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21,(1):10-11
蚯蚓养殖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前景。对蚯蚓在不同温度对不同粪污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下,蚯蚓在纯牛粪中的生长指标优于猪粪及猪牛粪混合物,在冬季和夏季也能缓慢生长。  相似文献   

2.
生态养殖是一种根据不同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产品质量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养殖方式。其内涵在于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产品质量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不同饵料对细鳞鱼仔鱼开口驯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4种不同的饵料进行42d的养殖试验,比较不同营养成份饵料对细鳞仔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细鳞仔鱼开口驯化和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开口阶段,各组间的生长模式方程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拟合;且仔鱼日增重和瞬时生长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口饲料组最终的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水蚯蚓、国产饲料组和混合饵料组。  相似文献   

4.
蚯蚓大棚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妙安 《淡水渔业》2000,30(9):23-24
随着黄鳝、棘胸蛙 (石蛙 )等名特水产品养殖的发展 ,养殖场对诱饵及鲜活饵料的需求扩大 ,因而配套养殖蚯蚓面积也不断扩大 ,但有些养殖场由于养殖蚯蚓技术不过关 ,养殖效果不理想 ,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 ,蚯蚓产量不高。近年我们在义乌及校内开展了规模化的蚯蚓大棚养殖 ,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全年每平方米可产蚯蚓 5kg左右。现将有关蚯蚓大棚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供各地在养殖中参考。1 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征蚯蚓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 ,因生活环境不同 ,分陆栖蚯蚓和水栖蚯蚓 (水蚯蚓 )两大类。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蚯蚓有 2 70 0多种 ,我国…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牙鲆"鲆优2号"在不同养殖地区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实验利用连续多代对生长性状和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的结果筛选出的亲本,建立28个"鲆优2号"家系,在河北(Site 1)和山东(Site 2)进行对比养殖试验,利用混合线性动物模型对生长和存活性状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Site 1和Site 2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和1.2 g/d,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1.4%和82.2%,"鲆优2号"在两个养殖地点的生长和抗病性能均表现优异。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7(<0.7)和0.82(>0.7),说明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但是不同养殖环境间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不显著。研究表明,牙鲆"鲆优2号"新品种在不同养殖地点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均表现良好,为保证良好的推广效果,需要对牙鲆的制种方案进一步优化,针对不同的养殖地区进行"鲆优2号"苗种生产,或培育具有普适性的"鲆优2号"苗种,保证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快速生长和高存活率优势。  相似文献   

6.
塑料大棚养殖蚯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黄鳝、棘胸蛙 (石蛙 )等名特水产品养殖的发展,对蚯蚓的需求日趋增多,养殖场配套养殖蚯蚓面积不断扩大。但有些养殖场由于没有较好掌握养殖技术,养殖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没有采用遮荫大棚及管理不当,导致蚯蚓数量锐减。近年来,我们开展了规模化的蚯蚓大棚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全年每平方米可产蚯蚓 5公斤左右。现将大棚养殖蚯蚓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1蚯蚓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 蚯蚓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因生活环境不同,分陆栖蚯蚓和水栖蚯蚓 (水蚯蚓 )两大类。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蚯蚓有 2700多种,…  相似文献   

7.
<正>虾蟹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复合生态养殖方式。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分别投喂配合饲料、蚯蚓、蛤蜊、蝇蛆等四种饵料,利用生长和抗病性指标综合评价蚯蚓和蝇蛆作为中国对虾饵料的可行性。生长实验前测定每个实验组的初始体长和体重,养殖40d后再次测定生长指标,之后,分别投喂不同毒饵量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方差分析表明:投喂四种饵料后,蛤蜊组生长最快,其次是蚯蚓,再次是蝇蛆,最后是配合饲料,各组之间对虾体长增长差异显著(P<0.05),体重增长差异极显著(P<0.01) 。利用线性固定模型分析不同饵料及不同病毒量感染下对中国对虾存活率的影响,其中蚯蚓组存活率最高,配合饲料组存活率最低,并且蚯蚓组存活率显著高于蛤蜊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蝇蛆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和蝇蛆可显著提高中国对虾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中国对虾的抗病性,是很好的对虾饵料。  相似文献   

