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更是热点话题。本文作者结合省内部分高校的现实情况,阐述了图书馆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实行信息素养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高校馆馆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为农村生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开辟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它不断改变着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从而对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该立足新媒体的特点和新媒体时代对读者的信息素养要求,调整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建立科学有效地考核机制,使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师队伍培训、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方式和信息环境等方面的筹划,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和手段,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环境改变了大学生信息行为方式,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媒介信息素养要求。高校图书馆需通过创新服务完成功能转型,成为知识信息传播媒介和大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基地。文章分析了MIL教育与信息服务有效融合的必要性,提出通过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和素养教育的全媒体化,实现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5.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学生的信息行为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图书馆应该肩负起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任。高校图书馆应该立足本馆资源、先进的理念及优秀的人才,与时俱进的促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素养教育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必备课程。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IC)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探讨运用信息共享空间理论(IC)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姚世言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2):169-171,176
在概述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与演变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分析了文献检索课与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优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开设文献检索课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举措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信息素养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就信息应用方面的综合表现,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为例,从大学生教育、教师教学和科研发展等需求多样性出发,开展多元化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形成了“课程整合教学—资源系列讲座—学科化服务—营造书香校园”的多层级、系统化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结果/结论]建立一支学科知识齐全的信息素养专职师资队伍,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新模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图书馆交流与协作,引领高校师生信息素养教育沿着正确道路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型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系统化集成化、新颖性时效性、自助性交互性、信息素养教育常规化等发展趋势,从引进资源、整合资源、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优化专业人员、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型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开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广西大学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上,探索在数字时代里,高校图书馆进一步拓展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