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多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法,对2013—2014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18-3平均折合产量1 855.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4.10%,含油率40.42%,综合性状优良,可大面积推广种植。2004M1-15-1-1-1平均折合产量1 830.1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50%,含油率40.43%,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好。2000-16平均折合产量1 796.1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0.41%,含油率39.60%,丰产性、适应性好,稳定性居中。3个材料可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2.
胡麻新品种定亚2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亚22"(原系号定18-89T3,简称定新18)是定西市旱农中心油料试验站从"定亚18"中的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旱、抗枯萎病能力较原品种明显增强,单株成茎力强,田间长相整齐,在2000-2002年国家华北、西北胡麻联合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990.00~2 852.55 kg/hm2,比对照陇亚8号平均增产4.5%,尤其在甘肃、宁夏表现更佳,平均产量1 900.0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产9.4%,居参试品种首位.  相似文献   

3.
晋亚14号的母本是定西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丰产抗病品系9143,父本是从国外引入的CAN200101,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 2015-2016 年全国胡麻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中,晋亚14号平均折合产量为1 766.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 8.68%。2017年参加全国胡麻品种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1 503.3 kg/hm2,较对照陇亚10号增产1.89%;2018-2019年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2019年转基因检测。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晋亚14号含油率42.08%,亚麻酸含量48.2%,是一个丰产性好、含油率高、综合性状优良的胡麻新品种,适宜在山西、内蒙乌盟、河北、甘肃及新疆胡麻产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4.
胡麻两系杂交种陇亚杂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陇亚杂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在2013—2014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 773.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506.75kg/hm2)增产8.9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陇亚杂4号为油用型品种,株高59.4 cm,单株果数25.5个,果粒数7.5粒,千粒重8.0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106 d。适宜在甘肃兰州、定西、白银、张掖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胡麻新品系 91- 197- 8是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原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 )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 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丰产性好 ,在 1999- 2 0 0 1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 1316 .95kg/ hm2 ,较对照品种陇亚 8号增产 11.6 7% ,总评居第 1位 ;在 2 0 0 0 - 2 0 0 2年全国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172 9.80 kg/ hm2 ,较对照陇亚 8号增产 6 .2 9% ,总评居第 1位。该品系高抗枯萎病 ,籽粒含粗脂肪 38.4 8%、棕榈酸7.34%、硬脂酸 2 .6 1%、油酸 2 2 .70 %、亚油酸 14 .35 %、亚麻酸 5 2 .98%。适宜在甘肃兰州、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张掖、玉门市以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河北张家口、山西雁北等水旱地和二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点总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7个品种(系)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8010-24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388.89 kg/hm2,较对照增产16.53%;其次是3213,折合平均产量2 37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5.72%;承9835居第3位,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张98-7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汾豆93号折合平均产量2 3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3.28%;国安3号折合平均产量2 26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0.57%;陇黄2号折合平均产量2 2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8.40%。以上7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7.
谷子新品种陇谷1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子新品种陇谷16号是以陇谷4号为母本、晋谷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2015—2016年的甘肃省谷子品种多点试验中,陇谷16号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855.9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谷11号增产6.66%.在2017年的甘肃省谷子品种生产试验中,陇谷16号平均折合产量为4072.91 kg...  相似文献   

