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布氏菌病是一种以动物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已知除牛、羊、猪、鹿、犬等家养动物对布氏菌易感外,还有许多种野生动物也可感染布氏菌。在我国,早有从鹿、犬、马、驼、黄鼠等动物体内分离到布氏菌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犬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国内外均由犬感染该病的报道.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布氏杆菌病专家委员会将布氏杆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1].除犬布氏杆菌外,流产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和马耳他布氏杆菌均可引起该病.  相似文献   

3.
<正> 1.引言 布氏杆菌病也是狗,特别是国外农村狗的常见病。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需要,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始生产实验用狗。1966年,1968年日本,美国比格猎犬饲养场连续发生传染性犬流产。尽管从狗中可分离出流产布氏菌(Br.abortus)和猪布氏菌(Br.suis),但似乎狗布氏菌(Br.canis)尤其适宜。它易传染人,但不易传染给其它动物。 Br.canis所引起的病特征是,怀孕40~50天的雌狗发生流产,早期检不出的胚胎死亡,流产后阴道长期排出分泌物,淋巴结肿大、脾炎和长期菌血症。公狗可能显得正常,也可有附睾炎、前列腺  相似文献   

4.
布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能引起疾病称为布氏肝菌病。感染后的家畜发生流产和不孕。对人类特别危险的是:马来布氏杆菌菌,猪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和犬布氏杆菌引发非特异性症状。布氏杆菌棒是通过宿主细胞,通过吸入,皮肤擦伤,摄取或粘膜。最重要的特征是在吞噬细胞和非吞噬细胞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犬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Bucellosis)由布鲁氏菌(Bucella,俗称布氏菌)引起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犬布鲁氏菌病(B.canis)简称确锕提由小猎犬种布氏菌引起的,1966年最先在美国发现,随后该病在另外几个国家陆续得到确诊。临床主要表现为母犬不育和流产,公犬常见伴发阴囊性皮炎的附睾炎。  相似文献   

6.
布氏菌与多种微生物发生血清学交叉反应早已为人们所关注。自1926年Francis 等报道布氏菌和土拉伦氏菌在血清学方面存在交叉反应之后,许多国家的研究者们又相继发现了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和耶尔森氏菌(简称耶氏菌)等微生物与布氏菌的交叉反应。布氏菌同这些微生物的交叉反应不仅涉及光滑型布氏菌,也包括非光滑型菌,如:犬型布氏菌与多杀性巴氏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关忠动物医院送检的2例疑似感染布氏杆菌宠物犬的7份分泌物进行了布氏杆菌普通PCR、快速实时荧光PCR检测和Multi-PCR鉴定,并对部分基因序列测序分析,旨在对宠物犬感染犬布氏杆菌作出确诊,为宠物犬感染布氏杆菌诊断与防控提供资料。结果显示,布氏杆菌快速实时荧光检测试剂盒对两例犬的7份分泌物检测结果均为布氏杆菌阳性;Multi-PCR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犬布氏杆菌属于犬种布氏杆菌,且为非典型犬布氏杆菌;序列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患犬感染样品扩增的序列均为布氏杆菌序列:BSCP31表面蛋白序列与已经发布的序列相比相似性在99%~100%;OMP25序列与中国内蒙古分离的犬布氏杆菌xue1分离株和韩国Brucella canis HSK A52141分离株亲缘关系最为亲近,核苷酸相似性均为99.9%;16SrRNA序列显示,进口斗牛犬和泰迪犬感染菌株均属于布氏杆菌序列。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两例宠物犬均为犬布氏杆菌感染,这些数据将为布氏杆菌病的筛查和防控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高尔基省的畜牧场中,牛的布氏桿菌病是牛型布氏桿菌所致的。在个别的场子中,牲畜的感染率达到了总头数的60—70%。凡是和患布氏捍菌病的牛接触过的羊与猪都没有感染布氏桿菌病。而由地中海热布氏桿菌(Brucella melitensis)所致的羊布氏桿菌病却具有传染性。牛接触过病羊以后可以感染布氏桿菌病,但  相似文献   

9.
布氏菌猪二号苗,对猪抗布氏菌感染的免疫效力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培育健康猪群试验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见广西兽医科技通讯1978年2月3日)。但是,用口服布氏菌猪二号苗来控制和根除已经暴发流行猪场的布氏菌病至今还未见有人报道。1978年我们应用布氏菌猪二号苗对布氏菌病流行比较严重的高鹤横江良种场和广州  相似文献   

