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候鸟迁徙是禽流感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候鸟迁徙季节即将来临。在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南部地区越冬的候鸟逐步开始回飞,跨地区迁徙频繁,散发和传播禽流感病毒的危险性增大,给我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增加了难度。各地要提高警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防范候岛迁徙带来的禽流感疫情蔓延。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禽》2004,26(4):22-22
据韩国《中央日报》2月3日报道,忠清南道大学兽医系教授徐相熙对候鸟进行血清化验证明,近期在韩国各地发生的禽流感病毒是由候鸟带入并传播的。这是首次确认禽流感病毒传播者是候鸟。报道称,徐相熙教授为探明禽流感发生和传播途径,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在忠清南道锦山地区捕捉了野鸭等6只鸭类候鸟,采取了血清。经对候鸟血清进行H5N1病毒抗体反应试验,发现6只野鸭中有2只的血清呈阳性反应,从而证明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者。徐教授说,每年,东南亚的候鸟汇集在西伯利亚,相互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又飞到各国进行传播。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  相似文献   

3.
旷菲 《草业科学》2006,23(3):4-4
湿地是禽鸟栖息和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避免人与禽鸟接触的缓冲带和隔离带。但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力,一些湿地功能受到破坏,面积不断缩减。原本充当人类阻击禽流感屏障的湿地,却成为禽流感逞凶的突破口和疫情的高发区。候鸟被认为是携带禽流感等病毒的重要媒介,近几年来世  相似文献   

4.
严峻的禽流感疫情形势,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禽流感防控已成为当前养禽生产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现就在禽流感防控工作中总结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1当前禽流感发生的特点1.1候鸟发病和迁徙传播成为当前禽流感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候鸟迁徙,将病毒传播全世界。这是当前世界各地发生禽流感的主要原因。过去候鸟(主要是野生水禽)带毒而不发病;不会使过多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散播产生新疫区。随着病毒的变异,现在候鸟带毒且发病,候鸟自身大量繁殖病毒,不仅自己死亡,而且在迁徙中大量散毒,使地面上养禽业和其他易感禽、鸟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野鸟在流感的生态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70年代起,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野生鸟类及候鸟的禽流感监测做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工作。自1961年首次从野禽体内分离到H5N3禽流感病毒后,所有15个H亚型和9个N亚型的A型流感病毒都在野禽群体中分离到,特别是野鸭、海岸鸟及海鸥等水禽,从野生迁徙性水禽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的几率远远超过了其它禽种。经多年的调查和研究,已知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其所携带的流感病毒是各型流感病毒的祖先,野生鸟尤其是鸭乃流感病毒巨大的储存库。故研究野生水禽及候鸟禽流感对防治禽流感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禽流感与候鸟和湿地的关系 将禽流感流行区域与地图对比发现,检测到禽流感流行最多的区域就是河流(湿地)分布的区域。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与湿地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候鸟迁徙也有很大关系。山东烟台属于多湿地地区,所以很容易受禽流感侵袭。  相似文献   

7.
野生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对流感病毒的生态和繁殖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辽宁境内边境地区的迁徙候鸟进行了禽流感流行病学分析,在2009—2010年间,分别从辽宁境内丹东、葫芦岛、东港、盘锦、锦州、营口等6个边境地区中野生候鸟迁徙路线上采集了15种野生水鸟,共80份血清样本和840份拭子样品,通过血凝抑制试验,运用H5、H7、H9亚型的禽流感标准抗原检测待检血清的禽流感病毒抗体,结果在白鹭、夜鹭、斑头雁、白嘴鸥、燕鸥等几个品种野生候鸟和鸭、鹅所采血清中未检测到有抗H5、H7、H9亚型流感病毒的抗体(<31og2);病原检测方面,从白鹭、夜鹭、斑头雁、白嘴鸥、燕鸥等迁徙候鸟中检测未能到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都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试图找到预防疫情发生的方法,从已研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途径来看,流行病学专家和鸟类专家普遍认为,候鸟是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地处世界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位置,世界上8条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中,有3条迁徒通道与我国候鸟迁徙有密切关系,从我国过境迁徙的候鸟种类和数量约占世界20%和25%左右。加强候鸟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是从源头上防范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湖南地处候鸟迁徙主要通道和越冬区,农业部公布的3条…  相似文献   

9.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在很多人,尤其是各国传染病学家和政府官员眼中,今年秋天的候鸟迁徙可能不会像往年那样具有浪漫色彩。当一只野鸭从欧洲大陆腹地凉爽的乌拉尔山振翅南飞的时候,有关一种致命疾病——禽流感的担忧也在欧洲大陆上酝酿。今年春夏之际。北上的候鸟已经把这种致命病毒带到了欧洲内陆,现在,即将再次迁徙的候鸟会把它带到更多地方吗?禽流感就此全球流行的危险会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10.
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对流感病毒的储存和蔓延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辽河口湿地的迁徙候鸟进行了禽流感流行病学分析,在2012~2017年间,从双台子河口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了各种野生水鸟,共采集野鸟样品棉拭384份、野鸟尸体脏器39份、环境水样500份、野鸟粪便3 355份,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检测(通用型、H5、H7和H9亚型),结果在多种候鸟粪便样品中检测到H5、H9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1.
正慈溪市地处杭州湾南岸,境内滩涂资源丰富,海岸线长达78 km,沿海滩涂湿地辽阔,是野生野鸭等候鸟理想的迁徙栖息地。据调查,每年8-10月,多种鸟类陆续从北方繁殖地通过杭州湾滩涂湿地迁徙到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越冬,同时还有大量留鸟在当  相似文献   

