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河南省主推的18份优质小麦新品种为材料,利用DA7250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检测分析小麦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吸水率和容重。结果可知,蛋白质含量达强筋水平的小麦品种有15个,占83.3%;湿面筋含量达强筋水平的小麦品种有12个,占66.7%;吸水率达强筋水平的小麦品种有11个,占61.1%。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吸水率3项品质性状指标均达强筋标准(GB/T17320-2013)的小麦品种有9个,占50.0%,大部分小麦品种(83.3%)达到中强筋标准。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强筋小麦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作为我国优质小麦优势产区,发展强筋小麦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分析了江苏省发展强筋小麦产业的比较优势和面临困难,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强筋小麦产业化的思路和方法;强调只有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才能使江苏强筋小麦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利用复性电泳技术对小麦品种强筋小麦新麦19号和硬粒小麦生育后期的POD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与硬粒小麦子粒的POD酶谱有明显的差异,140kD和39kD是强筋小麦所特有的酶带;硬粒小麦活性较强筋小麦高,在146~96kD、23~10kD两区域均有酶的表达.强筋小麦和硬粒小麦的倒1、倒2两个不同叶位的POD酶谱中有4条酶带很保守,分别是300kD、52kD、39kD和37kD.  相似文献   

4.
在豫北平原灌溉麦区轻壤土地进行了强筋小麦品种高产对比示范,结果表明:(1)豫北平原灌溉区(轻壤土)适宜发展强筋小麦生产,只要选用适宜的品种,通过科学管理,其产量完全可以与普通小麦相当,其质量可以达到强筋小麦国际二等;(2)目前当地高产田产量与质量性状协调最好的强筋小麦品种是高优503,豫麦34;(3)影响当地强筋小麦质量的2个主要问题是黑胚率高,角质率偏低。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在强筋小麦改良中的作用,对Glu-3各位点基因的分类、遗传学效应及在强筋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价值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周口市强筋小麦生态环境、生产概况、品种利用及品质表现,对全市优质强筋小麦区域布局进行了初步规划,提出了适合当地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2006—2015年中国小麦质量年度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中国小麦由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4种类型构成,分析近10年来各类型小麦年度质量变化,探讨小麦生产质量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小麦生产、科研、购销和加工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对2006—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区742个小麦品种7 561份样品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各类型小麦年度比例和8个主要品质性状年度变化。【结果】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但达标样品比例较低。从品种比例看,强筋品种、中强筋品种、中筋品种和弱筋品种比例分别为12.6%、16.7%、68.7%和2.0%,年度间保持稳定。从样品比例看,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样品比例分别为21.0%、16.9%、49.4%和3.8%;各类型小麦样品比例年度间变化差异较大,年度间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呈此消彼长趋势,中强筋小麦呈缓慢增加趋势,弱筋小麦呈下降趋势。从达标样品比例看,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达标比例分别为4.8%、4.6%、25.0%和0.4%。中国小麦总体质量表现为中筋小麦水平,容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间变化趋势不明显,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品质性状年度间保持相对稳定,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弱筋小麦近年来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指数年度平均值增加,品质下降。不同类型小麦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容重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中强筋小麦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弱筋小麦,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年度平均值变幅不同,其中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变幅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结论】中国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小麦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通过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合理增加现有各类型优质小麦品种面积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途径,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小麦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本报讯记者从2014年小麦质量鉴评暨小麦品质提升研讨会上获悉,农业部2014年继续组织小麦品质检测、实验室分析和专家现场鉴评活动。据对18个小麦生产省、735个小麦样品、227个品种的检测鉴评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小麦品质仍以中强筋类小麦为主,其蒸煮品质优良的小麦比重达到50%以上。根据会议上鉴评通过的2014中国小麦质量报告结果看,2014年我国小麦中强筋和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的已经审定的诸多小麦品种之中.我们连续多年进行优质小麦品种引种筛选、品质鉴定工作,以供加工利用,广泛引进适合郑州及周边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在田间调查的同时,重点进行室内品质研究。本试验选择10个品种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郑农16、中优16,陕225-2-10、97003-2、中优16冬小麦品种在郑州种植,其品质可以达到一等强筋小麦水平;郑农16、豫麦47强筋小麦品种品质优良,其淀粉品质达到国际发达国家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先进水平,可供生产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的品质状况,对2018—2020年河南省审定的178个小麦品种进行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容重、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的平均值较高且变异系数较小,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较小且变异系数较大,其中稳定时间变异系数最大(72.83%);各指标达到中强筋以上标准的品种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蛋白质含量(92.2%)、湿面筋含量(68.0%)、吸水率(50.6%)、最大拉伸阻力(14.0%)、稳定时间(13.5%)、拉伸面积(10.1%);2018—2020年审定的178个品种中达到强筋、中强筋、中筋、弱筋的品种数量依次是5、7、165、1个,达到优质强筋和优质弱筋的数量极少。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是制约强筋和中强筋品种育种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是弱筋品种育种的重要指标。因此,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育种目标应以稳定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提高拉伸面积、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为主攻方向。培育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应选用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低的亲本,加强优质小麦种资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育种成效。  相似文献   