8.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冬油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冬油1号是以"82-2-1"为母本,"74-1"为父本杂交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冬油菜新品种.在2007-2009年甘肃省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195.6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和天油2号平均增产7.98%;在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605.6 kg/hm2,较对照...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2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利用携带Ta1雄性不育基因的73-3/墨它为基础材料,通过多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2000-2001年定西市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 247.50 kg/hm2,比对照品种定丰6号增产14.5%,2003-2004年甘肃省春小麦水地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5 472.75 kg/hm2,与对照品种陇春23平产.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908.0 0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6.5%.抗条锈,抗倒伏.籽粒含粗蛋白13.76%、湿面筋30.8%,属中筋优质小麦.适宜在甘肃省安定、陇西、临洮、渭源、临夏等县(区)及宁夏西吉、隆德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品种比较、全省多点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的结果表明,陇谷8号较对照品种陇谷5号穗重增加1.57g、穗粒重增加1.89g、出谷率提高9.62个百分点、生育期提早1d,在3a15点的全省多点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为3570.3kg/hm^2,较对照陇谷5号增产17.32%,陇谷8号是适宜我省推广应用的早熟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玉米品种性状表现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宜定兴县种植的玉米品种,在河北省定兴县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7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性状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单28’叶片光合速率最高,综合性状好,单产达10321.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74025株/hm2,穗粒数395粒,千粒重353.0 g。参试品种中‘京单28’和‘郑单958’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5个品种。‘京单28’和‘郑单958’适宜定兴县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玉米高产栽培,对提高单产增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K6382 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食用向日葵SK6382为甘肃省酒泉市安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AD904R为父本,96A2为母本,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向日葵新品种。2012—2013年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中,SK6382折合平均产量3 867.0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2.71%。生育期105-109 d,株高155-171 cm,茎粗2.85 cm,平均叶片数29.8片,花盘直径平均20.4cm,结实率79.4%,百粒重14.89 g,出仁率50.1%。适宜在甘肃省沿黄灌区、陇东河谷灌区、河西灌区等有效积温2 500℃以上,或河东海拔1 800 m以下山塬、旱地年降水量在450 mm以上或有补灌条件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甘肃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对甘肃省各市(州)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庆阳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张掖市、天水市油菜生产优势强;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胡麻种植面积和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武威市、金昌市、天水市、庆阳市向日葵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从单位面积产量来看,河西5市油料作物单产普遍高于其它油料作物主产区。同时提出了合理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张家口坝上地区覆膜栽培条件下油用亚麻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2因素(亚麻品种、种植密度)3水平(品种为坝选三号、陇亚杂1号和陇亚10号,行距为24、20和16 cm)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全膜穴播种植(8粒/穴,穴距30 cm),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倒伏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除陇亚杂1号行距24 cm与16 cm处理的株高、坝选三号行距24 cm与16 cm处理的千粒重差异较大外,不同密度处理的其他主要经济性状以及生育期和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坝选三号、陇亚杂1号和陇亚10号分别在种植行距为20 cm、24 cm和16 cm时产量最高,分别达到了2 146.65 kg/hm^2、1 953.30 kg/hm^2和1 650.00 kg/hm^2;但倒伏率均以行距24 cm处理最高,行距20 cm处理倒伏率均较低。综合分析密度对油用亚麻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倒伏率的影响,认为坝上地区覆膜条件下种植油用亚麻时以行距2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两个胡麻杂交种生产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景泰县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育成的国内外首批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2号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陇亚杂1号产量为3112.5 kg/hm2,较对照陇亚8号增产17.45%;陇亚杂2号产量为3375.0 kg/hm2.较对照增产27.36%.两个品种在成株数、单株产量、千粒重及单株果数上优势明显.在抗...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春27号是以8858-2为母本,陇春8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折合平均产量2 871.3 kg/hm2,较对照增产13.14%。籽粒含粗蛋白17.07%,湿面筋33.5%,沉降值38.0 mL,千粒重36.30~41.73 g。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株型好,穗大整齐,抗逆性强,综合性状突出。  相似文献   

17.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冬油菜新品种天油5号(系谱号986—2-1)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系“St40—1”为母本、引进的双低白菜型春油菜品种“网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3—2005年区试中,平均产量2668.70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1号增产13.81%,最高单产达2475.00kg/hm^2。该品系表现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含油量41.12%、芥酸29.78%、硫甙93.0μmol/g。适宜在甘肃省东部和中部海拔2000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酒春6号是以自育品系酒96159为母本,酒906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2010-2011年在甘肃省(西片)水地组春小麦区域试验中,适宜区2 a 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为7689.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5.7%。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4.2 g/kg,容重802 g/L,角质率90%,湿面筋295.6 g/kg(以14%水分计),沉淀值32.2 mL。适宜酒泉、武威、张掖市等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9.
金凯1号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自交系K12为母本,以自育自交系J398为父本配制的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区试中,2006、2007年折合平均产量分别为12589.5、12970.5kg/hm^2,较对照品种酒试20号分别增产4.7%、1.7%。该品种高抗红叶病,中抗玉米矮花叶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籽粒合粗蛋白9.81%、赖氨酸0.32%、灰分1.21%、粗脂肪3.50%、淀粉76.81%、水分11.00%、容重703.8g/L。适宜≥10℃的有效积温在2650℃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