12.
<正>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感染鸡、鸭、鹅等家禽和候鸟等动物,人亦可感染禽流感病毒,它的传播途经主要是候鸟迁徙地及水禽水网。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陆续发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公元前412年古  相似文献   

13.
野生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对流感病毒的生态和繁殖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辽宁境内边境地区的迁徙候乌进行了禽流感流行病学分析,在2009-2010年间,分别从辽宁境内丹东、葫芦岛、东港、盘锦、锦州、营口等6个边境地区中野生候乌迁徙路线上采集了15种野生水乌,共80份血清样本和840份拭子样品,通过血凝抑制试验,运用H5、H7、H9亚型的禽流感标准抗原检测待检血清的禽流感病毒抗体,结果在白鹭、夜鹭、斑头雁、白嘴鸥、燕鸥等几个品种野生候鸟和鸭、鹅所采血清中未检测到有抗H5、H7、H9亚型流感病毒的抗体(〈310g2);病原检测方面,从白鹭、夜鹭、斑头雁、白嘴鸥、燕鸥等迁徙候鸟中检测未能到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4.
<正>流感流行现状野鸟在禽流感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迁徙的水禽是目前公认的世界范围内流感爆发和流行的重要传染源。调查及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的分布明显受饲养模式和饲养环境、水禽的分布、野禽的迁栖路线和季节等因素影响。我国地域较大,有三条世界性的候鸟迁徙路线经过,给我国防控禽流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H5亚型禽流感依旧是2.3.4.4分支的病毒为主,属于高致病性,死亡率较高。H9亚型禽流感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对鸡表现为低致病性,虽有不同小的分支,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鸟类携带禽流感病毒(AIV)的情况,于2015~2017年春、秋季候鸟迁徙重点时期,在该地区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瓮河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采集雀形目等林栖鸟咽、肛拭子2547份,采用SPF鸡胚分离病毒,通过血凝试验筛选疑似阳性样品后再对其进行RT-PCR鉴定。在2 547份被检样品中,有4份样品呈血凝阳性,其余样品的血凝效价结果均为阴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禽流感病毒核酸阴性。该研究结果为了解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鸟类AIV带毒情况以及候鸟迁徙路线上禽流感的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消息 :北京即将迎来候鸟迁飞的高峰期。从3月3日开始 ,北京市林业局将在郊区设立14个野生候鸟监测点 ,严防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传播禽流感。北京地处亚热带与亚寒带的过渡区 ,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必经通道。据统计 ,北京地区共有喜鹊、杜鹃、雨燕、小天鹅、黄鹂等410余种鸟类 ,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31 .5 %。春、秋两季 ,经北京南迁或北徙的夏候鸟和旅鸟多达353种。目前 ,候鸟迁徙数量逐渐增大 ,其中延庆野鸭湖近期已有上千只野鸭。专家预计 ,大量的候鸟将在3月中下旬迁入北京。据介绍 ,监测人员将在加强候鸟保护的基础上科学监测候鸟 ,每日填写记录表并上报监测结果。监测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候鸟是否有异常情况 ,一旦发现有得病、死亡的候鸟 ,及时通知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处理。监测人员还将向群众宣传鸟类保护知识 ,共同爱护野生候鸟。此前 ,北京市林业局成立了严防候鸟传播禽流感领导小组 ,并对野生动物管理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识别候鸟种类、野外监测、防治禽流感等内容。北京监测候鸟防禽流感$新华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东北地区辽宁边境2015年和2016年候鸟迁徙概况、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并收集辽宁边境7个城市的野生候鸟栖息地雁鸭类、鸥类、鸻鹬类候鸟咽肛拭子、鹭鸟粪便、观赏鸟等野鸟相关样品300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辽宁边境地区的野生候鸟和水禽未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由特异的不具交叉反应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抗原型,即A、B、C三个型。其中B、C两型仅能对人致病;A型可对人、猪、马和禽类致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由于周边国家禽流感疫情不断发生,被感染人数也不断增加,特别是我省与越南等疫区较近,威宁草海湿地又是我省最大的候鸟迁徙地,因此我区将禽流感的防控列为重要的防疫工作。由于鸡新城疫症状与禽流感十分相似,加强新城疫的免疫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家禽和野禽,因此家禽禽流感的传染源较多,禽流感危害严重,所以禽流感防制在公共卫生上的意义十分重要。旅顺口区是一个旅游城市,每年来旅游的人达几百万,同时旅顺口区又是候鸟迁徙驿站,每年春、秋大约有近千万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又是中亚一印度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目前记录到的鸟类有189种.2005年5月青海湖流域发生H5N1型禽流感疫情,造成大量在青海湖繁殖栖息的候鸟死亡.刚察县是环湖重点县,禽流感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有效的防控措施势在必行. 1 防控工作难点 多种传染源和传播途经加大禽流感防控困难.禽流感的传染来源较多,可以来自感染或发病的家禽,也可来自野生鸟类、迁徙的水禽等.病毒通过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及其他物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