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川芎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化,并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并以GC-MS为检测手段。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度80目,浸泡时间8 h,料液比1 g∶10 mL,蒸馏时间1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挥发油的提取率可达0.955%。经GC-MS分析,共分离出31种组分,其中藁本内酯为川芎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周吴萍  何莲莲  容元平  梁丹  黄尘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94-18794,18799
[目的]优化降香挥发油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药材粒度对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结果]优化的降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为:用药材细粉加8倍量的水,提取7 h。[结论]该试验得出的提取条件下,降香挥发油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乌连止泻颗粒剂中白术、木香、干姜含有挥发油成分,甘草有助于挥发油溶出,采用共水回流法提取,以挥发油溶出率为指标,对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粉碎程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优选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利用β-CD包合挥发油,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结果表明,经试验确定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为,将白术、干姜、木香、甘草粉碎成粗粉,不浸泡,加8倍量水,共水回流提取6 h;挥发油包合工艺为β-CD:挥发油为4:1;β-CD:水为1:8;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dis L.)挥发油,运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迷迭香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迷迭香剪成1 cm长的小段、料水质量比1∶15、浸泡时间3h、提取时间4h,此条件下挥发油的得率为1.870%.运用GC-MS技术分析并比较了迷迭香鲜样和干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二者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药材阴干后挥发油品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松松针挥发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油率为指标,考察投放原料质量、浸泡时间、料液比、蒸馏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最佳提取条件是投放原料150 g、料液比1∶9、浸泡12 h、蒸馏提取时间5 h,平均得油率为0.323%,RSD为6.87%。[结论]该研究为松针挥发油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付惠  李正权  王昌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50+3853-3850,3853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草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进行比较,优选草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草果挥发油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加水量、蒸馏时间和浸泡时间.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出草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2,即:料液比1∶6(g/ml),浸泡时间1h,蒸馏时间7h.[结论]该方法优选了草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草果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了当归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工艺,利用Belousov-Zhabotinskii (B-Z)化学振荡体系检测了岷县不同产地当归水提物成分的产地特征,结合气质联用(GC-MS)测定并分析了其化学组分.结果表明:当归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粉碎度60目,浸泡时间6h,提取时间8h...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法提取川木香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波法提取川木香中的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川木香粉末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选取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4个因素对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提取率的影响次序均为: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对此2种有效物质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25,超声波功率300 W。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提取率分别达1.36%和1.56%。[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川木香中的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工业化提取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马尾松松针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液固比、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及提取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在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的提取过程中,液固比是影响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提取时间,最后是浸泡时间。正交试验表明,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9∶1、提取时间3h、浸泡时间7h,优选所得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优选神农香菊挥发油提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加水量为药材质量的8倍,浸泡3.0 h,提取6.0 h,所得神农香菊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在放大生产中,提取时间为6.5 h时可得到挥发油最大...  相似文献   

11.
研究尾叶香茶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方法、提取工艺及其抗菌和抗氧化能力。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CO2法)提取尾叶香茶菜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体外抑菌试验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试验研究其抗菌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SD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浸泡时间8h,料液比1∶6,蒸馏时间7h,平均得油率为0.186%;SFE-CO2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是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80min,平均得油率为0.440%;2种方法所提挥发油均具有一定的抑菌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且SFE-CO2法所提挥发油的抗菌和抗氧化能力均高于SD法所提挥发油,同种方法所提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SFE-CO2法提取挥发油SD法提取挥发油Vc。优化的2种提取方法稳定性好,其中SFE-CO2法周期短、工艺流程简单、得油率高、抗菌和抗氧化性能好,适宜在工业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法优选人面子叶挥发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人面子叶中的挥发油,以挥发油得油率为考察指标,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对人面子叶挥发油的提取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泡时间,加水量影响最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4h、加水20倍、提取5h,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叶黄皮树茎皮中的挥发油,以挥发油得油量为考察指标,以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对细叶黄皮树茎皮挥发油的提取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泡时间,加水量影响最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4h、加水20倍、提取6h,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马萍  吴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72-7273
[目的]确定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选取提取时间(A)、浸泡时间(B)和加水倍数(C)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试验,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筛选水蒸气蒸馏法的最佳条件。[结果]3个因素对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加水倍数,最优组合为A2B2C1,即加水倍数8倍,提取时间3.0h,浸泡时间2.0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得挥发油提取量最高,为1.5%,RSD值为0.066%,表明优选的方法准确可靠。[结论]该研究优化的提取方法易于控制,仪器简单,为头花杜鹃的生产和广泛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疡必愈止痛片中木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木香提油量为指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出木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油转移率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与研磨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研磨法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木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过60目筛,加4倍量水,提取6h;研磨法优于饱和水溶液法,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g)与挥发油(1 mL)投料比为10:1,加水量3.6倍,研磨时间1h。结论 优选的提取和包合工艺操作方便、合理稳定,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佩兰挥发油的提取与GC-MS分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杰  金岩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50-154
采用GC-MS分析法,研究了超声提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佩兰挥发油化学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超声法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82.59%;在水蒸气提取法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91.58%。其中含量最高的组分均为α-石竹烯。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仅有11种相同组分,且各组分的含量有很大差异。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提取法对佩兰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超声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佩兰挥发油部分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李威  杨洋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23-324,326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中挥发油,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以β-CD和广藿香挥发油投料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选择广藿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8,搅拌强度为600rpm,包含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1h。  相似文献   

18.
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防风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防风的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研究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防风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及提取防风挥发油的最佳工艺。[结果]在防风挥发油的提取过程中,浸泡时间是影响防风挥发油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提取时间,最后是加水量。正交实验表明,防风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8 h、浸泡时间2 h、加水量700 ml,在此工艺条件下,防风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为0.25%。用DPPH法对挥发油自由基进行清除率测定,获得清除率为45%。[结论]防风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海南广藿香药材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02萃取挥发油的条件,并对2种提取方法给予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显著性因素是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加水量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泡时间5h,提取时间4h,加水量是药材的7倍,其挥发油得率为1.59%;而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显著因素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物料粒度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时间2.5 h,物料粒度40目,萃取温度为40℃,挥发油得率为2.60%,是水蒸气蒸馏法得率(1.59%)的1.64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姜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用挥发油测定器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采用DPPH法测定姜黄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泡时间0.5 h、加水量700 ml和提取时间8.0 h,挥发油的提取得率为7.26%;姜黄挥发油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75.16%。[结论]优选所得工艺稳定可行,姜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