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对四川养麝研究所都江堰分部20年圈养林麝的生产繁殖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林麝的繁殖受雄性种麝年龄、公母麝比例和配种时间的影响较大。雄性林麝作为种用的年龄为2.5~8.5岁,其配怀率和年龄的回归方程为:Y=85.918+0.205x-0.152x2(R2=0.714)。采用单公群母配种方式的适宜公母麝比例为1∶5和1∶6,母麝的受胎率在60%~80%间。配种合群时间为每年的10月末到次年的1月末,雄性种麝在11月和12月的配种表现对提高母麝的受胎率(P〈0.05)和仔麝的双胎率(P〈0.01)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1科学地确定初配年龄公母兔达到性成熟后,虽然已能配种繁殖,但因身体各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未能达到体成熟,此时不能配种,若此时配种(称为过早配种)不仅会影响公母兔的生长发育,而且配种后受胎率低,产仔数少,仔兔初生体重小,成活率低;但也不能过晚配种,过晚配种会影响繁殖数量,并容易引起种兔本身肥胖,生殖机能降低。确定肉兔的初配年龄,主要根据体重和月龄来决定,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公母兔体重达到该品种标准体重的70%时,即已达到体成熟,就可开始配种繁殖。一般认为,小型品种初配年龄为4~5月龄,体重2.5~3kg;中型品种为5~6月龄,体重3.…  相似文献   

3.
人工授精是兔的改良工作中最经济和最科学的一种配种方法.兔的人工授精的能够充分利用优良种公兔,迅速推广良种;防止近亲交配,可减少公兔的饲养数量,公母饲养比例为1:(80~100),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母兔的受胎率(80%~90%),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项平 《饲料研究》1989,(3):28-31
目前,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家养麝群的繁殖力,即受胎率和双胎率,已是人工养麝所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有效地提高麝的繁殖力,才能加速增殖麝群,提高麝香产量,从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证实,在麝的配种期前及配种期间饲喂胡萝卜,可以增强麝的体质,促进种麝发情,提高麝的繁殖力(受胎率和双胎率).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荷斯坦牛的繁殖性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南地区4个大型奶牛场荷斯坦牛繁殖记录进行了统计,综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牧场、产后首次配种时间、胎次和季节对荷斯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的平均初产月龄为26.2月,产犊间隔为438d,情期受胎率为45.2%,流产率为3.4%,死胎率为10.5%。(2)不同牧场对荷斯坦牛初产月龄、产犊间隔、情期受胎率、流产率和死胎率的影响差异很大。(3)产后51~6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高(85.7%),产后161~17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低(30.7%)。(4)胎次对流产率和死胎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胎次的增加,产犊间隔逐渐减少,以产第5胎的产犊间隔最小,但与产第6胎产犊间隔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胎次间产犊间隔均差异极显著(P0.01)。(5)夏季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最低(29.9%),死胎率最高(14.3%);春季情期受胎率最高(52.8%),死胎率最低(2.6%)。  相似文献   

6.
<正>21天妊娠率概念的提出与奶牛的生理特性有关。众所周知,奶牛产后机体恢复正常后,按生理规律会在21天发情一次,因此应以21天为一个阶段计算母牛的妊娠率。21天妊娠率的计算包括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受胎率,另一个是配种率,即21天怀孕率(PR)=配种率(SR)×情期受胎率(CR),其中配种率即每隔21天配种牛占总准配牛的比例,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发情鉴定率;情期受胎率是指在这21天中妊娠牛占所配牛的比例。21天妊娠率同时兼顾了受胎率和受配率两个繁殖指标。受胎率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当前配种员的技术水平及牛场的饲  相似文献   

7.
利用巴基斯坦尼里水牛冻精与212头温州水牛进行不同发情时段的人工授精试验,观察其情期受胎率.结果发现,温州水牛在发情结束至结束后12 h内进行输精,其情期受胎率高达到54.38%,较发情持续期内2次输精的受胎率高10.34%,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检验发情结束后至12 h内的组间情期受胎率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不同年龄不同时段的输精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温州水牛的冷配适宜时间亦符合"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家畜繁殖配种规律.  相似文献   

