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综合采用Visual Basic6.0和My SQL2005数据库等语言混合编程,模块化设计。集成葡萄气象指标、葡萄生产管理、气象条件分析和评价、信息化处理等现代化技术,开发渭南市葡萄特色产业气象服务信息系统软件。以葡萄气象指标为基础,深入调查了解葡萄生产与气象条件、气象灾害的关系;采用气象资料查询、气候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开展当地葡萄特色产业气象信息服务;根据气象情况、葡萄生产实际生长发育信息,分析葡萄生育进程与气象条件的匹配状况,对葡萄生长发育即将造成的影响或危害,给出相对应的葡萄生产管理对策措施;营造出多层面、全方位的葡萄生产趋利避害增产增效防灾减灾的气象信息综合保障,为渭南葡萄特色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信息、软件技术支撑,增强气象信息服务于葡萄特色产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涿鹿县特色葡萄为例,从农业气象的角度分析了葡萄不同阶段的气象生长条件指标,并针对葡萄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永登县种植红提葡萄的有利气候条件,探讨了影响永登县红提葡萄生长发育的气象灾害,并提出了合理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以期为当地葡萄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营口市鲅鱼圈区葡萄生育期气象条件及主要气象灾害防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鲅鱼圈区葡萄物候期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本地葡萄生产经验,分析葡萄生育期适宜和不利的气象指标,并提出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期为葡萄生产提供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5.
利用1971年以来浙江省主要几个葡萄生育期观测点多年观测数据及慈溪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葡萄全生育期间各类农业气象灾害走访调查资料,结合葡萄各发育时段气温等主要气象因子数据,综合统计分析得到影响葡萄生长发育相关的气象指标、灾害指标及相关服务技术。  相似文献   

6.
刺葡萄属于野生葡萄品种中的一种,是东亚种群中的一种,在野生刺葡萄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对于天气要求比较高,不能有过多的雨水,降水量过大会导致野生刺葡萄霉根、发病。本文就野生刺葡萄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与防御技术研究问题,首先论述了崇义县野生刺葡萄生长期农业气象灾害的气候变化特征,提出野生刺葡萄灾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7.
摘要:通过开展试验地点的葡萄物候期观测,利用熊岳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对2020年鲅鱼圈区葡萄生育期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鲅鱼圈区气象灾害发生种类和发生率均较常年偏低,气象条件属于正常偏好,利大于弊,葡萄品质优等。作者依据开展葡萄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实际,总结出每个生育期的气象服务要点和生产建议,指导葡萄种植户采取科学应对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带来损失,有利于提高品质,提升葡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开展“一县一品”的建设,同时也为开展葡萄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福安市气象资料以及刺葡萄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了福安市刺葡萄生产的适宜气候条件,并对影响刺葡萄生长发育的气象灾害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提升福安市刺葡萄的产量以及品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公安县是全省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县,针对目前还没有开展葡萄种植专业气象服务的现实,本文在分析公安县农业气象要素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葡萄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得出如下结论:公安县农业气象条件虽然满足葡萄种植,但会频发农业气象灾害,如营养生长期的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高湿环境引起病虫害;生育生长期引起的高低温、高温日灼等灾害,最后分生育期给出了葡萄栽培专业气象服务内容和指标。为公安县开展专业气象服务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规模化露地栽培相对粗放种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气象生长条件,发挥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实现优质生态管理,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将农民带上科学致富的快车道,从农业气象的角度分析了葡萄栽培的农业气象生长条件指标,并针对各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延庆区葡萄各生育期界定及气象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市延庆区固定田块进行田间物候试验,收集、统计物候数据来界定延庆区主栽葡萄的各生育期起止时间,通过历史气象数据建立完善延庆区的葡萄各生育期气象指标体系,以期促进当地葡萄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房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了酿酒葡萄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气象条件中,酿酒葡萄转色期到成熟期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和营养物质积累;浆果成熟期,高温天气对浆果的发育和成熟有不利影响,采用相对应的农业措施保障了品质和产量。通过对酿酒葡萄立地条件、气候条件、生产管理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分,评价区域内种植的酿酒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慈溪市春夏季较为常见的气象灾害以及观海卫镇和新浦镇葡萄作物保险理赔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列举了2017年和2018年葡萄生长、发育和成熟期发生的大风、暴雨和寡照情况对葡萄收益带来的影响,针对其进行的保险理赔情况进行对比,得出近两年来慈溪市常见气象灾害发生时对应的葡萄保险理赔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葡萄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内在关系,对不同气候生态区种植的葡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和单宁等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影响葡萄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积温、日照时数对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总酸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温度日较差对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对总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各气象因子对葡萄单宁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北京市延庆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资料,结合葡萄种植田间试验与农户调查,对影响葡萄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干旱、冰雹、大风、连阴雨逐一进行概述与分析,并提出简要的防御措施,以期为保障葡萄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两湖平原属农业湿地,阴湿多雨、病虫害对葡萄种植有较大影响。采取设施栽培,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生态环境,能明显提高栽培效益。以荆州市公安县、荆州区葡萄试验区资料为依据,采取葡萄生育状况与气象要素平行观测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纳与演绎,认为国标钢架大棚栽培适宜推广普及;同时为便于开展气象服务,对露地栽培葡萄相关气象指标给予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河南省1960—2015年的17个基本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河南省葡萄需水量;并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葡萄生育期需水量和不同月份需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960—2015年,河南省葡萄生育期平均需水量为451.71 mm。56 a来,除4月份葡萄需水量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外,其他月份的需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6月、7月和8月的需水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葡萄生育期需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豫西葡萄生育期平均需水量最高,为460.82 mm,豫南葡萄生育期平均需水量最低,为438.15 mm。对影响河南省葡萄生育期需水量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与葡萄生育期需水量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平均相对湿度与生育期需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做好酿酒葡萄的气象服务,本文作者利用玛纳斯县气象资料,对玛纳斯县2011-2012年冬季葡萄冻害发生的特点、气象条件及冻害机理作以分析,得出入冬季低温、秋冬连旱和积雪薄是造成葡萄冻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利用磴口县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和内蒙古漠北金爵葡萄酒庄的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气象观测资料,综合考虑不同物候期气象适宜度、气象灾害条件,利用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对漠北金爵葡萄酒庄2018年生长的"赤霞珠"进行气候品质认证。结果表明:2018年该产地在赤霞珠生长期间特有的天气气候条件有利于其天然品质的形成。认定漠北金爵葡萄酒庄于2018年出产的赤霞珠酿酒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生产现状、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的基本对策,并以葡萄、冬枣和对虾养殖等滨海新区典型农业生产为例,介绍了气象服务指标和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