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平昌县耕地地力现状、对策及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在我国农村一直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也制约着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环境保护。摸清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肥力状况、土壤退化状况、地力状况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状况,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粮食单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盲目施肥问题,必须首先了解土壤基本情况,摸清我县菜地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障碍因素,分析耕地退化的原因,才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肥料等资源浪费,对防止土壤退化和污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粮食安全受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多种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等问题异常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如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本国,实施农业科技革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耕地土壤退化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湖南省耕地土壤退化现状与产生的原因 ;并从耕地保养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依法治土 ,建立耕地保养投入长效机制 ,加强耕地质量监控和加大耕地整理复垦力度等方面防治耕地土壤退化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6000万元     
<正>由于过度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退化、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湖北省通过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斥资6000万元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提升农产品品质,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以生物性生产为基础的产业,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主要物质基础。保护耕地除了在数量上防止减少外,还要在质量上进行保护,保证耕地肥力的延续性,防止土壤退化而造成的地力下降。实践证明,对耕地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是培肥土壤,提高地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措施。然而,近些年来在农村里确有相当多的农户对耕地实行一种掠夺性的经营,丢掉了对耕地施用有机肥料的传统习惯,单位面积施用有机肥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地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增产增收。 一、有机肥料减少导致土壤肥力普遍下降 …  相似文献   

7.
程燚  钱国平  邱宁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50-351,354
对安徽省中低产田面积、土壤肥力及主要理化性状、土壤污染及土壤健康质量、农田抗灾害能力等现状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主要土壤退化类型防治技术 ,提出了防治耕地土壤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田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叙述了吉林省农田自然环境、面源污染和耕地土壤退化现状,产地环境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回顾了主要气象灾害、面源污染及耕地质量退化形成的原因,分析了30年来,粮食产量波动规律及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吉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的关键技术措施,认为科学施肥,提高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生产力是解决粮食可持续的关键技术环节。粮食可持续关键技术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吉林省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粮食品质,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耕地撂荒增多,占补平衡存在量不足、质不高问题,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托底。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0.
陈明  程慎茂 《农技服务》2013,(12):1371+1374-1371,1374
通过对微山县农业生产耕地质量的全面调查与评价,指出了影响农业生产耕地质量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耕地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紫色土坡耕地是南方丘陵区农业生产重要的耕地资源,其耕层土壤退化主要为物理退化。为了探讨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退化的影响,在耕层土壤退化分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物理、力学特性及土壤退化指数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铲土侵蚀模拟试验方法,以未侵蚀地块为对照组(CK),对比分析了侵蚀5 cm(S-5)、10 cm(S-10)、15 cm(S-15)、20 cm(S-20)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渗透性、土壤力学特性及土壤退化指数变化特征,对坡耕地耕层物理、力学特性的退化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1)紫色土坡耕地不同侵蚀程度下耕层土壤渗透性为CKS-5S-10S-15S-20,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饱和导水率随着侵蚀程度加剧而降低,S-20土壤渗透性能最差;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的土壤渗透性指标高于20—40 cm土层的。(2)紫色土坡耕地不同侵蚀程度耕层土壤力学性质为CKS-5S-10S-15S-20,土壤抗剪强度、土壤紧实度随侵蚀程度加剧而增加。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各层土壤力学指标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的高于20—40 cm土层的。(3)土壤抗剪强度对第一轴贡献率最大,土壤抗剪强度是影响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力学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力学特性与第一轴相关性排序表现为稳定入渗率土壤紧实度饱和导水率平均入渗率初始入渗率抗剪强度。(4)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指数大小为S-5(-8.71%)S-10(-10.95%)S-20(-12.17%)S-15(-15.37%),S-15处理对耕层物理性质影响最大,S-15土壤退化指数最小,土壤退化程度为重度退化。不同侵蚀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指数10—20 cm土层的最大,土壤退化对10—20 cm土层影响最小。【结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现象严重,不同侵蚀程度土壤的退化等级分为4级,分别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研究结果可为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过程辨识及恢复调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科技》2004,(6):i001-i001
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认为,为了发展农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科技与物质投入,但是中国粮食增长幅度始终远低于科技与物质投入的增长幅度,中国耕地质量的下降正在加速,其限制性正在增强。据介绍,目前中国土壤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质量偏低,二是土壤退化现象较严重。中国的耕地中低产田占37.3%,中产田占41.2%,二者合计占78.5%,高产田只占21.5%。  相似文献   

