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力"和"潭美"是2013年登陆福建省的2个相似台风,但其对泉州造成的影响迥异,究其原因在于其登陆后的路径,生命史,台风结构和尾流影响均有不同,因此在分析相似台风的时候,应注重对直接影响系统演变,尾流和对非常规资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向华  骆丽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00-7401
对200713号台风"韦帕"造成的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低槽与登陆后台风的共同作用对降水有重要影响,槽前的不稳定能量和冷空气强迫抬升作用可造成降水量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2013年23号台风“菲特”和2015年21号台风“杜鹃”对海盐地区造成大暴雨进行讨论分析。1323号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台风倒槽正好控制浙北地区,对海盐造成特大暴雨,过程面雨量达到了350.0毫米,是海盐县建站以来同期(10月份)降水量最大的一次。1521号台风“杜鹃”在福建莆田秀屿区登陆,海盐受台风倒槽影响同样发生了大范围强降水,因距离登陆地较远,降水没有“菲特”台风影响大,过程面雨量136.7毫米,在同期(9月份)为降水量最大的一次。台风倒槽暴雨对海盐地区造成较大的灾害,特别是在与冷空气结合的时候,更是加剧了台风暴雨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近50年来海南岛东部台风记录及其灾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荣  宋长远  陈钰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80-12882
基于1957~2006年影响海南岛的台风资料,对登陆海南岛东部台风的基本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选取有较完整记录的48例台风概况及其灾情资料,引入台风灾情指数G和灾害损失率S的概念,对台风灾害等级进行客观定量划分,对台风造成的灾害进行损失评估。结果表明,近50年来,登陆海南岛东部的台风频数年际和月际变化明显,台风的登陆地点分布不均匀,成灾台风的灾情参数呈现出一定的起伏变化,但综合灾情指数显示出上升趋势。海南台风灾害严重,造成重灾等级的台风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5.
以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达维"为例,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判读台风登陆前后的植被NDVI指数变化,提取橡胶的NDVI变化值,用不同等级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空间分布与最大风速、坡度、坡向做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对橡胶的影响较大,在相对高度和坡度小的区域,橡胶更容易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郭铭博  黄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63+9075
通过分析1954年以来对洛阳有影响的8次台风,总结了影响洛阳的台风源地、登陆区域和活动路径,从其所带来的降水量及造成的灾情指出了"82.7"为影响洛阳最强的一次台风,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暴雨洪涝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NCEP GFS全球预报系统的初始场数据和区域站常规观测资料,探讨了台风"玲玲"登陆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冷空气入侵变性过程。结果表明,台风的空间结构、副热带高压和中纬度系统共同决定了台风登陆后的路径;500 hPa台风水平方向风场具有非对称结构,台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使其过渡区风速最大,其他地方风速较小;台风垂直方向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场配置,垂直速度场在台风眼壁区右侧上升运动明显,台风的垂直结构导致暴雨和大风落区位于台风前进方向的右前侧;台风登陆后有干冷空气入侵,破坏暖心结构,造成台风变性并触发强对流天气。由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将台风空间结构与冷空气入侵变性过程结合研究,能更准确判断台风在变性过程中产生的降水分布特征,对东北地区台风的预报业务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达维"为例,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判读台风登陆前后的植被NDVI指数变化,提取橡胶的NDVI变化值,用不同等级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空间分布与最大风速、坡度、坡向做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对橡胶的影响较大,在相对高度和坡度小的区域,橡胶更容易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种台风路径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常规气象资料等,对1617号"鲇鱼"台风的路径预报及影响苍南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鲇鱼"台风特大暴雨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包括受台风登陆前后螺旋云系影响的第1阶段强降水和登陆后伸展出台风倒槽影响的第2阶段强降水。通过台风相似路径条件检索,201617号、199216号、199012号台风的雨量大值中心分布相似,过程雨量201617号台风更大,这是由于第2阶段强降水造成的过程累积雨量更大。东南风急流的建立和长时间维持为本次台风水汽输送提供了动力条件;高层强辐散场为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垂直速度场演变与降水强度实况吻合;地形对台风影响的特大暴雨过程起到增雨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3年第19号超强台风“天兔”于9月22日19时40分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登陆,登陆风速为45米/秒,为2013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热带气旋,也是最近40年来登陆粤东最强的热带气旋,同时也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汕尾最强的热带气旋. 受超强台风“天兔”的正面袭击,马鞍山农场受灾严重.台风所到之处,瓦片纷飞,不少厂房、住屋损坏,农作物受淹,通讯、供电、公路中断,林木果树枝断倒伏,橡胶基地受灾尤为严重.据生产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受台风影响而造成断倒的橡胶有233014株,全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幸无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1.
观相识台风     
正人人皆知台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天灾,称台风为"超级氢弹"毫不为过。据资料推算,若采用人工办法炸毁一次大台风,大约需要100万吨级的氢弹200颗!台风可以将几人合抱粗的大树连根拔起,或将一米粗的钢筋水泥柱"削"成两段,做这些对台风来说就像起重机吊鸡毛——不费吹灰之力!正因如此,台风在古今中外的史册上留下了无以计数的惊人劣迹。1922年8月2日,台风在广东汕头登陆,狂风暴雨加上海水倒灌,整个汕头市被大水吞噬。据不完全统计,死亡61000余人,财产损失达7000万银元!此后瘟疫流行,有些地方成了无人区!台风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可见一斑。2018年9月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山竹"也给  相似文献   

