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随着政策的大力扶持在不断扩大,而养殖场要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提出了几项技术建议。1缩短非生产天数衡量母猪繁殖能力的关键指标就是非生产天数。非生产天数就是一年中除去妊娠期和哺乳期之外的天数,正常一头母猪一年的妊娠期为114d,哺乳期为28d,繁殖周期为149d,因此非生产天数为18d。但实际情况中,由于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无生产效应期(NPDs)是指母猪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之外的天数总和,它对母猪年均产仔猪数有巨大影响.短的NPDs应与具有较高的窝产活仔数同等重要.最好的母猪群其年均NPDs应保持在40d左右,但宁化地区由于母猪品种和饲养管理因素,其年均NPDs高达69d.  相似文献   

3.
母猪妊娠期是指母猪从配种完成后至分娩这一阶段。母猪平均妊娠期为114 d,大约占母猪整个繁殖周期的75%。妊娠期饲养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母猪的受胎情况、怀孕期间胚胎成活率、仔猪出生重、乳腺发育等,同时对母猪哺乳期的失重、仔猪断奶重、母猪非生产天数和使用年限有间接的影响。文章就怀孕母猪妊娠阶段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1饲养特点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猪比较特殊,需要养殖户投入更多的关注,采用单独的饲养管理方法。了解母猪在妊娠以及哺乳期的特点对饲养管理这一时期的母猪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总结了妊娠、哺乳期母猪的一些特点,由此得出这两阶段母猪饲养管理的特点。妊娠、哺乳期的母猪具备的特点如下:一是这一时期的母猪情绪不稳定,极容易暴躁,特别是生产第一胎的母猪,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以及急躁,此时母猪食欲不振,身体更  相似文献   

5.
正母猪年生产力水平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日常生产中饲养者需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年产胎数,提高窝产活仔数,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育成期死亡率和育肥期死亡率。1缩短繁殖周期母猪的繁殖周期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发情配种期4个时期,其中妊娠期时间最长,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75%,哺乳期次之,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15%。通常把母猪处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称为母猪"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繁殖效益和仔猪健康。合理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妊娠期母猪和胎儿健康的基础。随着妊娠期的结束,哺乳期成为整个生产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合理的饮食管理和环境控制更显重要。1母猪妊娠期管理1.1母猪妊娠期的饲养1.1.1母猪妊娠期的营养需求母猪妊娠前确保饲料营养全面,但应避免使用菜粕和棉粕等。  相似文献   

7.
1 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数母猪年产胎次数越多 ,产仔数就越多。产胎次数的多少是由怀孕天数、哺乳天数和断奶后空怀天数决定的。前两者是无法改变的 ,只有通过缩短泌乳期 ,缩短仔猪的断奶日龄来增加产胎次数。现在各厂家生产的乳猪料在仔猪出生 7d后就可让仔猪自由觅食。每次可将哺乳期减少 2 0 d。一般在 3~4周龄断奶 ,断奶过早会导致母猪下胎产仔数减少。3~ 4周龄断奶母猪生产能力最高 ,经济效益也最好 ,每头母猪可年产 2 .5胎 ,每年可多产仔猪 5头左右。仔猪提前断奶时准备好小水槽 ,定时饮食 ,在断奶前 2~ 3 d,减少对母猪投放饲料一半…  相似文献   

8.
<正>母猪断奶前后及时减料,短期优饲、运动、公猪诱情相结合以及科学的饲养管理,能有效防止断奶母猪乏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从管理的角度讲,断奶-发情间隔成为生产者评估母猪从上一个妊娠期恢复情况好坏的第一个指标,也是确定哺乳期管理对断奶-发情时间间隔到底有多大帮助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养猪生产中,断奶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的情况很普遍,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增加,直接导致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增加,饲养成本升高,严  相似文献   

9.
<正> 人们通常认为经产母猪要比初产猪产仔数多,但是来自法国的研究显示,从第一胎到第二胎,母猪生产性能有所降低。第二胎窝仔数减少可能和第一胎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多和窝仔数较多有关系。本项研究目的是(1)确立能说明猪群中常见的第二胎产仔数减少的生物因素。(2)改进的能量代谢为基础的计算模式,进一步阐明第一胎到第二胎产仔数变化情况。母猪繁殖材料来自美国南部几个研究站。各研究站的妊娠母猪饲养方式不同,但是,全部哺乳期母猪都被限制在产仔栏中。母猪妊娠期饲喂玉米一豆饼或高粱一豆饼基础日粮4—5磅/日。大约一半的母猪在妊娠最后3天里补饲3磅/日的饲粮。在21到35天的哺乳期内,母猪任意采食。  相似文献   

