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犊牛消化功能的发育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犊牛出生后,从出生到断奶采食干饲料,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巨大的生理和代谢变化,消化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也很迅速。本文对犊牛出生后消化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八点黑獭兔肺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取胚胎20天、26天、29天、出生后1天、15天、30天、60天、90天以及12月龄獭兔肺组织,做石蜡切片,观察总结肺发育情况。结果:獭兔胚胎20天肺组织出现终蕾结构,胚胎26~29天肺组织中的管样结构、囊胚结构明显增多,出生后1天,肺切片可见大量的网状肺泡和毛细血管,出生后30天,肺逐渐发育完善,支气管分支明显,形成结构完整的血-气屏障,出生后60天、90天、12月龄较出生后30天肺未见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八点黑獭兔出生后30天肺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3.
邹祺 《广东饲料》2012,(11):40-41
出生体重是反映胎儿在宫内发育和营养状况,反映胎儿生存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出生体重主要受非遗传因素影响,包括妊娠时间和胎儿在宫内的发育(RobertDF,1986)。在胎儿生长发育的时期,一旦遇到对生长发育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胞分裂速度即可放慢,使出生体重受到影响,发生低出生体重儿(赵仲堂,2000)。  相似文献   

4.
犊牛出生后的生长和发育不仅取决于遗传性状,而且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研究了胚胎期胎儿发育对犊牛生长和免疫生物学状况特性的影响。Е.Г.Подобой(1972)提出,出生时犊牛脐带截面  相似文献   

5.
不同出生季节对犊牛体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出生季节犊牛的体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秋季出生的犊牛在哺乳阶段体高显著高于夏季出生的犊牛(P〈0.05),体斜长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胸围也显著高于春冬季节(P〈0.05);夏季出生的犊牛断奶阶段体斜长高于冬春季节出生的犊牛(P〈0.05)。总之,出生季节对哺乳期犊牛体尺发育影响较大,而对断奶期犊牛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出生后的第1周对仔猪发育出健壮的肠绒膜以及确保肠道健康极其重要。从出生后的第2天开始给仔猪的肠细胞饲喂创新型等渗蛋白溶液能促进肠道绒毛的发育,随后能够刺激仔猪的采食,这种有益作用能一直持续到生猪的出栏屠宰。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力克斯兔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规律。取胚胎20、26、29 d和出生后1、15、30、60 d及90 d的力克斯兔的皮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胚胎20 d26 d,是力克斯兔的皮肤表皮和真皮发育形成时期,其衍生物毛囊原基出现并发育形成初级毛囊;29 d时次级毛囊出现,皮肤的结构基本完整;仔兔出生后皮肤发育基本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变厚其结构无明显的变化。试验表明,力克斯兔的皮肤结构从胚胎20 d到出生后这段期间处于剧烈的分化状态,皮肤内的大部分结构都是这一时期分化形成的,出生后的皮肤结构已基本完整。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 mRNA在小鼠出生后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本试验以16组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昆明种健康小鼠的睾丸组织为材料,经Real-time PCR检测小鼠出生后睾丸中Shp2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Shp2基因mRNA在小鼠出生后睾丸发育过程中连续表达,且第20~31天出现明显波动,20 d时Shp2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然后下降(P<0.01),在31 d再次极显著增加(P<0.01),31 d后,Shp2的表达量又逐渐恢复平稳(P>0.05)。上述结果表明,Shp2基因的连续性表达及在特定发育阶段表达量的明显波动,预示着Shp2参与小鼠出生后睾丸发育的全过程,但具体作用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疆畜牧业》2011,(8):39-39
乳是哺乳动物出生后赖以生存发育的唯一食物,它含有适合其幼子发育所必须的全部营养素。牛奶中含有的磷,对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牛奶中含有维生素B2,有助于视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疆畜牧业》2011,(10):52-52
乳是哺乳动物出生后赖以生存发育的唯一食物,它含有适合其幼子发育所必须的全部营养元素。 牛奶中含有的磷,对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牛奶中含有维生素B2,有助于视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水貂皮肤毛囊发育的变化规律,本试验采集0~6周龄初生的美国短毛黑公水貂的背中部皮肤样品,用HE染色法制备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皮肤毛囊结构及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水貂的皮肤在出生前就已经基本发育完成,初级毛囊、次级毛囊的毛干具有髓质;水貂出生时可见初级毛囊而无次级毛囊,初级毛囊的密度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加,于4周龄后降低,初级毛囊在水貂4周龄后不再发育或很少发育, 4周龄时可见次级毛囊,次级毛囊随水貂体表的增长毛密度增加,且在水貂出生后大量发育。水貂6周龄时S/P值为2.95±0.23,次级毛囊仍将大量发育。水貂背中部表皮呈先增厚后变薄的变化,真皮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厚;初级毛囊、次级毛囊随周龄的增加而加深。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育过程,进而为解析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试验采用组织学和显微观测的方法,分析敖汉细毛羊胎龄为第90,120天的胎儿,及出生后1天和1个月时的羔羊体侧部皮肤的组织学特性。结果表明:在胎龄90天时,体侧的初级毛囊可见次级毛囊毛芽;胎龄120天时,部分毛囊发生角质化,初级毛囊周围可见成对的皮脂腺及之间的汗腺导管和竖毛肌;出生后1天时和出生1个月时,大部分毛囊都已形成角质化毛干,皮脂腺、汗腺、竖毛肌等进一步发育成熟。与胎龄120天时相比,出生后1个月时的毛囊纤维直径显著增大(P0.05)。出生后1个月和出生后1天时次级毛囊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在猕猴的发育规律研究中正常新生仔猴发育指标的建立有一定难度。因为目前猕猴的饲养方式在我国仍以大笼饲养和群养为主,猕猴的交配随机性大,很难准确判断孕期,仔猴出生后又被母猴紧紧抱在怀中,因此仔猴出生时的发育指标较难观察记录下来,目前国内未见报告。鉴于上述情况,实验中心经过多年努力观察,记录了人工单笼饲养、定时交配、孕期B超检查正常、孕期在153~182d正常范围内的28只雌猴所产初生仔猴的多项身体发育指  相似文献   

