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品质及根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2年生紫花苜蓿阿尔贡奎因(MedicagosativaL .Algonquin)为试材,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进行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品质及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草产量以3次刈割最高,粗蛋白质产量以 4次刈割最高,营养品质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提高;根干重以3次刈割最高、5次刈割最低,根中粗蛋白质和总糖的含量均以5次刈割最低。综合考虑 ,试验地区在水浇地条件种植紫花苜蓿以1年刈割3~4次为宜  相似文献   

2.
栽培技术对健宝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健宝播期、密度、施肥、灌水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健宝夏播亦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是等雨晚播和麦后复种较理想的饲料作物;春播健宝的适宜栽培密度为2.0×105株/hm2;追施尿素75kg/hm2草产量及施肥效率均较高;4次灌水较雨养条件下一次性刈割鲜草产量增加53.3%,二次刈割鲜草产量增加66.9%,健宝宜在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高产栽培措施及刈割时期对健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相同时,不同磷肥处理间植株粗蛋白质含量差异整体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处理叶片和茎中粗蛋白质含量随着刈割时期的推后变化不大,无明显规律。氮肥施用量相同时,不同磷肥处理间健宝全株中粗脂肪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氮肥施用量相同时,健宝全株、叶片及茎中粗纤维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照由于长势不好,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由刈割时期来看,各处理后两次刈割叶片中的粗纤维含量整体较前两次粗纤维含量高。  相似文献   

4.
高丹草新品种在河北平原农区的引进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河北平原农区,通过对国内外11个高丹草新品种的产草量、粗蛋白产量、物候期、分蘖力、再生性、株高等性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青饲、青贮饲喂牛为目的,表现最好的品种为健宝,不仅产草量高、粗蛋白产量、分蘖能力、再生性、长势均较好。其次为晋草1号、瑞奥3号。高丹草在河北平原农区春播、夏播均可,春播可刈割三次,夏播可刈割二次。  相似文献   

5.
石凤翎  李海贤  珠兰 《种子》2005,24(3):3-5
对不同生长年限及生长第4年早熟、常熟、晚熟、刈割后二茬收种的蒙农红豆草种子进行产量构成因子、种子产量及品质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呼和浩特市地区6月30日前成熟(早熟)的蒙农红豆草种子产量与品质最佳;在花蕾期刈割收草,二茬收种也是一种较好的利用方式,虽然种子产量稍低,但种子品质与早熟种子相当.关健词蒙农红豆草种子产量种子品质采种期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大麦、小麦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差异,明确适宜刈割次数,以具代表性的2个饲用大麦(95033、盐丰1号)与2个小麦(扬麦18、1331)品种(系)为材料,设置不同刈割次数(1、2、3次),比较不同大麦、小麦品种(系)饲草产量与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大麦饲草产量高于小麦,其中盐丰1号鲜重、干重最高,分别为5.68、1.37kg/m~2;1次刈割的饲草产量最高,鲜重、干重分别为5.49、1.52kg/m~2,显著高于2、3次刈割。除粗蛋白、钙含量变化因品种(系)而异,其他饲草品质指标在品种(系)间无明显差异。扬麦18的粗蛋白含量最高(29.23%),95033的钙含量最高(1.13%);大麦粗蛋白产量高于小麦,1次刈割高于2、3次刈割。不同茬次饲草品质存在差异,再生茬饲草的粗蛋白、粗灰分、钙含量显著下降,磷含量以2茬次饲草最高,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上升,说明多次刈割后饲草品质下降。结果显示,大麦饲草产量及粗蛋白产量均高于小麦,更适宜用作饲草,以乳熟末期1次刈割最佳。  相似文献   

7.
不同刈割周期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刈割周期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 Reyan No.11)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90d刈割周期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达3897 kg/hm2;间隔75d刈割周期鲜草产量最高(135.8t/hm2);间隔120d刈割周期干草产量最高(38.6t/hm2);间隔120d刈割周期株高生长动态和分蘖数均高于其它处理;在品质方面,间隔90d刈割周期黑籽雀稗品质最好,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3.13%),粗纤维含量最低(25.79%)  相似文献   

8.
刈割时期对不同类型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8个不同类型牧草品种在呼和浩特地区不同刈割期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的最佳刈割期是初花期,其鲜、干草产量最高;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期是盛花期. 8个牧草品种在盛花期刈割鲜草年产量显著高于现蕾期.苜蓿品种年鲜、干草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明显高于禾本科牧草.粗蛋白年产量,苜蓿以现蕾期刈割最高,禾本科牧草盛花期刈割最高.粗脂肪年产量,苜蓿以例花期刈割最高,禾本科牧草则以盛花期刈割时较高.同期相比,苜蓿的蛋白和脂肪产量均高于禾本科牧草.综合产量和品质表现认为,紫花苜蓿FGC-301、FGE-201及无芒雀麦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刈割次数对林下黑麦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种草养禽是一种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为了优化林下牧草的刈割方式,获得较高产量的优质牧草。以林下黑麦草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刈割次数处理(1、2、3、4、5次),比较不同刈割次数对其生长性状、干物质累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4次处理,林下黑麦草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86.53 t/hm~2和11.83 t/hm~2,刈割5次处理,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下降10.27%和7.79%。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林下黑麦草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等营养成分含量有上升趋势,粗纤维含量有下降趋势。另外,各处理以第2茬和第3茬黑麦草干草产量和品质较高。与非林下黑麦草比较,林下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稍有下降。本试验条件下,林下黑麦草刈割4次可兼顾高产与优质,并且适当延长第2茬和第3茬生长时间,有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川东北地区种植的饲用油菜新品种,以6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刈割时期的生物产量、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及油菜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并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初花期进行第1次刈割,各品系具较好再生性,整个生长季可实现2次刈割,刈割间隔为 35~37 天;2 次刈割时鲜草产量分别为 43.24~50.89、13.94~20.03 t/hm2,年鲜草产量为 57.40~70.46 t/hm2,年干草产量为 6.11~7.28 t/hm2,其中,‘中绵油 783’鲜草产量最高,为 70.46 t/hm2,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2)初次刈割时各品系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南油 714’株高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达 162.11 cm;‘中绵油 783’叶片数最多,为 19.11 片;‘南油 658’茎叶比最低,为 0.91。(3)第1次刈割时‘南油12’粗蛋白含量为15.64%,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  相似文献   

