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宁夏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林  吴俊  姚赛  刘路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201-203
结合毕节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针对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执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建立并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监管、检测队伍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警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构筑打击高压态势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鹿泉区农牧局认真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为目标,坚持"体系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日常监管与开展集中整治相结合,预警监测与执法打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确保了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措施如下:一、优化监管资源,提升监管能力一是健全机构组织。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影响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加强农产品有效监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本文从严格控制农产品入市、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管、加强事前监管预防等方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石家庄市鹿泉区农业农村局严格按照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的要求,本着"超前防范、综合监管、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工作思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理念,全面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督、执法、服务等手段,创新监管模式,完善监管机制,弥补监管漏洞,改进监管工作,把各项监管措施往前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往规范做,构建区域性、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事前预警防范型综合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自2002年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河南新乡通过探索与实践,率先在河南省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明确了"五大责任主体""五大监管形式"和"三项监管重点",成功地摸索出了一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之路,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不断提升,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被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之"新乡模式"。近年来,新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广州市花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概况,分析了花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问题,提出重点抓好生产源头监管和行政执法,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推进农产品监管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建立"源头能控制,过程可追溯,质量有保证"的农产品全过程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仅是一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民生工程,而且是信息化时代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尽快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作为重要的监管工具和手段建立和运用起来,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政府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要求,才能让广大百姓放心和满意。1武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依托"武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县"项目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崇明县中兴镇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的有效创建,保证了中兴镇地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现结合中兴镇的实践经验,从健全监管队伍、建立监管制度、加强农业投入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三品"认证、完善农产品安全检测等多方面,介绍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梅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梅州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使得梅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然而,梅州农产品质鲢安全监管的行政机制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体系及质量溯源机制尚不完善、检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阻碍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梅州应致力于探索责任临界与责任叠加的监管模式、构建利益捆绑的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反馈的可追溯机制和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预警网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嘉善县坚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严格执法监管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和生产单位主体责任,完善监管条件,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模式,建立覆盖全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全面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直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市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监管检测队伍不断壮大,监管能力不断提升。一、监管措施(一)建立检测监管体系平顶山市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形成"市级为龙头、县级为骨干、乡设检测站、村设安全员、  相似文献   

13.
<正>3月4日,兰陵县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场会,拉开了2015年兰陵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序幕。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力加强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核心"的各项工作,在全县推广"联户担保、菜农自治"监管模式,切实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4年,兰陵县在向城镇率先推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联户担保、菜农自  相似文献   

14.
《农业质量标准》2013,(2):33-33
2月20日,农业部发布《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试点工作的意见》,从2013年开始,农业部将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的重要意义。《意见》明确了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的指导思想和创建原则,目标任务是要按照先行试点、再全面铺开的方式,力争用5年的时间,结合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围绕监管体系建设、投入品监管、标准化生产、检验监测、质量安全执法、长效机制建设,创建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实现基层监管能力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提升和生产者素质能力提升,使示范县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的样板区、体现监管成效的展示区、探索监管手段的先行区和各地学习交流的培训基地,示范带动各地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东安县狠抓"四化"工作,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全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1.监管工作体系化一是建立了四级监管网络体系。东安县成立了县、乡、村、组四级监管网络体系,强化了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条件设施建设。每个乡(镇)明确二三名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86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健全监管体系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强化乡镇监管站建设,每个乡镇要明确二三名监管员,建立延伸到村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网络;全面加强监管队伍培训,提升监管素质;加强乡镇监管站检测设备的配备,改善监管条件,提升监管能力;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巡查指导、监督检测与执法、承诺诚信等制度,规范和加强产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紧紧围绕“强监管保安全,提品质增效益”这一主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市级例行抽检、监督抽查;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3年行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工作。文章主要阐述了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分析目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大监管、执法、检测三大体系建设,加强巡查检查力度,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和执法效能等的对策,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是"农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抽检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监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通过对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监管措施,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公众安全健康。  相似文献   

19.
保证"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围绕充分发挥农户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的主体作用、突出农产品的质量过程监管、形成系统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效果的有效措施,进而提高质量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20.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经过30余年的努力,中国已初步建成相对完备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但是仍然存在源头监管缺失、预警不成熟和基层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未来,中国应该加强源头监管力度,并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舆论管理,同时还要注重基层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