性逐年加剧,使得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是绝收。气象灾害的出现加重了农业病虫害,使得农民经济负担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80—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原平市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农业防灾减灾对策,以确保当地农业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气象灾害显著增多,对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越来越大。平顶山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气象灾害类型较多,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利用平顶山市气象灾害和农业灾情资料,首先阐述了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对平顶山市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单季稻的分类及其适应性,阐述了温度、降水等农业气象条件对单季稻生产的影响,总结了影响泾县单季水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并对2016年发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高温热害、洪涝、病虫害)进行分析,以期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提高当地单季稻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根据庆阳市多年灾情数据,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受灾率及其标准化值,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分级及年景评估。结果表明,庆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冰雹、暴雨洪涝、干旱以及低温冻害,每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秋冬两季发生气象灾害次数较少,春、夏、秋初季次数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4—9月,6—8月较为明显;干旱造成的农业灾害最为严重,其次为冰雹灾害,暴雨洪涝和低温冻害最轻;塬区农业气象灾害相对较少,受灾程度较轻,川道区天气现象复杂,受灾程度严重;冰雹灾害造成的农业致灾程度均在大灾及以下,暴雨洪涝、干旱以及低温冻害3种致灾程度极端性明显,年景评估中轻灾年出现频率最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作为生态气象灾害层面"重灾区"所在,工农业生产往往在此方面"深受其害"。生态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原生、次生、衍生3种类型。对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有所影响的生态气象灾害主要包括风雹、洪涝、低温冷冻、干旱之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