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试验,采集数据,对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棉田的影响范围为10~12m;在棉花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棉田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东、西、南、北4个方向林带对棉花产量都有明显影响,减产幅度在28.0%~68.2%,减产幅度最大的为南侧林带。提出了胁地解决对策:(1)解决农田防护林灌溉问题;(2)开挖断根沟;(3)机械深翻;(4)胁地范围内适宜作物搭配。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典型农田防护林建设为依托,在总结内蒙古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并结合现在的林业生产实际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内蒙古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减少胁地的途径,采伐更新措施以及农田防护林效益评价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等,提出了内蒙古可同类型区农田防护林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营造农田林网,能促进粮、棉、油稳产高产。但由于树冠遮荫闭光及部分树根伸入农田而胁地。林网胁地一般胁秋不胁夏,胁阴不胁阳,胁干不胁湿,胁瘦不胁肥,胁大不胁小,栽高不胁低,栽低不胁高。胁与不胁是相对的,既没有一点不影响,也不是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林带附近的庄稼长势不好,产量较低。其原因,是由于林带胁地和遮荫造成的。人们还发现,在林带的北侧和东侧较为严重,林带的南侧和西侧为之次要。总结出林带胁地和遮荫的规律是:“遮北不遮南,遮东不遮西。  相似文献   

5.
安徽地跨南北,补票东带西,是中国东、西、南、北的接合部,全国七大不系中的长江、淮河横贯其中,新安江雄踞皖南.  相似文献   

6.
在淮北平原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时,群众对林带树冠的遮荫和地下根系争水,争肥造成林缘附近的农田生长不良而显著减产,即“林带胁地”现象,不能够充分认识,心存疑虑。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可减轻林带胁地。  相似文献   

7.
农田防护林在具有良好的护田增产作用的同时,也对林缘附近的农作物或果树产生胁地影响。研究防护林带胁地原因及胁地范围,并提出解决对策,对农田防护林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观测点,采集数据,对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香梨的影响范围为10~12.5 m;在未断根香梨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香梨林分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在12.5 m范围内,断根土壤含水率高于未断根。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8.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农田防护林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2000年起,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农田防护林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扩大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1979年起,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农田防护林林带胁地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周围小气候、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其胁地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以致成为营造农田防护林的障碍。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扩大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带胁地原因的调查 (l)调查地点及内容 1999年,在商都县西井子乡黑沙土村的南北走向4~6行杨树林带、五顶房的东西走向2~4行杨树林带,进行了树木根系与树冠投影对农作物影响的调查。调查地林带的株行距分别为1米 ×1. 5米和 2米 …  相似文献   

11.
农田防护林带胁地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质彬  张昆  匡正 《林业科技》2006,31(2):18-18,50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近年来,由于国家调整土地及一系列富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林争地矛盾尤显突出,农田防护林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扩大营造农田  相似文献   

12.
白蜡虫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蜡虫在寄主上的分布与方向和寄主枝条的位置有关,不同虫基分布特征不同,在定叶期,白蜡早咎群方位上差异不太大,但雌雄虫在方位分布上有明显差异。种群数量分布依次为东(28.05%),南(26.55%),西(25.06%),北(20.34%),雌虫依次为东(32.16%),南927.36%),北(20.34%),西(18.65%);雄虫依次为西(30.76%),南(25.84%),东(24.29%),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以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持续发挥为目标,确立了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最适林带结构,筛选出适于该地区更新的针、阔叶树种,更新年龄、更新方式方法,为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田防护林营造概况及其经济效益的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介绍建国以来农田防护林营造概况及其成就,然后扼要叙述了各地农田防护林的主要类型。文中重点阐述了我国农田防护林的营造经验,分别对规划设计,造林技术,抚育间伐,更新和胁地问题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就我国农田防护林的特点,评述其效益。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西、北、东三面濒临黄海,防护林建设对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环翠区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退化防护林现状及退化原因,进而提出了退化防护林改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椿翔 《防护林科技》1996,(3):33-33,52
胁地负效应及其对策高椿翔(河北省大城县农林局302950)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展出现滞后现象,老林带不断减少,新林带又发展不起来,由于防护林不断减少,加重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出现了农、林发展不协调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林...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的作用是保护农田、改善农田小气候、降低风速、调节气温和湿度、改良土壤、净化空气及水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大量木材和林副产品。但农田防护林也存在胁地等负面影响,因此在农田防护林的营造中,一定要贯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因害设防”的原则,通过“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田防护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农田防护林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所谓胁地,就是指在靠近林缘的一定范围内的农田上,由于地上部分树冠遮荫蔽光,地下部分树根伸入农田与作物夺水肥,致使农作物植株低矮,表现不同程度的晚熟,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网胁地的范围和对作物影响的程度,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阜新市营造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中涉及的林带走向、造林密度、林带胁地等技术问题的分析,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阜新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的技术要点和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