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筠连县狠抓数字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加快经验农业向数字农业、单体农业向全链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初步成效。一、紧紧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体,规划打造全域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体系。规划建设川红小镇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特色肉牛现代农业园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3个省级四星级以上园区,与市烟草公司共建蒿坝镇烟菜轮作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形成"3+1+8"园区体系,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是国家战略之一,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引擎,农业信息工作一直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智慧农业应运而生,并在我国的智慧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智慧农业园区将信息技术作为基点,对园区内的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智能监测,并对获取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农业生产园区实行精准化的管理模式,实时获取园区内的各项信息,实现了我国产业园区的智能化发展。文章阐述了我国在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时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极星农业科技园是集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部分于一体,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数据采集、分类、应用、挖掘体系,是现代化农业的典型。该园区在生产过程中,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生产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对实现全区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在该园区设施蔬菜的典型应用,以期推广到更多的生产园区,起到创新、示范、推广、带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雷 《福建农机》2023,(4):36-40
数字乡村的兴起标志着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开辟了新的道路。数字媒体在农产品推广营销、乡村文旅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文章探讨数字媒体建设对数字乡村发展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并从信息设施建设、社区接受度、数字农业现代化、乡村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发展路径,以期为数字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宁  杨帆 《中国农机化》2012,(5):184-186
以贵州省农家书屋数字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农业书目资源的组织方式和使用现状,采用网络化方式实现农家书屋数字平台农业书目信息资源的知识重组,为信息资源的农业用户使用者提供可参考的案例,更加充分体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功能和价值,实现更多的农业信息分析与应用,提供更高质量的农家书屋数字平台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6.
扬州市沙头镇农业园区是以满足扬州市"菜篮子"工程的蔬菜生产为主,同时结合农业观光、农业推广、农业高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等功能的新兴园区.为此,以该农业观光园区的规划设计为例,从方案的背景、规划区的概况、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及基本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农业观光园区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重点论述了农业园区规划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7.
依托涉农高校建设农业高科技园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高科技园区作为改造传统农业的一种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为此,从分析涉农高校与农业高科技园区的依存关系入手,提出了园区建设对高水平涉农高校发展、加快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农业高科技产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论述了特色与创新、产学研结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科学性等建设原则,以及科学试验与教育实践、示范、孵化培育、技能培训、休闲观光、农业信息服务和国际交流等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技术,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黑龙江省发展数字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为此,在分析数字农业的涵义及其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数字农业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提出了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建设的总体框架,指出黑龙江省现阶段数字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尽快制定数字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设数字农业基础信息平台以及应用业务平台、实时开发与研制农业专家模型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根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了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据正在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构建以天空地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对于建设数字中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农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围绕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任务,从农业信息技术学科出发,首先给出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其与传统数字农业的异同点,理清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在资源调查、生产调度、灾害监测、市场预警、决策服务的五大核心功能;其次,重点阐述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关键任务,即一个观测体系(天空地一体化的数字农业观测体系)、四个数字化(农业资源权属、生产过程、灾害监测和市场预警)、一个管理平台(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然后,明确提出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在标准规范研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系统集成与平台开发三方面的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最后,针对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从规划设计、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多方参与、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秀芝 《南方农机》2024,(3):77-79+86
农业机械液压系统和数字农业技术都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液压系统通过提供有效的动力传输和控制手段,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同时,数字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精准和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促进了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笔者旨在探讨农业机械液压系统与数字农业融合的未来趋势与机遇,通过对两者融合的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剖析,为农业机械液压系统和数字农业技术结合提供建议,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Policy makers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re confronted with challenges which might drive land use change and ultimately agricultural profitability to a substantial degree. The challenges include questions around climate variability, demographic changes, use of land for bio-fuel production and ensuring an increase in food production. As profitability triggers many agri-business decisions, knowledge about the existing socio-economic landscape and the economic profile of a region as well as potential impacts on profits provides useful contextual information when agricultural policies are designed. Given the upcoming challenges and their associated uncertainties,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a map of agricultural profit can be reproduced in a scenario and simulation setting which will allow exploring uncertainties around the impacts on agricultural profits as well. There is however currently no flexible system in operation which allows for a consistent update of a map of agricultural profits in Australia or elsewher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rocess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oduce a map of agricultural profit for Australia for the year 2005/2006. The process involves a complex data architecture that accounts for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that is collected by a variety of institutions across different scales. All information can be comfortably queried and query results can be forwarded for immediate processing and subsequent visualisation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facilitate the production of profit maps in the future, the system provides flexibility regarding an update of new economic information but it can also be linked to maps that show an updated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A map of agricultural profit on a large scale and regular updates thereof will help understand profit trends in time and across space. It will help identifying regions that have a lower economic profile and will inform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design of regulatory policies. As these maps are developed using national scale data, we do not recommend using the results at the farm level but we suggest using separate catchment scale profit assessments to calibrate the national scale profit map. The proposed system is well suited to be used in various land use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scenarios and will represent a step forward regarding a scenario impact assessment on agricultural profits. It will also help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land use on a large scale.  相似文献   

