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广西区科技厅下达的《斑 人工配合饲料与营养分析的研究》课题中的斑 人工育苗技术要求,在斑 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鱼种培育技术研究。我们于1999年的4月下旬至7月中旬,先后将8批孵化出的33808尾斑 鱼苗(1.2cm-1.5cm),经16天~21天培育,获得3.仇cm~5.0cm规格鱼种20365尾。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鱼苗来源    8批鱼种培育使用的鱼苗均取自本课题组斑 人工繁殖孵化出的斑 鱼苗,规格为1.2cm~1.5cm。数量共338…  相似文献   

2.
张勇  粟锦鹏 《内陆水产》2000,25(7):29-30
1999年7月从北京引进俄罗斯鲟鱼苗种在广西水产学校名特优水产实验场(武鸣基地)进行了南移人工养殖实验,在室外水泥池中投放鲟鱼苗4500尾,平均体长为7cm(5~10cm),经153d饲养,得鲟鱼种3150尾,平均体长为37.8cm,均重215g。其中最大个体体长为50cm,体重378g,养殖成活率为70%。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999年进行的池塘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鱼苗、鱼种的养殖技术。(1)鱼苗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水花规格为0.7cm,亩放养5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5cm成活率78%;亩放养8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2cm,成活率72.2%,亩放养10万尾水花鱼苗,经30天饲养,规格达2.9cm,成活率73%。(2)鱼种培育:亩单养美国大口胭脂鱼夏花鱼种(规格3.2cm)6000  相似文献   

4.
在面积2亩、水深1.5m的池塘中放入体长1.4cm的罗氏沼虾16200尾,投喂颗粒饲料、杂鱼等,经99天饲养,共产食用虾119kg,平均体长7.2cm(5.2-10.0cm),亩纯收入996.67元。  相似文献   

5.
在宜鱼稻田建设占面积10%~20%的鱼凼、鱼沟(鱼凼深1.5~1.8m,鱼沟宽60~80cm,深40~60cm);在以养虾、蟹为主的稻田,建占面积20%以上的鱼沟,沟宽2~3,沟深1~1.5m。这种凼、沟式的稻鱼工程,不仅每亩可以增加蓄水150~300立方米,而且每m^3水体还可年生产1公斤或0.5公斤虾、蟹。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池塘淡水养殖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9年在广西水产研究所中试基地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池塘淡水养殖试验。在600m^2的淡水池塘中投放平均全长2.35cm的淡化虾苗2.5万尾,经70d饲养,生产成虫98kg,成虾平均全长5.59cm(最大为10.6cm),平均体长8.34cm(最大为9.4cm),平均体重7.73g(最大为11.5g),养殖成活率为50.7%。  相似文献   

7.
在河道中设4只网箱,面积各为16m^2,放养全长2-2.5cm的斑点叉尾Hui,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3.56%的配合饲料,饲养期51天,斑点叉尾Hui鱼种规格达14.8cm,鱼种成活率93.52%,总利润42010.75元,饲料系数1.99,投入产出比为1:2.49。  相似文献   

8.
2000年5~7月在广东省澄海市六合围荣鸿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半咸淡水池塘养殖试验。在0.8hm^2的半咸淡水池塘中投放淡化虾苗7万尾,平均全长0.8~1.0cm,经65d饲养,生产成虾550kg,平均每667m^2产46kg,成活率80%,成虾平均体长9.8cm(最大个体为124cm),平均全长11.3cm(最大个体为13.2cm),平均体重10.07g(最大个体为16.67g),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4 养成期的水质调控4.1 加水 放苗后逐步加水,到6月初水深保持在1.0~1.2m左右。根据水色透明度变化,适时追肥,保持水色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 30~40 cm左右。以后,每 2~3天加水 1次,每次加水 5~10 cm,到 7月初池水保持水深2.5m左右。7月利用配水池每隔 7~10天换水 10 cm,进入8月利用配水池隔 3~5天换水 10 cm,到 9月以后利用环沟和配水池以实现养殖水体内循环。所有用水均应在配水池内用50~80×10-6漂白粉消毒。4.2 使用增氧机 有限水交换系统必须使…  相似文献   

10.
红螯螯虾在厦门地区可以生长繁殖,其繁殖期为5-10月份,盛期出现在6-8月份。每年自然水温上升至26.3-29.3℃时,受精卵孵化至稚虾需42-47天。用塑料编织网作为幼苗隐蔽栖息材料,投喂对虾苗在用1-2号配合饲料育效果理想。平均水温为28℃时,由离开母体的稚虾(体长8mm)培育至体长为2-2.5cm的规格种苗,约需25天。在正常情况下,每平方米育苗池,可生产出种苗1234-1910尾。  相似文献   

