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种子》2021,(9)
为揭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品质特征及遗传变异规律,筛选优良种质,从而提高种子园营建水平,从杉木种子发芽特性(发芽率、霉变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持续时间和发芽时间),优良程度(优良度、空粒率和涩粒率)和生物量(千粒重)3个方面对2代种子园16个无性系进行了10项品质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持续时间和发芽时间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优良度与空粒率、涩粒率均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发芽时间达到显著正相关。不同无性系间各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发芽势、发芽率变异系数较大,千粒重次之,优良度变异系数最小。通过综合评定法选择出5个品质优良的无性系(BJ 3、BJ 5、BJ 1、BJ 9和BJ 2),筛选的优良无性系可为杉木种子园营建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优质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源截叶铁扫帚种子特性和萌发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宏  刘洋  熊军波  张鹤山  王志勇 《种子》2020,(4):105-109
为挖掘截叶铁扫帚优异种质,更好的开发利用我国野生资源,以不同种源截叶铁扫帚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对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截叶胡枝种子长、宽和千粒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不同材料间,J-21种子性状平均变异系数最大,丰富度最高,J-15则较小。8份材料种子发芽率除J-4发芽率(60.33%)稍低外,其余均高达90%以上且差异不显著;活力指数以引进品种表现较好;所有材料中,J-4表现最差。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种源截叶铁扫帚无论是长、宽还是千粒重均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正相关性不显著,但与种苗生长相关性较高,其中种子长宽极显著影响初生根长(p<0.01),而千粒重则显著正相关胚芽长和活力指数(p<0.05)、极显著相关初生根长(p<0.01)。种子大小和萌发特征可作为资源引进和新品种选育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野生材料J-20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鹅掌楸13个产地种实性状的研究发现,聚合果表型性状(果长、果宽、长/宽比等)与种子性状(千粒重、发芽率等)的差异在产地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变异主要存在于产地问,产地内也存在一定的变异.单聚合果翅果数随聚合果的增长而增加,翅果千粒重随聚合果增宽而增重.参试种子发芽率多在3%~5%,部分产地达10%以上,估计与参试产地的种群大小密切相关(如贵州黎平).地理生态因子对种实性状存在一定影响,产地的海拔及年降雨量是聚合果发育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海拔和无霜期则对种子发芽率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9,(8)
以17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种子和子代一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探讨薄壳山核桃不同家系种子性状、变异规律及与子代苗期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家系间种子性状、幼苗生长存在丰富的变异,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1.63%~11.85%,幼苗生长的变异系数为4.91%~17.26%,种壳厚、发芽率、茎干重和叶干重因变异程度高,可作为育种和优良单株选择重要性状指标;百粒重与种长、种宽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与种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宽呈负相关但不显著,说明其长/宽主要取决于种长。种子的种宽变化很小,种长变化较大,地径与种长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种子过长对植株增粗生长有阻碍作用;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家系1、8、4、3、7、12号和9号表现较优的子代,为薄壳山核桃优良植株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贵州省天柱县杉木种子园优良无性系种子成熟与相关性状的分析,进行了成熟期划分、球果采摘时间的设定。相关性状规律的研究。通过研究将对高世代杉木种子园的营建技术和提高现有杉木种子园种子生产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勤  曾德志  郭世星  李壮  牛应泽 《种子》2012,31(3):77-81
选用6个遗传特性和种子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成30个正反交组合,对种子含油量与几个主要物理性状进行了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观察的种子物理性状包括种皮厚度、皮壳率、.种皮颜色、千粒重、容重和比重.结果表明,在亲本与杂种间,种子含油率和各物理性状的变异情况基本一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杂种在种子含油率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杂种优势,种皮厚度表现出一定的负向杂种优势,这对于油菜高含油率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是有利的.在正、反交组合间,种子含油率和各物理性状均无显著差异,表现高度一致.各物理性状与种子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关系数依次为:种皮厚度>皮壳率>种皮颜色>比重>容重>千粒重;种皮厚度、皮壳率和种皮颜色与种子含油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比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和容重与含油率相关不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种皮厚度每增加1 μm,种子含油率则降低0.176 1%;种子皮壳率每增加1%,种子含油率则降低0.420 7%.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种皮厚度对种子含油率具有最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其次是种子皮壳率;种皮颜色和比重的直接通径系数较小,而通过种皮厚度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种皮厚度是影响种子含油率最重要的物理性状,其次是皮壳率;种皮颜色和比重可能是通过种皮厚度发挥重要作用的.在油菜高含油率育种中,选育种皮较薄的品种类型可能是提高油菜种子含油率的重妻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烟草同一组合不同DH系的结实性和种子质量进行了研究,发现DH系间成果率、单果结实种子数、产量等结实性状与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种子质量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表明,产生结实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差异,结实性很可能是受加性效应的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种子质量差异主要是烟草种子检验标准的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8.