14.
脐疝是幼畜常发,各种家畜均可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出生时,或者出生数天或数周.发生原因是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脐部化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  相似文献   

15.
1尽早断奶 羔羊瘤胃发育可分为初生至3周龄的无反刍阶段,3-8周龄的过渡阶段和8周龄以后的反刍阶段。羔羊出生时,瘤胃是非常小,并且不具备发育完全的瘤胃所应具备的功能。而出生时皱胃发育很好,其与瘤胃一样大或者更大一些。反刍动物成熟后,瘤胃有皱胃的十倍大。3周龄内羔羊以母乳为主,其消化是由皱胃承担,消化规律与单胃动物相似。  相似文献   

16.
从出生到断奶的小兔称为仔兔.仔兔由于发育尚未成熟,功能尚未完善,不能适应出生后新的环境,抗病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差,导致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1母猪的性发育与繁殖生理 1.1生殖器官发育 1.1.1卵巢发育 主要在胚胎期进行,从胚胎的50 d正式开始到出生后1月龄左右(断奶).这样的卵母细胞和原始卵泡细胞发育是不需要类固醇激素的激活的. 1.1.2卵泡、子宫、生殖道发育 主要在出生后70- 140日龄,这时需要雌激素激活. 1.2繁殖生理过程的激素调控 1.2.1发情 当卵巢大量卵泡发育成熟时,这些卵泡的雌二醇分泌增加,延长了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激素的释放,GnRH促进卵巢促黄体素的分泌;在此过程中,雌二醇同时促进发情行为和生殖器官形态改变,即有了发情的外观特征,以静立反射为发情是否开始的识别.  相似文献   

18.
我们提出的目的是研究仔猪骨骼的发育与仔猪初生活重的相互联系。为此,选择了在年龄、胎次和产仔数方面相似,并用同一品种公猪交配的4头大白品种母猪做试验。用通行的方法对8头仔猪在出生时和在4月龄期内从出生算起每满一个月进行发育监测。按照的方法(1967)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出生后不同时期的兔淋巴球囊及盲肠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发现兔淋巴球囊及盲肠在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完善。特别是淋巴球囊,在断奶进食后,受食物及外界抗原的刺激,生长发育显著。再次证实兔淋巴球囊是外周免疫器官,主要行使体液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其中,圆小囊部是由回肠演化发育而来,盾形淋巴团是由盲肠演化发育而来。  相似文献   

20.
<正>役用公牛去势一般在1~2岁进行较为适宜。肥育牛则在出生后3~6个月左右去势。公羊的去势在出生后4~6周龄,也有在成年时去势的。1麻醉与保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