10.
正决定后备母猪一生生产潜力的因素很多,采食量、限位栏的适应、公猪刺激、初配体重、妊娠期增重、哺乳期饲养管理,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后备母猪以后的生产表现。所以,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2019,(18):5-10
母猪是养猪场的核心猪群,其生产性能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密集或限位栏饲养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较大,通过营养调控是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母猪后备期、妊娠期及哺乳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探讨不同生理阶段母猪的营养调控策略,旨在为养猪生产者对母猪的全程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在母猪的一系列繁殖生理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猪通常不会出现发情症状。若哺乳期母猪出现发情症状,会引起母猪泌乳能力下降、难受孕、产仔数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哺乳期母猪出现发情症状不仅会降低生产性能,也不利于生产管理。本文结合饲养管理与激素调节,来浅析母猪哺乳期发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提高母猪繁殖率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其中母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和饲料配合,不仅关系到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而且还影响到母猪产后哺乳期的泌乳量和仔猪的生长发育。但从以往饲养母猪的情况来看,存在着由于在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完善,饲料配合上不科学,因而出现母猪产后死胎和弱胎的较多,有些母猪产后泌乳量不足,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还有的母猪产前或产后发生瘫痪。为促进母猪养殖的健康发展,增加养殖户收益,在母猪妊娠期饲料配合上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胎次、配种季节和与配公猪3个固定效应对大白母猪妊娠天数的影响,估计妊娠天数的遗传参数并探索其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死胎数、木乃伊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2 138头大白母猪妊娠天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死胎数及木乃伊数6种生产表型,共包含4个胎次(1~4)的4 261条记录。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试验猪群的固定效应对妊娠天数的影响,并采用多性状重复力模型估计妊娠天数与其他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遗传力、重复力、遗传相关、表型相关)。【结果】 大白母猪平均妊娠天数为116.08 d,经t检验分析与114 d差异显著(P<0.05)。胎次对妊娠天数有显著影响,且第1胎妊娠期显著短于第2胎(P<0.05);配种季节对妊娠天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春季配种的母猪妊娠天数最短,秋季配种的母猪妊娠天数最长,相差0.73 d (P<0.05);与不同公猪个体配种后母猪的妊娠天数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最大达3.05 d。妊娠天数遗传力为0.1603,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死胎数及木乃伊数之间均呈现负表型和负遗传相关。【结论】 妊娠天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具有遗传性,与母猪总产仔数等繁殖性状有显著相关,可作为养猪生产的间接指标,对准确把握母猪预产期、实现精准饲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叫妊娠,是妊娠母猪繁殖生产中最长的阶段。母猪的妊娠期一般为112~116天,平均114天。在饲养管理上,管理好妊娠母猪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受精,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防止胎化、流产、死胎的情况发生,使妊娠母猪每窝都产出数量多、初生重,体质健壮和均匀整齐的仔猪。合理供给全价营养饲料,减少应激的影响,保证母猪在妊娠期有适度的膘情,为哺乳期的泌乳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近代畜牧业重视猪营养的研究,尤其妊娠母猪的饲养。国外母猪妊娠期多采用限制饲养,因妊娠代谢要比非妊娠代谢率高,而哺乳期母猪则又多采用充分饲养,以满足维持和生产的需要。 我国农村一般采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饲养方法,日粮中能量和蛋白水平偏低;而国营农牧场则较高,但多未根据母猪不同时期的代谢特点分阶段饲养,如妊娠前期能量水平偏高,反而导致母猪繁殖力的降低。 为此,我们于1979年结合猪种质测定工作,对内江,成华母猪妊娠、哺乳期的营养需要,不同营养水平对繁殖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养猪场的生产业绩,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于养猪生产来说尤其重要。母猪可分为空怀期母猪、妊娠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母猪在每一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对饲养管理方法的要求都不同,因此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饲养管理,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母猪的哺乳期及断奶后再发情是母猪的一个繁殖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母猪胎间距长短的主要因素.母猪胎问距的长短及母猪所提供的胎产活仔数,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哺乳期限、胎次和季节因素对母猪断奶后再发情及产仔数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阐明在生产中饲养母猪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母猪的哺乳期及断奶后再发情是母猪的一个繁殖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母猪胎间距长短的主要因素。母猪胎间距的长短及母猪所提供的胎产活仔数,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哺乳期限、胎次和季节因素对母猪断奶后再发情及产仔数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阐明在生产中饲养母猪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叫妊娠,是妊娠母猪繁殖生产中最长的阶段。母猪的妊娠期一般为112~116天,平均114天。在饲养管理上,管理好妊娠母猪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受精,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防止胎化、流产、死胎的情况发生,使妊娠母猪每窝都产出数量多、初生重,体质健壮和均匀整齐的仔猪。合理供给全价营养饲料,减少应激的影响,保证母猪在妊娠期有适度的膘情,为哺乳期的泌乳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