11.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留茬30 cm处理的总鲜草产量为14.1 kg·m-2,总干草产量为1.90 kg·m-2,显著高于留茬20 cm和留茬10 cm处理;其粗蛋白(CP)和粗纤维(CF)含量较高,粗灰分(CA)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较低。株高130 cm时刈割与对照处理(株高95 cm)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CP、NFE含量较低,CA和CF含量较高;株高60 cm刈割处理的CP、NFE含量高,CA和CF含量低,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综合分析5项饲用营养成分和总能量(GE)产量,留茬高度30 cm、株高95 cm时刈割可实现墨西哥玉米生产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穗粒数、百粒质量、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根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关系,说明在玉米群体产量、营养品质改良的过程中,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出籽率、百粒质量较高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玉米群体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的选择,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在临沂地区最佳种植密度,设置了4个密度梯度(60 000、75 000、90 000、105 000株/hm 2),研究种植密度对专用型青贮玉米雅玉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登海605饲用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鲜草、干草产量影响显著,密度增加,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密度75 000株/hm 2时均获得最高鲜草、干草产量。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子粒产量、粗蛋白产量、粗脂肪产量、可消化干物质、相对饲喂价值、无氮浸出物含量和总能量影响显著,密度增加,雅玉8号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相对饲喂价值和无氮浸出物含量下降,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子粒产量、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总能量先增加后减少,在密度75 000株/hm 2均获得最高子粒、粗蛋白、粗脂肪产量。从饲料总能量来说,专用型青贮玉米雅玉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登海605在山东临沂地区饲用的最佳种植密度均为75 000株/hm 2。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综合评价了2003年国家饲草高粱杂交种区域试验材料。结果表明,6个饲草高粱杂交种中,其中晋草1号、健宝两个品种以每公顷产量、丰产素质为主,包括抗病性、抗倒性、株高在内的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皖草2号,达到优良的评价标准,其综合指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7.51%和15.95%。辽草1号、苏波丹综合性状比对照稍有减产,但减产幅度不大;综合评价为较好或一般,润宝1号、润宝2号比对照减产幅度很大,综合评价为较差。模糊数学评判方法,客观的反映了品种的综合特性,克服了仅用产量指标评价品种优劣的不足,对新品种的审定、推广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健宝(Jumbo)生长及营养成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健宝是近年来引入我国适于农田种植的新型牧草。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种植株高可达350cm-360cm,株高增长速率最大达5.50cm/d,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值为5.3g/d,最大LAI达14.72,LAI>5的持续日数长达90d之多。粗蛋白质含量与株高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0.9894),粗蛋白质含量(%)与株高(cm)线性回归方程为:y=21.9853-0.0543x;粗纤维含量与株高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0.9765),粗纤维含量(%)与株高(cm)线性回归方程为:y=16.1915+0.0404x。生长季内干草产量持续增加 ,鲜草产量及粗蛋白质产量后期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利用云南省怒江州地方花魔芋资源,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下土地优势,使怒江贫困山区农业提质增效,以云南较早规范化栽培的楚雄市和永胜县地方花魔芋资源为对照,对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的内在品质及产量增产效率进行测定分析试和验观察。结果表明,怒江花魔芋的矿质元素、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材料(楚雄花魔芋),但葡甘露聚糖含量(11.30%)比对照材料高0.42个百分点。由于受干旱影响,怒江花魔芋试验材料的生育期为160.68天,产量增产效率为33.70%,比对照材料(永胜花魔芋)生育期长0.84天,产量增产效率高5.16个百分点。经核桃林下种植测产,怒江花魔芋产量20556.6 kg/hm2,比永胜花魔芋产量高出3616.8kg/hm2。试验结果显示,怒江地方花魔芋是一种优良的魔芋资源,可以在怒江大面积开发应用,发展林下魔芋产业。  相似文献   

17.
Within boreal grasslands, little information exists on the effects of initial defoliation dat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n accumulated herbage yield and qualit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initial defoliation in May, June or July, at heights of 5, 10 or 15 cm, and repeated at 2‐, 4‐ or 6‐week intervals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Harvested material was combined with year‐end residual biomass, and examined for herbage removed, crude protein (CP), crude protein yield (CPY)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re (NDF). Compared to single defoliated check plots, total, grass and forb dry matter (DM) yields were lower under repeated defoliation by 25, 38 and 17 %, respectively. The majority of total herbage produced was harvested in the spring clipping. Total, grass and forb DM yields peaked under moderate (10 cm) clipping. Total DM and grass biomass were maximized with long (6 week) recovery periods. In contrast, forb biomass was greatest with May defoliation followed by a 4‐week interval. While maximum grass CPY was found under 10‐cm defoliation, forb CPY peaked with early and moderate to intensive defolia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ason‐long herbage biomass, along with CPY, can be maximized in boreal grasslands through controlled defol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