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邯81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早熟、优质棉花品种邯256为母本,中早熟、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邯68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棉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突出,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6002号),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7003)。对邯8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了概述,并对早熟棉新品种的选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邯6208是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常规抗虫棉花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冀审棉2007011)。母本为具有抗虫、高产、大铃等特点的优良材料邯抗388系,父本为早熟、结铃性强的自育材料邯4608。2003~2004年参加冀中南春播棉组区域试验,皮棉产量分别为1 332.0 kg/hm~2和1 396.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5.4%和20.6%;霜前  相似文献   

3.
《湖北农业科学》2005,(1):48-48
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204”作母本与“M3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原代号:楚D180。商品名:鄂杂180F1。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1。品质产量:F1代参加2002~2003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5%跨长31.8mm,比强31.6CN·tex-1,马克隆值5.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18.45kg,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11.83%。其中:2002年皮棉公顷产量1549.80kg,比鄂杂棉1号增14.65%,增产极显著;2003年皮棉公顷产量1487.10kg,比鄂杂棉1号…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早熟棉资源材料匮乏、遗传基础狭窄、缺少优质早熟抗虫品种的现状,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以邯2203为母本、邯68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以高产、多抗、优质为选育目标,成功选育出早熟棉新品种邯901。其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9 mm,断裂比强度32.6 cN/tex,马克隆值4.9,纤维品质优良;皮棉平均产量较对照石早一号增产10.3%。该品种解决了棉花早熟与高产、早熟与优质难以结合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早熟棉产量和品质的重大突破,适宜冀中南晚春播种植或5月中下旬菜茬直播。  相似文献   

5.
郑杂棉4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一代杂交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并对其特征特性、产量水平、稳产性及适应性、抗虫性、抗病性、纤维品质及早熟性进行了分析,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育出适合多元化种植模式的早熟棉花新品种,为粮食生产与棉花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自育的棉花新品系HS601为母本和转基因抗虫棉邯685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定向选择,成功培育出早熟棉新品种邯3206。【结果】早熟棉新品种邯3206于2019—2020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547.5 kg/hm2、1 449.0 kg/hm2和1 327.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50增产7.7%、10.2%和9.6%。该品种生育期98 d,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邯3206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219001),2022年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220028)。【结论】邯3206生育期短,在黄河流域棉区与蔬菜作物(甘蓝、西蓝花、大蒜)进行两熟制多元化配套栽培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棉花品种邯棉559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45 000、52 500、60 000、67 500和75 000株/hm~2)对邯棉邯棉559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棉花产量高且纤维品质好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邯棉559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在该密度条件下,棉花产量最高且纤维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邯杂160和邯杂1692均是以邯5158、邯333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经过南繁北育,多代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杂交棉新品种。这2个品种均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性状,其中,邯杂160于2013年通过河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3010号),邯杂1692于2016年通过河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6001号)。  相似文献   

9.
邯杂160和邯杂1692均是以邯5158、邯333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经过南繁北育,多代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杂交棉新品种。这2个品种均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性状,其中,邯杂160于2013年通过河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3010号),邯杂1692于2016年通过河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6001号)。  相似文献   

10.
邯杂160和邯杂1692均是以邯5158、邯333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经过南繁北育,多代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杂交棉新品种。这2个品种均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性状,其中,邯杂160于2013年通过河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3010号),邯杂1692于2016年通过河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6001号)。  相似文献   

11.
超高产杂交棉花新品种豫杂35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选育过程豫杂 35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主要目的 ,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 2 0 0 0~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 ,2 0 0 2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区试。2 产量表现2 0 0 0年河南省区试 7点平均 ,豫杂 35籽棉产量 382 6.5kg/hm2 ,皮棉产量 1 5 2 8.5kg/hm2 ,霜前皮棉产量为 1 0 60 .5kg/hm2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 9号 (常规棉 )增产 5 7.1 % ,60 .6%和44.7…  相似文献   

12.
邯杂160和邯杂1692均是以邯5158、邯333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经过南繁北育,多代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杂交棉新品种。这2个品种均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性状,其中,邯杂160于2013年通过河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3010号),邯杂1692于2016年通过河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6001号)。  相似文献   