9.
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生单细胞藻类,  相似文献   

10.
<正>C海水池塘立体养殖技术技术概述:海水池塘立体养殖技术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在一个池塘水体中,上层水养虾,池塘底部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刺参人工育苗技术、养殖技术在北方的突破和成熟,养殖区域也从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扩展,利用南方冬春海区水温处于刺参适宜生长水温的环境条件,开展刺参南北接力养殖,即每年11月份将北方适宜规格的刺参苗种运送至南方海区进行接力养殖,至翌年4月到5月份即可养成商品参。本研究对北方刺参在南方5个不同海区进行养殖,通过分析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H、水质)对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刺参南移生  相似文献   

12.
快速高产养殖蚯蚓,既可解决甲鱼、鳝鱼、牛蛙等名优新水产养殖中所需的活性饲料,也可解决其它养殖业所需的高蛋白动物性饲料,实现养殖业的低本高效。蚯蚓快速高产养殖技术是:1 选用良种。大平2号和北星2号这两种蚯蚓食性广、适应性强、易饲养、个体大、肉质好、生长周期短、繁殖快、产量高,是特种水产品和名优动物饲养的理想的活性饵料。采用人工快速饲养技术,每平方米可年产蚯蚓3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日本开展大量地养殖蚯蚓,一是作为钓饵;二是蚯蚓的粪便可用作肥料,这一事业今后大有发展前景。但是,大量养殖蚯蚓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作“养殖床”,并且蚯蚓分布不均,出现生长斑,不易得到大小均一的成体,此外,供给饲料和管理养殖床也要化费相当的人力、物力。最近,日本出现一种简便的养殖蚯蚓的方法,用少量饲料,育出大小均匀的蚯蚓,且缩短了养殖周期。在补充饲料、控制养殖床水份、调节温度方面也可节省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饲料养殖一龄胭脂鱼种生长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采用水蚯蚓、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和鳗用饲料分别养殖一龄胭脂鱼种,进行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水蚯蚓饵料,其生长速度最快,体长日生长率分别达1.16和1.06,鳗饲料次之,体长日生长率为0.51,颗粒饲料生长最慢,体长日生长率仅为0.10。从投喂饲料营养成分分析中看出,一龄胭脂鱼种对饲料的营养需求除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其脂肪含量也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殖蚯蚓,是利用稻谷收割后的闲田来养殖蚯蚓,使稻田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同时提高土壤肥力,为来年的稻谷丰收打下基础。对稻田蚯蚓养殖新技术进行介绍,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蚯蚓又名丝蚯蚓、红线虫等。其营养全面,干品含粗蛋白达62%,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5%,是饲养多种水生动物的理想饵料。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水蚯蚓开发研究的单位之一,大面积人工养殖水姐蚓已有1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利用水蚯蚓作水产品的饵料,水产品生长快、疾病少、成活率高,能节水省工,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名优特水产品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蚯蚓饵料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因此,积极开发养殖水饭蚓很有前途。水蚯蚓地养、田养均可,以他养产量最高,每亩年…  相似文献   

17.
主食不同饲料组合对广西拟水龟体重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晖 《科学养鱼》2012,(4):73-74
广西拟水龟又称石龟、石金钱龟、越南石龟,是生长在广西与越南的一种拟水龟,是拟水龟属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优良品种,也是我区内龟鳖养殖最多的品种之一,养殖效益高。其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鱼、虾、螺、蚌、蚯蚓、黄粉虫、水陆昆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红线虫和大平二号蚯蚓两种活鲜饵料的碎屑对初孵的西伯利亚鲟仔鱼进行开口喂养试验,比较了二者对鲟鱼仔鱼开口期生长效果的影响。在相同水质条件下,分别等量、等次数地投喂两种饵料,喂食45 d后,测定其成活率和增重状况。结果显示,用红线虫开口和用大平二号蚯蚓开口的仔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可以用人工养殖的大平二号蚯蚓替代红线虫作为鲟鱼仔鱼的开口饵料。但在仔鱼身体增重和体长增长方面二者略有差异,用红线虫开口的仔鱼生长速度好于用大平二号蚯蚓的,这可能是蚯蚓的皮肌囊较厚,粉碎细度不够导致仔鱼摄食率低或消化率较低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相应的技术管理,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生长,实现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蚯蚓粪不但是蚯蚓的粪便,还含有蚯蚓卵和小蚯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生物酶。用蚯蚓粪作饲料不但可以代替动植物蛋白,生物酶还能促进动物胃肠功能,促进动物生长,节约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了验证蚯蚓粪对田螺养殖的效果,我们于2015年6月10日至7月30日间进行稻田养田螺用蚯蚓粪和普通饲料对比试验,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