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五优308在兴宁市晚造种植表现,指出其具有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逆力强、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密植、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兴宁地区晚造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新组合华优桂 99于 2 0 0 2年早、晚造在兴宁市各种植了 6.67hm2 大面积连片示范 ,经验收平均每667m2 产量早造为 60 4kg、晚造为 60 3kg ,表现高产、优质、抗性好。并介绍了华优桂 99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超级杂交稻天优998晚造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天优998晚造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播种、适时早抛、合理稀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丰优3550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选的野败型籼稻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3550组配的晚造杂交稻组合。介绍了双亲的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三系优质杂交稻组合博Ⅱ优138在海南省文昌市镇前铺晚造丰产示范,百亩示范片实割产量为7.0 t/hm2,比对照博Ⅱ优15增产6.0%,现总结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2012-2013年共引进105个早熟杂交稻品种,在广西北部的全州县原种场进行了试种,通过2a的种植观察,从中筛选出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且通过广西区审(认)定的7个有潜力的早熟品种。该文主要介绍了这7个早熟杂交稻新品种作晚造展示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Y两优281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抗病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粤审稻20170033)。该品种为早、晚造迟熟感温型优质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约130 d,晚造113 d;分蘖力强,有效穗多,耐肥性好。该研究详细介绍了杂交组合Y两优281的选配过程、制种方法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华南双季稻作区,境内稻作生态类型复杂多样。晚季台风、暴雨频繁,高温多湿,害虫世代重叠,病害易于流行。海南晚造水稻生产上以弱感光型的杂交稻博优64为主,品种较为单一,抗性衰退,丰产性下降,品质变劣。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杂交稻组合的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愈来愈迫切。针对此状况,选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不同熟期的杂交稻新组合,不仅有利于杂交稻种子产业化经营,应对种子市场竞争,而且对其生态条件复杂多样化的海南晚造生产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1999年开展对杂交稻强优组合的选育研究,并育成了强优势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博Ⅱ优128和博Ⅱ优26。  相似文献   

9.
双优2009是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与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合作,以优质不育系双青A为母本,以抗病恢复系弘恢2009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晚兼用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品质优、丰产性好、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等优点,于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中南稻作区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早、晚造种植。文章阐述了双优2009的产量表现、抗病性、米质、主要农艺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博Ⅱ优6636是用博ⅡA与中种恢6636配组而成的弱感光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高产、抗病,米带香味,适合海南全省晚造种植.本文介绍了博Ⅱ优663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华优638是肇庆市农科所等用不育系Y华农A与恢复系R638配组而成的感温型中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米质优,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抗倒力强,适应性广,适宜广东粤北以外地区早造和中南部地区晚造种植。摘要:华优638是肇庆市农科所等用不育系Y华农A与恢复系R638配组而成的感温型中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集散适中,萃秆粗壮,米质优,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抗倒力强,适应性广,适宜广东粤北以外地区早造和中南部地区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新组合永丰优玉丝苗是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永丰A与恢复系玉丝苗组配而育成的高产抗稻瘟病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该组合丰产性能优异,202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东郊镇自2011-2013连续三年晚造引进栽培博Ⅱ优138杂交稻新组合,三年六个示范区实割平均产量分别为463.4kg/亩、476.5kg/亩、488.7kg/亩,对比照博Ⅱ优15组合增产6.6%、6.9%、7.2%。总结了博Ⅱ优138杂交稻新组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恒丰优42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恒丰优426是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用恒丰A与粤恢426组配育成的高产抗稻瘟病感温型杂交稻新组合。当前市场对杂交稻品种的抗病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市场上现有的三系杂交稻品种中,抗病性较好的品种不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本单位选育出高产抗病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恒丰优426。1选育过程1.1恢复系粤恢426的选育2005年早造以广恢998作母本,以R128作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并逐代进行抗性鉴定,2010年晚造获得农艺性状整  相似文献   

15.
沪旱优3号在柳北区晚造水种旱管示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沪旱优3号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育成的具有突破性的耐旱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在柳州市柳北区7.9hm^2晚造水种旱管示范表现耐旱耐寒性强,高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具有实用价值。本文总结分析该品种特性及其综合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梅县采取"早、晚造种植杂交稻,冬种石扇咸菜"一年三熟的"稻-稻—菜"轮作栽培模式,通过成立小组、精心组织、制定好栽培技术措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介绍了石扇咸菜的"稻-稻-菜"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效益及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博优263是由不育系博A与新恢复系R263配组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组合,其株型紧凑、抗稻瘟病、稳产性好、抗倒力强、适应性广、米饭口感好。在双季稻区适宜晚造种植,每667m2产量一般为500kg左右,高产田块达530kg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天优652系汕头市农科所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不育系天丰A与自育恢复系汕恢652组配育成的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经2005年早造汕头市农科所品比,2006、2007年两年晚造省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为丰产性好、外观品质较优、后期熟色好.2008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优优8821是用优IA与R8821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稻组合,直链淀粉含量为21%,株型较好,熟期适中,高抗稻瘟病,适应性广。在双季稻区每667m^2产量一般为550kg左右,高产栽培超过700kg,早、中、晚造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20.
湛优226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用新质源三系不育系湛A为母本、以优质恢复系HR226为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2006年通过了广东省审定,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等优点,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介绍了该品种在信宜的产量表现,并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