13.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基层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表明在重视耕地数量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笔者最近对泸州市江阳区耕地质量现状和保护工作进行了调查。一、江阳区耕地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1.耕地区域分布及特点江阳区耕  相似文献   

14.
袁业琴  云玲 《吉林农业》2007,(10):28-28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深入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使我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接近极限,而耕作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化学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在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给土壤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耕地质量严重下降,大面积耕地土壤退化,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农作物品质下降等不良后果,已经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如果这种现状得不到改善,未来我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业、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日益突出,农业种植结构、耕作制度、作物品种、产量水平、肥料、农药使用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诸多如耕地数量锐减,土壤退化污染、次生盐渍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耕地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汾阳市从2007年开始连续5年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相似文献   

16.
<正>1开展南水北调水源地耕地质量保护的必要性1.1提高耕地质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提高耕地质量,保持耕地地力常新常壮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近几年来,南阳市粮食平均单产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仍然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首要因素是耕地质量不高,导致农作物平均产量较低,是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因素之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耕地质量的提高可使作物充分发挥其增产潜能,达到农业  相似文献   

17.
坡耕地治理和保护是当今热门话题,自然因素和经济制度因素对坡地农业土地利用影响巨大.华南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但山地丘陵多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就华南地区坡耕地概况、自然背景、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土地浪费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该区坡耕地资源要引导开展耕地改造、调整种植制度和种植结构、发展丘陵立体农业等措施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紫色土坡耕地是南方丘陵区农业生产重要的耕地资源,其耕层土壤退化主要为物理退化。为了探讨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退化的影响,在耕层土壤退化分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物理、力学特性及土壤退化指数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铲土侵蚀模拟试验方法,以未侵蚀地块为对照组(CK),对比分析了侵蚀5 cm(S-5)、10 cm(S-10)、15 cm(S-15)、20 cm(S-20)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渗透性、土壤力学特性及土壤退化指数变化特征,对坡耕地耕层物理、力学特性的退化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1)紫色土坡耕地不同侵蚀程度下耕层土壤渗透性为CK>S-5>S-10>S-15>S-20,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饱和导水率随着侵蚀程度加剧而降低,S-20土壤渗透性能最差;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的土壤渗透性指标高于20—40 cm土层的。(2)紫色土坡耕地不同侵蚀程度耕层土壤力学性质为CK-5-10-15-20,土壤抗剪强度、土壤紧实度随侵蚀程度加剧而增加。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各层土壤力学指标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的高于20—40 cm土层的。(3)土壤抗剪强度对第一轴贡献率最大,土壤抗剪强度是影响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力学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力学特性与第一轴相关性排序表现为稳定入渗率>土壤紧实度>饱和导水率>平均入渗率>初始入渗率>抗剪强度。(4)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指数大小为S-5(-8.71%)>S-10(-10.95%)>S-20(-12.17%)>S-15(-15.37%),S-15处理对耕层物理性质影响最大,S-15 土壤退化指数最小,土壤退化程度为重度退化。不同侵蚀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指数10—20 cm土层的最大,土壤退化对10—20 cm土层影响最小。【结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现象严重,不同侵蚀程度土壤的退化等级分为4级,分别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研究结果可为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过程辨识及恢复调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既有耕地数量问题,又有耕地质量问题,而加强耕地科技创新是贯彻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的重要实施路径。耕地科技创新势重点是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基于对我国耕地现状、耕地质量问题、国内外耕地科技发展趋势及差距的综合考量,笔者团队所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耕地科技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为重点,以耕地保护与利用为核心,在全国六大不同区域开展耕地监测、耕地改良、耕地培肥、耕地利用创新等系列研究,成效颇丰。  相似文献   

20.
潍坊市设施农业耕地土壤退化改良技术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介绍了山东省潍坊市设施农业耕地土壤退化的表现及原因,并总结了潍坊市设施农业土壤退化改良技术模式,以期指导潍坊市退化土壤的技术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