12.
由于南海台风具有较高的登陆频率,通常会对周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对台风路径进行分类是获得台风特征的重要途径。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南海台风进行分类。各分类结果均显示,各集群台风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移动轨迹与登陆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的特征,会在南海周边国家为台风灾害防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2010—2020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据为基础,利用Python、GrADS等软件统计了影响郴州地区的台风的频数、登陆时间和地点、移动路径和降雨强度等,分析了郴州到台风中心距离远近引起的台风暴雨强度及落区差异。结果显示:2010—2020年期间,对郴州地区有影响的台风有33个,其中有16个造成了暴雨天气;登陆地点集中在福建、广东、海南地区,登陆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其中7—8月登陆的台风数量最多;生成于西太平洋从福建登陆向偏西移动、生成于西太平洋西北行进在广东登陆向偏北移动、从南海生成北行在广东登陆向偏北移动这三类移动路径的台风对郴州降雨影响较大;郴州中部一带既是台风暴雨多发地带,同时降雨强度较大。当台风中心距离郴州较近(直线距离小于260 km)时,易造成郴州出现大范围的台风暴雨,暴雨落区集中在台风中心附近和第一、第四象限。  相似文献   

14.
台风在给海南岛带来降温、降雨,缓解夏日气候炎热的同时,也带来了暴风、海浪及暴雨等自然灾害,给海南岛的设施农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对台风登陆海南岛规律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了解台风对海南岛影响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为岛内各地区的温室大棚设计提供一个合理的设计依据,减少台风对海南岛设施农业造成的损害。文章对1966~2015年50年间登陆海南岛的97场台风路径进行统计,重点分析了登陆台风的风力等级、登陆路径和登陆频次;制作出了登陆路径图,风力分布图等图表;并根据海南设施农业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将台风的风力大小进行了分类,得出不同分类等级(8级及以上、10级及以上、12级及以上)条件下岛内各地区的风压分布图,并结合设计经验总结出了岛内各地区温室大棚结构设计的基本风压取值。  相似文献   

15.
2001年7月30日0时10分,在台湾花莲县秀姑峦溪口附近登陆的中度台风"桃芝"造成全台总体损失约61.67亿元新台币(下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6 h一次的全球分析资料及其10 d低通滤波资料对"灿鸿"和"苏迪罗"台风期间的环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减弱和加强是台风路径北折和维持西行的原因,且在滤波场上该作用更加明显,对台风业务预报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目前位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预计7月21日移入东海海面,然后向闽浙沿海靠近并可能登陆。今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目前位于广东阳江东南方海面上,可能于7月20日夜间到7月21日凌晨在广东南部沿海登陆,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  相似文献   

18.
王远超  梁祥毅  林宝亭  陈明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19-13022,13166
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1117号强台风"纳沙"造成广西持续大范围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原因是:"纳沙"登陆后,副热带高压强大,台风环流与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梯度增大,其右侧辐合加强,深厚偏东气流给台风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西南风急流与副高西侧强东南气流形成辐合,北方冷空气从低层南下,东北风与台风后部的东南风形成切变产生对流降水;加上台风自身带来的降水、急流降水以及冷空气入侵降水三部分相接,组成了"纳沙"影响期间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1117号强台风"纳沙"造成广西持续大范围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原因是:"纳沙"登陆后,副热带高压强大,台风环流与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梯度增大,其右侧辐合加强,深厚偏东气流给台风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西南风急流与副高西侧强东南气流形成辐合,北方冷空气从低层南下,东北风与台风后部的东南风形成切变产生对流降水;加上台风自身带来的降水、急流降水以及冷空气入侵降水三部分相接,组成了"纳沙"影响期间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第22号强台风"山竹"于9月16日登陆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海宴镇,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4级,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山竹"给江门市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中农控股积极组织相关经营单位到现场了解受灾损失情况,全力以赴,有序开展各项灾后农业复产工作。作为担负着中央救灾化肥承储任务的"国家队"和农资流通"主渠道",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急灾情之所急,迅速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