10.
布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六十年代之前布氏菌病在乌兰察布地区流行广,危害也十分严重。我地区以羊、牛间布氏菌病为主,因此把预防羊、牛间布氏菌病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是一种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病程慢性化为主要特征的机体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分布广泛,且有抬头趋势,给畜牧业和人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目前,流产布氏杆菌(牛种菌,Brucella abortus)、猪种菌(B.suis)、马尔他布氏杆菌(羊种菌,B.melitensis)和犬种  相似文献   

12.
犬种布氏菌地方株的DNA中G Cmol%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利用热变性法对9株地方犬种布氏菌DNA的G C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以2株国际标准株为对照。G C mol%值在56.6~58.4范围内,与文献报道的犬种布氏菌和我们所用的2株标准株所得的G C mol%值是一致的。各株菌经常规检定、噬菌体裂解试验、血清学检查所得的结果均符合于犬种布氏菌的特性。说明本试验测定的G C mol%值代表了犬种布氏菌的DNA分子结构比值。为我国地方菌种、特别是粗糙型布氏菌的检定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此外,对传统的DNA提取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更便于本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大猪繁殖站,用血清凝集和补体结合试验有2/3的猪检出了布氏流产菌的抗体,然而没有发现布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并且不能由这些猪分出流产布氏菌,由78个直肠拭子中有31个(41%)分得耶氏肠炎菌。假定布氏菌滴度是由耶尔辛肠炎菌引起,为确定这种假定的标准是:在一个月的彻底研究中没有布氏菌病的临床症状;由大批样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控制与消灭布氏菌病,保障人畜健康,我县从1980—1990年,连续十年坚持检疫、淘杀病羊的方针,净化羊群布氏菌病,效果显著。阳性羊检出率由1980年的7.64%下降到1990年的0.019%,羔  相似文献   

15.
正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病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按生化和血清学反应分为马尔他布鲁菌(羊型)、流产布鲁菌(牛型),猪布鲁菌(猪型),另外还有森林鼠型、绵羊附睾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强,次为猪型,牛型最弱。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病  相似文献   

16.
一个广泛感染流产布氏菌生物2型的牛群中的成年牛,在扑灭本病的运动中被屠宰;这个群中的小母牛被转移到一个新的群,该新群明显地保持无布氏菌病九年之后,这些母牛产生了强阳性血清学反应,并由其牛奶中分离得流产布氏菌生物2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全国布氏菌病活疫苗生产企业活菌计数能力,2015年对该项目进行了能力验证分析,每名参比企业发放布氏菌活疫苗(S2株)样品3份,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其进行活菌计数并提交结果报告。结果显示,参比的17家企业中,15家结果"满意",2家企业结果"不满意",表明全国大部分布氏菌病活疫苗生产企业具备可信任的布氏菌病活疫苗活菌计数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7,(9):98-100
对新疆省乌鲁木齐地区采集的宠物犬、流浪犬、养殖场犬样品进行布鲁菌病、沙门菌病、弓形虫病3种人畜共患病血清学监测及病原分离。结果显示:3种犬布鲁菌病血清学阳性率介于7%~22%之间;弓形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介于7%~25%之间;犬肛拭子沙门菌检出率为20%。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地区犬布鲁菌病等3种人畜共患病阳性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对人、动物危害极大,它的特点是临床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氏杆菌病有6个种,即马耳他布氏杆菌(Brucella melitensis)、流产布氏杆菌(Br.abortus)、猪布氏杆菌(Br.suis)、林鼠布氏杆菌(Br.neotomae)、绵羊布氏杆菌(Br.ovis)和犬布氏杆菌(Br.canis)。习惯上,马耳他布氏杆菌为羊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为牛布氏杆菌。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目前资料,就四川牛布氏菌病及非特异抗体和二者关系作一探讨。一、牛布氏菌病检查概况据资料记载,七十年代前一些城市做过布氏凝集试验检疫,有一些阳性反应,但无出菌和暴发流产的记载。1980至1984年我们组织对部分城市乳牛和农村耕牛布氏菌病调查中,HT、SAT、MRT、RBPT 仍有弱阳性反应,凝集滴度一般为1:50—1:100,个别达1:200 。对阳性牛隔离期重检或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