12.
本设计主要是以二维码技术与RFID无线射频技术为主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手段来有效处理农产品从选种到最后进入客户手中的全过程,通过数据信息实现可溯源的农产品产业链,便于广大客户通过网络或者手机就能够及时购买所需的产品,通过数据实现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的追溯。农产品溯源系统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系统、生产经营单位信息管理系统、终端查询信息系统三个系统。  相似文献   

13.
罗晓琳 《农机化研究》2017,(10):218-222
为了提高农机加工的现代化和数字化水平,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农机部件的加工质量,结合复杂零件CAD/CAPP/CAM集成系统,采用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农机数字化车间集成技术,并提出了基于叶贝斯分类算法的云资源优化配置算法。该技术平台通过统一的零件模型信息源实现了零件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的共享,改进了传统的CAD、CAPP、CAM系统的不足,简化了其数字化制造工作,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农机部件的数字化加工虚拟仿真为例,对农机部件加工刀具轨迹进行了平台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平台的云搜索功能可以有效地确定刀具走刀方式,生成刀具轨迹,对农机现代化加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及时有效的农业环境、生产条件、状态及过程信息。基于农业内在的特点,卫星遥感是农业信息快速准确获取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发达国家可用于农业应用的遥感卫星已经形成星座或体系进行联合观测,具有较高的观测时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器载荷设计较为充分地考虑了农业应用的需求,观测手段不断创新、观测性能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业遥感卫星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传感器多光谱遥感为主、观测要素缺乏,受遥感传感器性能和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能力不足制约,缺少光学与微波等多手段同时相协同观测能力、遥感数据保障率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遥感监测手段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从国内农业生产常规监测、国外农业生产常规监测、重大农业政策执行情况监测和绘制重要农业资源图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中国当前遥感卫星业务需求,并考虑未来发展深入分析了农业对遥感卫星应用装备的需求。建议构建编队顺序飞行的,具备多光谱、高光谱、红外以及微波等多种手段的农业卫星星座系统,有效提高多源数据融合精度,综合提供不同波段、不同极化、主动被动、光学微波相互融合的多尺度卫星遥感数据及产品,促进农业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天空地”数字农业的一体化发展。最后,提出了立足于用户需求,建立中国民用遥感领域农业综合观测卫星系统采用“分步走”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基石,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将面临很多挑战。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事实证明,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用科学方法指导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农业工程》2022,12(7):140-144
鹤壁市在数字农业建设方面探索了模式,创新总结了经验,但在数字农业建设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资源整合不充分、新技术应用不足、系统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围绕如何紧跟国家战略、用活上级政策、强化顶层设计,将信息技术深入赋能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管理和农业服务,打造数字农业建设“鹤壁模式”,按照“13456+N”的架构进行规划建设,进一步探索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相似文献   

17.
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和前提是数字化,尤其是对农地资源利用、农地权属、农业生产等农业全要素的数字化。目前,国内农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农地资源空间信息应用较少,需要加快开展农地空间数据在农业生产信息采集分析和农业政策决策执行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本研究围绕“十三五”以来新增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统称“两区”)划定农业基础性工作,归纳了“两区”划定的相关概念,总结了划定的业务流程;结合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的业务需求和数字化成图的拓扑关系需求,为“两区”划定设计了“区—片块—地块”三级空间结构;提出了基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两区”划定图件测制关键技术,在分析“两区”行业功用的基础上,以“区—片块—地块”空间结构为制图导向,融合现有多源农地空间数据在空间分布和语义属性上的关联性,从特定空间尺度实现了“两区”空间分布图制作;提出了基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两区”划定数据建库关键技术,分析了“两区”划定数据建库的业务需求,从空间信息结构视角实现对“两区”划定地理空间实体的抽象化;总结并讨论了多源农地空间数据在“两区”划定过程中的整合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能够在“两区”划定的关键技术环节起到数据支撑作用,同时也需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判断其信息可用性,降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偏差及局部缺失对“两区”划定这类系统性工程所造成的影响,实现对基础数据、专题数据、管理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有效集成,为“两区”划定及智慧农业领域同类基础性工作的有效推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PLC的农田自动灌溉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加快农业生产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农田灌溉中的生产效率,以PLC为核心,通过无线传输对农田灌溉中的流量和阀门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和监控。通过监控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农田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自动灌溉监控,同时可利用上位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实现了数据报表的自动生成和数据库的访问、排序、查询等多种功能,达到远程实时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数字化是发展数字农业的重要内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本文通过对枣庄市42家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情况的实地调研和10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调研,统计分析了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生产、经管、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中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数字化转型的主动和尝试,但当前转型发展链条较短。在调研的14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有45%开展了生产数字化,30%开展了网络化营销,50%实施了内部管理数字化。(2)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发展还面临人才、资金、技术、价值发挥等方面的难点。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40岁以上、大专以下学历的高达78.4%,82.5%的新型经营主体投入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资金不足投入生产经营资金总额的10%,经营主体享受过政府扶持资金的仅占17.5%。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加快全程数字化转型升级,助推我国农业大国向数字农业强国转变,政府要加快规划引领、平台搭建、政策扶持,要加快5G、遥感卫星、冷链仓储等农业数字基建建设,要创新数字农业技术,探索项目持续运维模式,提升数据要素价值驱动能力,提升农民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