文冠果种子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敖妍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300-304
作为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的种子产量问题是制约其大力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通过观测357个单株树形树势、叶片性状、果实性状、种子性状、产量相关性状、含油率等方面共26个性状,进行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找出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产量与地径、冠幅、叶长、叶面积、果长、果宽、每果种子数、果实鲜重、结果个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皮厚、心皮数、种长、种宽、百果重显著正相关,与枝下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鲜重、出籽率、结果个数、每果种子数、种宽是影响单株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果实鲜重、结果个数和出籽率对种子产量的贡献较大,是选择高产单株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9.
长岭岗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不同家系种子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落叶松28个家系种子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日本落叶松种子的千粒重、优良度、空粒率、涩粒率、生活力、发芽率及发芽势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性水平;种子不同品质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用K-Means聚类方法将不同家系种子品质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19,(1)
为研究沙棘属植物云南沙棘、江孜沙棘和肋果沙棘各采集点种实表型性状、种子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通过测定果实的鲜果长、宽、干果长、宽、果实含水量和种子的长度、宽度、长宽比、百粒重、种子含水量等表型性状,以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h)和培养温度(20,25,30℃)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沙棘属3种植物各采集点种实表型性状和种子发芽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浸种24h,30℃发芽条件下,青藏高原沙棘属3个种9个采集地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类乌齐县肋果沙棘发芽率(95.68%)最高,白朗县江孜沙棘(86.00%)最低;温度设定在20~30℃之间,3种沙棘植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差异显著;浸种时间12~48h时,沙棘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浸种24h,在温度25℃和30℃条件下,沙棘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发芽势与种子发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果宽呈极显著负相关,发芽指数与鲜果宽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百粒重与鲜果长、种子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6155-6163
为探究高原青蒜品种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差异,本研究利用差异显著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对5份大蒜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和11个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青蒜品种的农艺与品质性状差异显著,其中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1.03%~60.54%,品质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0.33%~56.81%。相关性分析发现,假茎粗与6个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关系,假茎粗是与青蒜营养关联最多的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其中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6.19%和26.85%,主成分1中"叶片颜色因子"(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的含量)和主成分2中"株形因子"(株幅,假茎长,假茎长/株高)为青蒜品种评价中的主要指标。青蒜品种的农艺与品质性状综合得分为QS3QS1QS5QS4QS2。综上说明,QS3的农艺与品质性状最佳,可作为优良高原青蒜资源在青海高原地区栽培推广;同时,叶绿素相关指标的含量、株幅、假茎长、假茎长/株高是高原青蒜商品性的重要评价指标,这将为高原青蒜品种的筛选鉴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玉米9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华文 《种子》2003,(4):74-76
本文通过对 14个杂交玉米品种 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果穗长、结实长、行粒数、株高与单株籽粒产量遗传相关达极显著水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各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 :结实长 >穗粗 >千粒重 >穗位高 >出籽率 >株高 >行粒数 >穗行数 >穗长。选育春播高产杂交种时 ,要重视选择果穗结实长、果穗粗、千粒重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60Coγ辐照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00,1000和1200 Gy 3种剂量60Coγ射线处理甘蓝型油菜品系761和532的风干种子。分析了60Coγ射线辐射对油菜种子发芽率、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下降,但不同基因型受到影响不同;辐射处理对M1的株高及生长量有明显抑制,辐射处理不同数量性状的效应不一致,对分枝部位的效应最显著,但千粒重和每角果粒数无显著变化;800~1000 Gy辐照处理使油菜种子含油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脂肪酸中芥酸和油酸含量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花生耐老化种质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花生耐老化种质及明确老化前后种子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选用18份不同来源的花生品种(系),通过人工老化和发芽率的检测,进行种子耐老化能力鉴定。结果表明,老化8天后,发芽率有显著下降;在此基础上我们筛选到5份耐老化花生品种(系),老化8天以后仍有90%以上的发芽率;通过品质分析与相关度分析,发现老化前后酸价有最显著变化,油酸、亚油酸含量与种子耐老化能力相关。本研究为花生耐老化品种的遗传改良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15.