11.
优质强筋小麦济麦229选育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8):21-24
济麦229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继济南17、济麦20之后新近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同时达到国家一等强筋小麦标准(GB/T 17892—1999)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用的一等强筋小麦标准,是订单生产非常理想的品种。本文对济麦229的选育实践如育种目标确立、亲本选配、选育技术和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特别是选育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期望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发展对小麦产业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藁城区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在我国具有代表性。通过分析藁城区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现状、优势和问题,从种植和收购模式优化,组织化生产水平提升,多元化加工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品牌打造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壤元素含量对小麦品质有一定影响。利用2005~2006年河北省农业地质调查成果,深入分析了河北平原土壤元素含量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元素含量对小麦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Mg和Ca含量与小麦多个品质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Mg和Ca含量高不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土壤中Se含量高有助于提高小麦品质。根据相关标准将小麦品质指标划分为3个级别,根据土壤元素含量与小麦品质指标的相关方程得到土壤元素含量临界值,并建立强筋优质小麦土壤元素含量比配模型。依据该比配模型,将河北平原区划分为强筋优质麦种植的优势区、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最终形成河北平原强筋优质小麦优化布局图。本研究结果对指导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克禄  郑辉  王坤春  郝炎炎  高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63-1965,2001
[目的]寻求4种播种基础因素适合2种穗型强筋小麦的最佳指标,比较2种小麦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差异。[方法]大穗型强筋小麦以淄麦12号,小穗型强筋小麦以济南17号为试材,对其分别进行地力适应性、基本苗差异、播种期和适宜种植行距试验,并比较2种穗型强筋小麦对4种播种基础因素的需求差异。[结果]小穗型强筋小麦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低于大穗型强筋小麦;大穗型强筋小麦的基本苗以225万~270万株/hm2为宜,小穗型强筋小麦的基本苗为135万~180万株/hm2,比大穗型小麦低80万株/hm2左右;2种穗型强筋小麦的播种期一般相差5 d左右,平均播种行距相差5 cm左右。[结论]与小穗型强筋小麦相比,大穗型强筋小麦对地力条件要求高,适宜基本苗大,播种期晚,平均行距小。  相似文献   

15.
北疆春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3个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在北疆3个代表地区种植,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其品质状况做出分析.认为石河子地区小麦筋力最强,应属于强筋小麦区;塔城、哈密地区小麦品质接近,应属于中筋小麦区.  相似文献   

16.
强筋小麦主要品质内涵与二次加工品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筋小麦品种二次加工品质好坏是决定其面粉最终用途的主要依据。为了深入探讨强筋小麦品种主要品质内涵,对强筋小麦品种的湿面筋含量、湿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三大"核心品质性状"与二次加工品质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菏泽市优质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文对菏泽市的优质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小麦全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菏泽市的土壤类型、灌溉条件、种植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了菏泽市优质小麦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GIS技术将菏泽市优质小麦种植划分为强筋区,强筋、中筋过渡区,中筋区3个不同的适宜种植区,同时叠加了土地利用信息,区划结果更为精细化,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为我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区,优质强筋麦种植面积持续不断扩大。为了培优壮大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实现小麦生产大省向小麦产业强省转变,对该省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在:河北省具有适宜种植强筋小麦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强筋小麦品质突出,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价格优于普通小麦。同时,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做强、做大优质麦产业,制定"以技术带动发展,提升强筋小麦种植质量""以企业试验站带动,扩大生产模式辐射范围""以科技促进增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并实施,解决了强筋小麦品质不达标、性状不稳定、优质不优价的难题,完善并形成了"从订到种,从种到收,从储到售"的优质强筋麦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不同筋力的小麦粉与馒头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了黑龙江省36个大面积主栽小麦品种,对其进行了小麦品质特性与馒头品质关系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都制作不出高质量的馒头,尤其是强筋小麦与馒头品质呈显著负相关,中筋小麦最适合制作馒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的市场推广和作为种质资源利用,连续分析了11年小麦品种新麦26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新麦26的品质指标受年际和地域影响较小,无论籽粒品质指标还是加工品质指标都比较高且稳定,为在黄淮南片小麦主产区进行优质强筋小麦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宜的强筋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因此,在今后黄淮南片小麦强筋育种方面,作为种质资源,要利用好新麦26,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引进、利用国内外的优质资源,积极发掘、探索新的近缘野生优质资源,丰富遗传基础,从而拓宽小麦育种种质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