13.
本文筛选优良油菜新品种赣油杂802,为推荐适合赣北地区大面积栽培与示范推广油菜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国家油菜区域试验2020年长江中游区D组(九江点)12个参试品种中筛选出油菜新品种赣油杂802,与对照华油杂12在分别从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抗逆性、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状分析。该品种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比对照高44.0%,千粒重高于对照33.91%,单株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华油杂12均高11.1%,产量为2792.4kg/hm^,比对照中油杂12增产 15.2%;该品种芥酸含量比对照低87.5%,硫甙含量比对照高11.1μmol/g(饼),含油率较高8.71%,达到优质双低标准。  相似文献   

14.
邯玉92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H93为母本、自交系H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邯玉928丰产和稳产性好,早熟,抗逆性好,籽粒品质优良。该品种2015~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早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0 971.0 kg/hm~2,较对照京单28增产7.7%;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586.5 kg/hm~2,较对照京单28增产4.9%。2017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廊坊、沧州及保定北部等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曦结  叶泗洪  添长久  刘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19-17220
[目的]介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皖杂棉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皖杂棉1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皖棉133为母本、TM-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在2007~2008年安徽省区域试验中,皖杂棉11号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33.0、1476.2、1312.7 kg/hm2,分别较对照皖杂40F1增产11.0%、9.4%、6.2%,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虫、抗倒伏、纤维品质优良。[结论]皖杂棉11号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性强,适宜在安徽省沿江区和皖南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优良油菜新品种赣油杂802在赣北地区种植的综合表现,本文以华油杂12作对照,对赣油杂802的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抗逆性、品质性状等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赣油杂802品种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对照华油杂12高44.3%,千粒重较对照华油杂12高33.91%,单株平均产量较对照华油杂12高11.1%,其产量(2 574 kg/hm~2)较对照华油杂12增产15.2%;该品种芥酸含量较对照华油杂12低77.78%,硫苷含量较对照华油杂12高2.22μmol/g(饼),含油率较对照华油杂12高8.71%,达到优质、双低标准。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邯6208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维军  任爱民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87-87,109
邯620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棉杂优研究室选育的常规抗虫棉花新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虫。2003年和2004年参加冀中南春播棉组区试,皮棉产量分别为1 332.0 kg/hm2和1 396.5 kg/hm2,分别较对照(2003年为新棉33B,2004年为DP99B)增产15.4%和20.6%;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 212 kg/hm2和1 30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6.9%和26.5%。2005年冀中南春播棉组生产试验,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 357.5 kg/hm2和1 297.5 kg/hm2,分别较对照DP99B增产13.2%和16.1%。2005年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5 mm,整齐度指数83.1,马克隆值5.0,比强度28.3 cN/tex,伸长率6.9%,反射率75.2,黄度7.8,纺纱均匀指数127。综合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8.
周利平  周桃华  马乔 《农技服务》2013,30(7):673-674
以湘杂棉8号、鄂杂棉11号及爱棉1号(对照)为材料,探讨了湘、鄂杂交棉品种在安徽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湘杂棉8号生育期与对照基本一致,各性状略优于对照,产量略低于对照;鄂杂棉11号生育期基本一致,各农艺性状显著优于对照,产量也显著高于对照,2个品种均较适合在安徽沿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场引进创杂棉9号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并考察了创杂棉9号综合性状、各生育期表现,还进行了栽培技术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创杂棉9号的一般情况创杂棉9号是南通创世纪转基因公司于2001年育成的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创杂  相似文献   

20.
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的中间性试验,通过不同生态环境的多点区域试验,可以正确鉴定棉花新品种的生育期、丰产性和纤维品质等特性。对河北省选育的2010年参加黄河流域区域试验的10个中熟棉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其利用价值,可为棉花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生育期指标看,冀晋1685早熟2 d,石抗338和沃棉2号早熟1 d,邯809和冀丰杂5号熟期与CK相当,农大601和希普3晚熟1 d,邯6402、冀H888和冀FRH3018晚熟2 d;从产量和纤维品质指标看,邯6402和希普3产量水平高且纤维品质较好,邯809、冀丰杂5号和冀FRH3018纤维品质好但产量水平低,冀晋1685、石抗338和农大601纤维品质一般且产量水平低,沃棉2号纤维品质不达标;从抗性指标看,参试品种均为抗棉铃虫、耐黄萎病品种,其中,邯809、石抗338、农大601和沃棉2号高抗枯萎病,冀晋1685、希普3和冀FRH3018抗枯萎病,邯6402、冀丰杂5号和冀H888耐枯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