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内生机制为视角,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作用;探讨了三种资本对社会融合的协同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以及对这三种资本的协同开发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会提供一个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未来30多年的时间将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将成为城镇化实现的关键环节。从社会资本的视角下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探索了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所形成的障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新型次级社会资本、完善组织型社会资本的利益代表功能及强化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保障功能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农民工融入城市时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资本的缺失,是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积累文化资本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刚  刘彬彬  陆迁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185-189
新生代农民工能否健康快速地融入城市,已成为影响中国城镇化和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的实地调查,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有显著影响,而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范畴。因此,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还必须提高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提升融入城市生活的野软实力冶。  相似文献   

5.
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本稀缺的农民工,职业地位在经过多次的职业流动后仍处于较低境遇,其重要原因是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匮乏,文化资本影响着农民工职业预期、职业竞争力,农民工要提升其职业地位必须突破其文化资本积累的瓶颈,这不仅取决于农民工个人努力程度,也依赖于社会为其所创设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有效培育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资本因互联网的嵌入已分化为现实社会资本和虚拟社会资本,这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效应可能不同。基于互联网嵌入视角,利用西安市406个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现实社会资本和虚拟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较为强烈;现实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虚拟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具有直接负向影响、间接正向影响;虚拟社会资本可以转化为现实社会资本;虚拟社会资本正在逐步取代部分现实社会资本成为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重要推力;互联网嵌入对于现实社会资本具有直接负向影响,对虚拟社会资本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没有直接影响。据此,提出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组织发展,增加现实社会资本的累积;建立并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互联网信息审核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过程中面临个人资本障碍、社会资本障碍、制度障碍等问题,针对上述困境,考察我国为农民工服务的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及作用机制,指出重视社会组织力量的发挥,是解决障碍的有效方案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整合社会组织力量,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强化社会组织与企业之间合作,更好服务于农民工等观点,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参与并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奠定有利平台,从而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对甘南舟曲县生态移民在兰州市新康村社会融入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生态移民社区初代移民的社会关系没有继承性,是一个缺乏传统社会关系的不连续的社区,新康村社区内的移民群体明显存在着社会网络脆弱、制度规范不足、社区文化消解的问题,建议从组织、制度、文化、服务四个路径实现移民群体良好有效地社会融入,从而减少社会隔离,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归属感和融入感。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是否能在城市生存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长期转移的实现起着根本性作用。培训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主要途径。目前进城农民工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仍然很少,培训教育效果也并不理想。建筑业是吸纳农民工的主要行业之一,民工学校是建筑业特有的一个农民工培训教育平台。本文以杭州市建设工地民工学校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其在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升上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在民工学校参学次数、对授课形式和课程内容的满意度等与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中并能够被行动者所利用以实现自身目标的资源的集合,本文从社会资本入手,围绕社会资本与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两者的关系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无影响和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靠传统物质资本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需要改变。而此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其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基于资本投资决策理论,以农民工为对象,利用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投资影响因子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决定微观个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显著影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投资,工资性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投资则增加0.5个单位。农民工动机内容影响资本投资,越倾向返回农村则投资性越强。人力资本禀赋、性别、生命周期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有显著影响,对社会资本投资影响不大。研究揭示了农民工在人力资本投资上是理性经济人行为,对投入产出具有理性的权衡;而对社会资本的认知和行为要弱于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现存3种公司资本制度,即法定资本制、折衷资本制、授权资本制,不同国家及其不同时期常常采取不一样的公司资本制度。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公司资本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一个国家在选择何种公司资本制度上,应当考虑该制度是否适应整个社会制度体系,并认为我国当前将法定资本制度修改为折衷资本制度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莫言现象”包含有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意蕴。运用符号化消费理论分析了符号化的消费社会、符号世界里的消费者、莫言作品的符号资本以及人们对社会符号的认同,进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莫言现象”的经济符号消费、文化符号消费和社会符号消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3个方面指出了“莫言现象”所蕴含的符号力量带给我们的启示:打出经济中的“符号”牌;挖掘文化符号,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传颂正面社会符号,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处于转型期的特殊状况,给广大农村社区的经济精英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农村社区的经济精英依托自身的经济优势,掌握着农村社区众多的资源,在社区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种优势成为其向政治精英过渡的筹码。集政治、经济特权与一身的农村精英们,为自身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凭借这些社会资本,精英阶层介入农村社会事务的管理,并最终发展成为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激发社会活力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谐社会理论中,社会活力问题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因素。社会活力由经济、政治、文化活力等构成。社会活力与和谐社会的其他构成要素密切相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社会活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从已有的关于农民收入、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研究着手,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0)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新旧两种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新型社会资本则对农户收入存在显著影响;新型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7.
易佳  张淑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54-2156
个体文化资本的积累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农村妇女文化资本的积累受家庭文化传承的文化资本底子太薄,学校教育分配的文化资本不公平以及社会教育的缺乏的影响,呈现文化能力低、文化产品少、受教育程度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自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以来,社会新秩序的构建变成了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单纯经 济建设的时代已经过时。休闲作为社会构建的重要元素,它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东、西方 休闲文化的交流与相互渗透促进了社会整体文化建设,也促进了休闲文化的发展。大众体育在去竞技化的 新发展过程中趋向休闲、娱乐、健康是其必然的趋向。而大众体育与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的紧密联系是 其快速发展的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