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所谓“四不象”伐区,一般是指森林经过强度择伐以后,林分郁闭度降低到《规程》规定标准以下,既不象皆伐,也不象择伐、渐伐,更不象抚育伐。这种“四不象”伐区,如不加强经营管理,不仅延长森林恢复的时间,而且由于森林环境骤变,出现了风倒、风折和病、腐、枯等浪费资源的现象。如何经营已经出现的“四不象”伐区,是我省林业企业迫在眉捷的任务之一。现对临江局于1978年开始了的“四不象”伐区的改造更新工作,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四不象”伐区的现状全省40个林业局大约有100多万公顷“四不象”伐区。据伐区调查结果一些局公认的数字见表1。“四不象”伐区风倒损失情况见表2.  相似文献   

3.
林海明 《森林工程》2005,21(1):12-14
皆伐作业通常采用油锯伐木,少数采用弯把锯。这是因为油锯的综合效益比弯把锯好。这里通过对两种伐木机具在人工林皆伐伐区中进行了三大效益综合评价和在天然林皆伐伐区中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轮伐期是表示林业生产周期的一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用材林中采取皆伐或伐区式渐伐的经营单位进行永续利用的生产周期。所以,凡是采用皆伐或伐区式渐伐的经营类型,都要确定轮伐期。对于理想的法正林(即各龄级的森林面积相等)来说,轮伐期就是森林成熟龄,或叫森林主伐年令。  相似文献   

5.
目前,一些林业局的主伐伐区和天然次生林抚育伐的部份伐区,集材方式多数采用集材拖拉机伸入采伐腹地进行集材的作业方式。这种集材方式不可避免地使采伐后迹地保留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非皆伐区更明显),个别伐区基本上无保留树,造成后备资源严重短缺。而在我国林业目前处于“两危”的情况下,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林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重视,伐区作业质量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着一定问题,表现在:采伐方式掌握的不够严格,名义上是小面积皆伐,但由于距离小,采伐间隔期短,实际上成了大面积皆伐;采伐强度过大,保留母树少,个别的甚至有剃光头的现象;伐区清理质量不高,清林跟不上采伐;资源利用不合理,伐根过高,高  相似文献   

7.
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我省大部分林区的森林已呈现过伐状态,如何对这部分过伐经营利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岔林业局石头沟林场为例,探讨我省森工林区过伐林场的森林经营问题。 1.过伐林场森林结构特点 1.1 林层特点:由于长期过量采伐,造成过伐林区单层结构特点,有的林分形成稀疏的“四不象”林分,有的是原生林分皆伐后天然更新成次生  相似文献   

8.
滩地美洲黑杨人工林皆伐对地表甲烷通量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7月,利用静态箱-快速甲烷分析仪(FMA)法,在岳阳市君山区长江外滩美洲黑杨人工成熟林对比观测皆伐区和未采伐区地表甲烷通量,结合同步观测的土壤温度、湿度和植被结构因子,分析皆伐对试验区地表甲烷汇功能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滩地美洲黑杨人工林土壤在未遭遇水淹年份(2011)生长旺季为甲烷的汇;2次观测显示,皆伐区的甲烷吸收速率均显著(P<0.001和P<0.05)低于未采伐区,分别仅为未采伐区的29%和22%,且皆伐改变了甲烷通量的日变化规律;皆伐导致土壤温度、湿度和植被结构等环境因子发生的变化共同导致了皆伐区甲烷汇功能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伐区采集作业模式优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计算各伐区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指标和定位测定由诸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土等指标变化量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决策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和伐区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确定伐区生产工艺提供科学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皆伐作业-全悬索道集材”作业模式是伐区采集作业的优化作业模式,这一结论适合类似试验条件的林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四不象和五不象在大兴安岭林海里,有一种哺乳动物,“鹿中之王”,名叫罕达,简称,学名驼鹿又叫马鹿,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鹿,毛黑棕色,颈短尾短,鼻子长,肉可吃,皮能制革,因它长相古怪奇丑,马头、驴耳、鹿身、牛蹄,所以人们又叫它现代四不象。它性情凶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伐区采集作业模式选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计算各伐区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指标和定位测定由诸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土等指标变化量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决策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各伐区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确定伐区生产工艺提供科学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皆伐作业-全悬索道集材”作业模式是伐区采集作业的优化作业模式,这一结论适合类似试验条件的林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伐区集材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目前正在改进伐区集材传统工序。国内由于伐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森林所有制的不同,因此,伐区集材方式、机械化程度也相差很大。国外伐区集材总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取消辅助工种的手工劳动方向发展;山地索道集材向移动式钢架杆集材索道方向发展。我国伐区集材由于自然条件和所有制的千差万别,势必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形成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作业并存的多层次结构。为适应我国伐区生产向”高、散、远”方向发展和非皆伐比重加大的趋势,伐区集材将采用各种适用技术,以满足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伐区工艺设计必须贯彻“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造多于伐,综合利用”的方针,必须以“森林采伐更新规程”和“森林采伐更新规程实施细则”为依据,进行调查设计。 伐区工艺设计有其独特的性质,既要有经营森林的区划方案和原则措施;又要结合生产技术和劳动定额的企业管理,是一项具体体现林业方针,管好森林的重要技术设计。可是,一提到伐区设计,往往只想到木材生产,忽视了营林基础。因而出现种种违背林业方针和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湾沟林业局转变森林采伐方式,减少皆伐伐区作业量,加大择伐作业量,推算出了皆伐与择伐经营周期,要比全部实行皆伐经营周期提前八年达到周而复始地轮伐生产周期,提供低价林改造对象作法,为森林经营培育,木材生产管理及低价林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 森林组织论是日本学者今田盛生于1986年提出的一门森林经营计划技术。该理论相当于制造工业的工厂布局论,是林业中的物质组织论。自从强调森林的多种机能以来,采伐方式由大面积连片皆伐转向小面积分散皆伐。伐区面积缩小和皆伐地分散后,产生了保留带的设置问题和林道网的配置问题。新的形势要求人  相似文献   

16.
伐区管理工作,是森林资源管理的组成部份,也是有效控制采伐量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省林业企业系统,在伐区管理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权限分散,管理制度不严,致使造成过量采伐和"四不象"伐区的大量出现等问题,严重的影响迹地更新,降低了森林质量,破坏了林分生态环境,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斯堪的那维亚各国清理伐区的方法有两种:1)焚烧采伐跡地;2)采用清理机清理林场,枝桠及小树留在伐区内。现就使用的各种伐区清理机具作一简要介绍。“Tume Tapio”是由芬兰发明、“Turegin Sokeritedas Oy”公司生产的一种双列式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鹤北林业局的实际资料,在分析采伐方式设计及其对伐区作业质量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限制皆伐比重,搞一刀切的采伐方式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9.
在择伐迹地上进行伐区清理时对那些不影响目的树种生长及森林更新的下未予以保留、对那些不更新造林的成区、采取简单散铺的办法。在皆伐迹地的清理,实行采前清、改变阳带宽度,阴带下木保留。调整清林进程。  相似文献   

20.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A·A·莫尔恰诺夫指出,由于采伐木材,森林覆盖率下降,径流层和径流系数便增加,而在皆伐迹地上则几乎增长9倍。伐区的分布位置甚为重要,集水区下部的伐区对径流影响最大。上部和中部的皆伐迹地上形成的地表径流被集水区下部未经采伐的森林所吸收。在头5—6年内采伐对径流和径流系数变化的影响最大。美国在科罗拉多州选了两个毗邻的、完全绿化的集水区,面积各约90公顷。经8年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