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郑伟 《河南农业》2020,(4):30-30
近年来,驻马店市小麦全蚀病、黑穗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小麦条锈病连年在全市偏重流行,麦田杂草尤其是野燕麦、猪殃殃等发生程度和地下害虫的危害程度居高不下,小麦纹枯病已上升为主要病害。因此,在播种期和苗期要积极开展防治工作,确保小麦生产安全,意义重大。一、严把种子检疫关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病是检疫对象,严禁在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病等检疫对象发生区繁育小麦种子;凡未经产地检疫合格的种子不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繁育小麦种子必须进行检疫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2.
彭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16-117
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是小麦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在我国被列为检疫性病害。分析了小麦全蚀病的危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指导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减少全蚀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属检疫性病害。近几年,由于小麦生产管理比较粗放,导致小麦全蚀病菌量逐年增加,发生逐年加重。因此,全面了解小麦全蚀病,控制其扩展蔓延,稳定小麦生产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邵立侠 《河北农业》2009,(10):30-31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主要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检疫性疾病。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各地呈蔓延趋势,部分地块损失严重。本文作者综合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侵染过程、症状、传播途径、影响因素等,并针对该病综述了一些防治措施,同时讨论了今后防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生以后很难控制,轻者造成减产,重者导致绝收,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已被列为检疫性病害。因此,对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的深入研究,是确保粮食产能和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本文从小麦全蚀病发生的相关概述展开研究,探讨了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小麦种植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属我省补充检疫对象,群众称“全死病”。该病主要使小麦营养供应渠道被切断,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小麦全蚀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分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危害严重的特点。我市自2000年在长葛官亭乡官庄村发现以来,面积逐年扩大,疫情向严重方向发展。为了确保我市小麦优质高产,我们对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原因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蚀病是小麦检疫性病害,危害重,防治难,对小麦产量影响大。近两年对我市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有效控制全蚀病蔓延,确保小麦生产安全,推广应用了硅噻菌胺拌种技术措施。按照省植保站豫植检函[2014]4号和豫保[2014]22号文件精神,在我市建立了小麦全蚀病防控示范方333.33公顷,通过有力的领导措施和关键技术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产地检疫是整个动物检疫系统的基础,对于肉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定边县产地检疫.阐述了产地检疫在肉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检疫病害,一旦发生,蔓延较快,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通常仅需3年时间,轻者减产1~2成,重者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产颗粒无收,是农业生产上的一大障碍.1996年以来,小麦全蚀病开始在我市扩散蔓延,严重地影响了我市小麦产量,通过我们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总结出一整套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住该病在我市的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11.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危害较严重的检疫性病害。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新,加之调运频繁,小麦全蚀病在本市发生蔓延较快,且部分地块损失严重,已成为影响当地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作者分析了该病的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并提出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二年,我县局部麦田小麦全蚀病零星发生,2005年.局部发病的麦田病株率为3%。小麦全蚀病是一个毁灭性较大的病害,且蔓延扩展快,小麦受病后.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完全毁灭。  相似文献   

13.
袁江  刘莉莉 《中国畜禽种业》2007,3(11):47-47,50
产地检疫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又是动物进入流通领域的源头.也是动物检疫工作中的难点和重中之重。虽然这项工作在宁夏已开展多年.但各市县程度不一,特别是宁南山区起步晚。难度大。近几年来.西吉县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并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索开展产地检疫的新路子和新措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逐步完善了基层动检机制.明确职责.定人定岗.全面深化产地检疫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产地检疫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由真菌感染的检疫性病害,其发生危害重、传播速度快,一般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7年以上,受环境、品种等因素影响,发病程度与范围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可使小麦减产20%~35%,重病田减产近半甚至绝收,需注意防治。1症状及病原1.1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小麦根部病  相似文献   

15.
对4个小麦品种抗小麦全蚀病测试和小麦与葱混种的试验表明:品种对小麦全蚀病没有免疫和高抗病作用,但一些品种具有耐病和避病作用;小麦与葱混种对次年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46.07%。  相似文献   

16.
刘清丽 《河南农业》2014,(13):32-32
<正>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对小麦生产威胁极大的检疫性病害,素有"小麦癌症"之称,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近几年这种病在周口市连年发生,呈大面积发生趋势,严重影响了周口市小麦产量和品质,给周口市小麦生产带来很大威胁。为筛选出对全蚀病防效较好的药剂,笔者进行了多个防治效果试验,现总结如下:一、试验目的筛选出对小麦安全、对全蚀病有效的防治药剂,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2‰用药量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通过宁夏8县20个点2069亩试验示范表明,对小麦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是控制小麦全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睿 《河北农业》2006,(12):20-21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属于检疫性病害。该病2002年在邢台市南和县首次发生,2004年隆尧、宁晋、清河、邢台县相继发生,发生面积2000亩,2005年迅速扩展为8个县,发生面积扩大到12.5万亩。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给我区的小麦生产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9.
小麦全蚀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全蚀病是河南省规定的植物检疫对象,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作物及其产品调运频繁,增加了以小麦全蚀病等检疫对象传播扩散的机会。因此,了解其发生传播原因,探讨出一套综合治理技术,对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安全稳定发展,扩大出口是十分必要的。1发生与危害小麦全蚀病于1997年传入郑州市,1998年开始在个别县零星发生。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小麦全蚀病曾一度迅速蔓延,波及全市三分之一的县(市、区),平均病株率0.1%。个别地块病株率高达30%,为遏制其迅速蔓延的势头,郑州市植保植检站制定了严…  相似文献   

20.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自2008年开始,小麦全蚀病在故城县麦田有加重发生趋势,主要表现在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每年发生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0%~30%。由于小麦全蚀病前期危害症状隐蔽,小麦将近成熟时,田间出现枯白穗,呈条带状干枯死亡,老百姓开始疏于防治,等有危害症状后再防治已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有些农户甚至因为小麦全蚀病连年严重发生而不敢再种植小麦,小麦全蚀病的重发生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