11.
1996年以来,泰安市郊区温泉养殖场利用独特的地热水资源条件,成功地进行了建鲤早繁制种试验,1998年又在彩山水库利用660m2网箱进行建鲤寸片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当年达到上市规格,打破了传统的1年育种、2年养成的养殖模式。1 材料与方法1-1 网箱材料与设置网箱用聚乙烯网片加工而成,规格6m×5m×2m,目大分别为0-8、1-8、2-0cm。成鱼网箱6m×5m×2-5m,目大3~4cm。鱼种网箱为单层,成鱼网箱为双层单层盖,网箱上部四周用楠竹绑扎实,网箱上盖用毛竹支起高出水面50cm,其他装置…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育自繁亲虾,用温泉水高温,人工育苗18.59万尾(0.8-1.0cm),最高育苗密度10.3万尾/m^3,成活率84.5%;外购亲虾用锅炉提温,人工育苗7.79万尾(1.65cm),育苗密度5.53万尾/m^3,成活率64.98%,孵化育苗水温26.0-30.0℃、PH7-8.5、盐度12-14‰、溶氟4-6.5mg/l,氨氮0.3-0.8mg/l。本试验表明,罗氏沼虾人工孵化育苗,在辽宁地  相似文献   

13.
在江口水库,通过减少夏花放养量20-30%,用不同目大的16m^2网箱,经二级培育,当年育成16.5-20cm大规模鱼种,翌年成鱼箱减少35-40%放养量,用20-23尾/m^2,养成550-1100g食用鱼,比原放养模式增产154-157%,增效86-105%。  相似文献   

14.
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及仔幼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万成炎  戴泽贵 《水利渔业》1996,(6):12-15,17
1994-1995年美国引进匙吻鲟受精卵5批22.7万粒,孵出鱼苗12万尾,平均孵化率53.0%,经暂养成活5.47万尾,平均成活率45.5%,共培育出5-6cm幼鱼3.43万尾,平均成活率62.8%。以第五批幼鱼培育最理想,培育出20cm幼鱼1.64万尾,成活率80%。综合报道了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及仔幼鱼养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大口鲇苗种培育和配合饲料驯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水体,高密度,全投饵的集约化培育方式,在1994~1995年中,共将8.9万尾3~4日龄,全长6~8cm的初孵大口鲇苗,经11~41天培育,养成全长30~100mm的鱼种5.112万尾,出池率为57.4%,用人工配合饲料驯食全长50~60mm的鱼种,只需一星期左右,全部摄食配合饲料,驯食阶段成活率为54.1%~84.7%,为配合饲料养大口鲇成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地下卤水养殖中国对虾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群峰  江涛 《齐鲁渔业》1997,14(4):22-24
地下卤水经盐度及主要离子含量的调节后,用于养地虾,能防止病毒性虾病的发生。用地睛卤水养殖中国对虾2年试验结果表明:0.6cm的虾苗经25天暂养,体长达3.0cm,成活率为63-66.7%,再经4个月养殖,体长增至11.2-13.2cm,每亩产量达到39.7-92.5kg  相似文献   

17.
当年体长3cm的长吻Wei在水库网箱中经130-155天饲养,成为尾重39.8-67.1g的大规格鱼种,成活率82%-95%,投产比1:1.83-2.41,16m^2的网箱产量相当于667m^2池塘。  相似文献   

18.
1992-1993年使用PG、HCG、LRH-A对17批4464尾高体型异育银鲫进行人工催产繁殖,两年催产率分别为64.8%、77.9%,受精率为35.2%、47.9%,出苗率为85.9%、90.8%。两年共出苗3615万尾。养殖试验结果,在鱼种池、成鱼池套养了3-4cm夏花鱼种,可获单产180-470kg/ha,成活率70%-90%,个体规格0.20-0.31kg。鱼种阶段主养,可获单产2288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与方法1-网箱规格:网箱原材料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网目的大小依据网周、网底、网盖而异,分别为1-5cm、2-2cm、2-5cm。长×宽×高为7m×4m×2m。网箱框架用楠竹和竹板搭制而成,将网箱安置于框架内,呈长方体,网箱周边用(4×6)聚乙烯线固定于框架上。每口网箱分别用6个铁制鼓桶(油桶)用8mm铁丝系牢于框架上作浮子,长边2个,宽边1个,网箱底部用砖头或鹅卵石作沉子,使网箱底部距离河流底部约0-7~0-8m,并用25~35目尼龙纱绢做成1m×1m,高0-2m,用铁丝作框架置放于网箱内…  相似文献   

20.
涨渡湖鳜鱼增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0-1993年对涨渡湖进行鳜鱼苗种投放后,鳜成鱼年产量由4.8t,上升到31.5t。根据研究结果认为:该湖鳜鱼苗种投放量为,夏花(1.5-2cm)20-25万尾、寸片(3.3cm以上)10万尾;或寸片(3.3cm以上)20万尾。鳜成年产量可稳定在35t左右,并在维护渔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提高湖泊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