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本文选择四川盆地的川东北山地、川西南山地、川西高山峡谷区的日本落叶松幼龄林、中壮龄林、近熟林,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郁闭度、密度、蓄积量、生产力等调查和树干解析分析,根据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时间的变化,林分郁闭度需要恢复的时间,自然稀疏规律的综合分析,提出抚育间伐技术,并对初植密度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合理间伐的相关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研究树冠冠幅与胸径、树高和林分密度之间的相关模型基础上,利用林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面积约等于林木树冠面积,胸径生长与树冠营养面积紧密相关的理论,编制了日本落叶松合理经营密度表,为准确地决定间伐抚育的强度、起始期。重复期,以及间伐抚育方法等技术指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马尾松林分胸径与冠幅、树冠重叠指数与郁闭度之间的相关规律。建立林分的最大密度模型,并利用其求出定量的经营密度,再采用半峰宽公式计算出合理的经营密度。计算结果,马尾松人工林分合理经营密度为0.61~0.93。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3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2980株林木胸径与冠幅直径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建立落叶松人工林胸径与冠幅直径直线相关关系式为y=0.732+0.148x,求得各径阶林木密度,编制6~17cm径阶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用固定标准地资料验证,结果表明,伐后保留密度越接近经营密度,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单株材积就越高,不仅采伐强度符合技术规定,而且能获得理想的间伐利用木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3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2980株林木胸径与冠幅直径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建立落叶松人工林胸径与冠幅直径直线相关关系式为y=0.732 0.148x.求得各径阶林木密度.编制6~17cm径阶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用固定标准地资料验证.结果表明,伐后保留密度越接近经营密度,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单株材积就越高.不仅采伐强度符合技术规定,而且能获得理想的间伐利用木材。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区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经营密度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函数建立太行山区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平均胸径与平均冠幅间的回归模型;确定修正指数函数式为郁闭度与树冠重叠度间的最佳回归模型;并由此探讨了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的理论密度、最大密度和郁闭度为0.6~0.9时的适宜经营密度指标。首次编制完成太行山区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经营密度表,为该区域的抚育间伐作业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戴继光 《甘肃林业科技》1992,14(2):51-51,47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经营密度,多用冠幅与胸径的相关关系确定。我们从1973年开始就试图用固定标准地复查实测的方法研究人工林的经营密度,并与用冠幅与胸径的相关关系编制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承德地区林业  相似文献   

8.
为了逐步提高我区油松人工林的经营水平,开展定量间伐,我们根据林分内立木密度与胸径、树高、材积(蓄积)生长量及树冠面积的相互关系,以立木胸径和树冠面积为基础,编制了我区油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管理表。一、基础数据的调查整理 1979年秋,我们以地区调查队和林场技术员为骨干,组成150人的调查队伍,共测设标准地87块,伐取标准木49株,标准地为正方形,面积0.5亩。标准地的测设采用罗盘仪定向,测绳丈量,闭合差不超过总边长的1/200。在样地内逐株实测胸径、树高、  相似文献   

9.
合理确定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间隔期,对经营好森林,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作用很大。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后,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时间的变化,林分郁闭度需要恢复的时间,自然稀疏率和离散度的逐渐增大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间隔时间为5~7年为宜。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豫西日本落叶松人工标准地为材料,用多元回归方法,求解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各地位指数级的郁闭度、密度株数级与林分平均直径的关系。该关系将为森林抚育间伐,林分直径生长量预测、预报.确定林分工艺成熟以及森林调查设计等,提供理论依据及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营造白桦人工林最佳初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幅与胸径呈正相关,初植密度直接影响到郁闭的早晚和郁闭时冠幅的大小,找出白桦经济成熟时的胸径与冠幅之间的相关关系,推断最佳初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
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including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different Ginkgo explants in vitro culture were studied by cytological observation.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wo complete cotyledons and a embryo bud were observed in mature embryos and several secretory acavitives appeared in maturation region of embryo buds,hypocotyls,cotyledons and radicles after culturing 20 days;two incomplete cotyledons and a embryo bud primordia were found in large cotyledon embryos.The proembryo of two cells,four cells, multi-cellular,and globular embroy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callus of the small cotyledon embryos.2)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otyledon explants started from epidermal cells,and gradually formed meristematic cell mass in the cortical cells,and eventually adventitious buds were observed.3) The adventitious roots of Ginkgo originated in the cells at the cross of vascular cambium and vascular rays. 4) The type of rooting belongs to induction type by root primordium.The formed adventitious roots were observed after 20 days.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林龄日本落叶松与华北落叶松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和材积生长方面,对4a生、8a生、10a生、25a生和38a生的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生日本落叶松生长优于华北落叶松,整体上日本落叶松也优于华北落叶松,并且其高生长、胸径生长和材积生长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日本、长白)经营技术措施图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落叶松(日本、长白)各年龄阶段与林分密度、直径、树高、优势高、林分蓄积、生物量的相关性,得到各项因子经验式,依据经验式,编制了经营技术措施图。  相似文献   

15.
Dong  Leiming  Xie  Yunhui  Sun  Xiaomei 《New Forests》2020,51(2):261-271
New Forests - Genetic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for tree height (H),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nd volume from a progeny trial conducted in Japanese larch (Larix kaempferi) in Liaoning,...  相似文献   

16.
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利用6 a生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数据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的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分析.根据日本落叶松生长早一晚相关性,以6 a生时的胸径作为选择指标依据,对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开展了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日本引种的原生种源213个家系之间差异极显著,日本天然林产家系、日本各林业试验场种子园产家系和中国产混...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连江县境内不同造林密度6年生的湿地松人工林的调查数据,采用数学方法对树高、胸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密度(1352、1605、1890和2500株/hm2)对6年生湿地松树高生长影响不明显,但胸径的差异性显著,且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呈递减趋势。同时,对冠幅、生物量和生长曲线的比较分析结果也说明:福建省引种湿地松宜适当稀植。最后,通过胸径和冠幅线性关系的回归分析,计算出湿地松各径级林分的保留株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育大径材林木,对塞罕坝地区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密度不同,林木的径级组成、分化程度也不同。密度越大,径级数越多,林木分化指数越大。  相似文献   

19.
龙山县于2000年春开始生产性引种日本落叶松,在湘西高湿低温的中山区率先大面积栽培,引种结果表明:7.5年生(含苗龄2 a)林分平均树高4.39 m,平均胸径4.58 cm,树高年均生长量0.58 m,胸径年均生长量0.61 cm,生长量与湖北建始县接近,达到国内一类生产水平;龙山县是日本落叶松的适生区;日本落叶松喜冷凉气候,抗雨淞能力特强,适宜在海拔900 m以上的中山区栽培;日本落叶松耐水湿性弱,不能在低洼、积水地及排水不良的平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