张斌 《种子》2017,(9):22-26
为探索不同离子源对杉木种子发芽生理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氮、钛2种离子源,以当年生杉木优良种子为试材开展种子发芽生理及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氮、钛2种离子注入杉木种子后,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质量,其中发芽率提高18.85%~20.00%,发芽整齐性提高16.83%~34.67%,种子活力指数提高43.47%~57.44%;对种子的质膜透性及酶活性影响,钛离子注入的效果强于氮离子注入,MDA含量、SOD、POD活性分别比氮离子注入处理高出16.82%、29.22%、12.29%,而CAT含量相对降低了7.69%,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L 9(34)正交试验开展基质、温度及乙烯利浸种对滇青冈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滇青冈种子发芽延续期98 d,处理组合的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分别为48.7%~76.2%、4.9%~16.4%、2.1~3.7粒·d-1和92~105 d,处理组合间4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基质是影响以上4个指标的主导因子,其中,森林土∶炭渣为60%∶40%的配比极显著地提高滇青冈种子发芽相关指标,35℃温度处理显著地提高滇青冈种子的发芽速度。发芽率和发芽势理论优水平组合为1.2%的乙烯利浸种置于25℃烘箱恒温处理3 h,播种于森林土∶炭渣为60%∶40%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通过穗部7个性状与小区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对玉米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实长、出子率、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较大:出子率、结实长、百粒重、穗长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也较大。由此可知.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出子率、结实长和百粒重,提高出子率和百粒重,增加结实长.并兼顾其他穗部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粒重对玉米自交系种子品质性状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玉米自交系种子粒重对其品质性状和活力的影响,以81个玉米自交系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按照粒重分为5级,分别对其4个品质性状指标及电导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重的玉米自交系种子发芽前活力呈显著差异,发芽后差并不显著;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却存在显著差异,赖氨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20,(7)
采用布雷金综合评定法和预期遗传增益估算法,系统分析和评价华山松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结果表明:1)华山松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林分保存情况良好,有较好的生长表现,树高、胸径、冠幅、结实球果、枝下高和材积等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差异极显著,各生长性状重复力为50.7%~66.9%,受中、高等遗传力控制; 2)不同无性系的材积与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结实球果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无性系的结实球果与树高、胸径、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3)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材积因子为树高、胸径和材积,结实因子为结实球果和枝下高; 4)综合分析筛选出20个生长和结实性状优良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5个陆地棉品种(系)的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潜力较大,而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潜力较小;相关与偏相关均反映了产量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建立单株皮棉产量的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从通径和决策系数分析结果可看出,单株皮棉产量的影响因子大小依次为单株有效铃、单铃重、衣分;而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不显著。45个陆地棉品种(系)可以分为5类,其中第2类产量、品质性状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