8.
CUE-MATE诱导新疆褐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处理的有效时间段和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CUE-MATE孕酮栓+PGF2α法进行新疆褐牛同期发情试验,[结果]表明:同期发情主要集中在取栓后的2 d,平均发情率为72.5%,情期受胎率为66.7%;3月的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5月和7月(P<0.05),达到90.8%,但情期受胎率低于5月和7月,为61.0%,差异不显著(P>0.05);母牛卵巢上以有黄体的同期发情率最高,达到95.3%,其次是有卵泡的,无黄体、卵泡的最低,三者差异显著(P<0.05);有卵泡的情期受胎率略高于有黄体的,差异不显著(P>0.05),无黄体、卵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都最低,差异显著(P<0.05);育成牛的同期发情率略高于经产牛,为92%,差异不显著(P>0.05);育成牛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为73.9%.[结论]环境温度、营养水平及母牛卵巢上有无黄体、卵泡影响发情率的高低,CUE-MATE孕酮栓+PGF2α法可用于诱导新疆褐牛的同期发情.  相似文献   

9.
1、选好种兔 所选的种兔要体格健壮,非近亲个体。公兔要性欲旺盛,睾丸大小对称;母兔要求乳头数在4对以上,发情正常。 2、掌握种兔年龄 獭种兔最适宜初配应在5—6月龄进行最好。如果种兔年龄过大(超过3—4年),公母兔的生殖机能下降,配种受胎率降低。因此,种兔繁殖最佳年龄应在1—3岁,过大、过小都不宜参与配种繁殖。  相似文献   

10.
引进3/4野血牦牛细管冻精和1/2野血公牦牛进行了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群受胎率为78.79%,比当地对照群高13.57个百分点,比自然交配群高1.01个百分点;繁殖率为67.68%,比当地对照群高6.81个百分点,比自然交配群高4.72个百分点;繁殖成活率为59.60%,比当地对照群高11.77个百分点,比自然交配群高5.28个百分点.自然交配群受胎率比当地对照群高12.56个百分点;繁殖率比当地对照群高2.09个百分点;繁殖成活率比当地对照群高6.49个百分点.人工授精群公母犊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15.63kg和14.92kg,分别比当地对照群牦牛犊重2.28kg和2.05kg,增重率分别提高17.08%和15.93%,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公母犊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14.86 kg和14.08kg,分别比当地对照群公母牦牛犊重1.51kg和1.21kg,增重率分别提高11.31%和9.40%,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养鸭应注意公母配比适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鸭群的公母配比种鸭群中公母鸭的配比,对种蛋的受精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公鸭留得过多,不但经常争夺配偶、互相骚扰,影响公鸭精力,导致配种力降低,还大量消耗饲料。公母鸭的比例受品种、年龄、季节、饲养管理和配种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蛋用公鸭比肉用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的比例可大些;年轻公鸭比老年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大些;公鸭在春季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比其他季节大些;公鸭营养状况好或大群配种时,母鸭的比例同样可大些。一般情况下,公母鸭适宜的配偶比例是,蛋用品种为1∶20~1∶25,兼用品种为1∶6~1∶10。当然,在实…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省碧城镇6个中小规模养牛场2011-2012年发情授配母牛数的逐月统计分析,揭示母牛发情和配种受胎率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结果发现,1年中,发情母牛冬季所占的比例最小,只16.9%;夏季最高,达41.5%。春、秋季,春、冬季,秋、冬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春、夏季间差异显著(P0.05);夏、秋季,夏、冬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情期受胎率以冬季最高,为60.00%,夏季的情期受胎率最低(36.73%),秋季居中为(52.38%),春季(50.00%),配种后返情时间主要集中在配种后10~24 d,此区间返情率占全年配种母牛的26.63%。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择河北某奶牛场荷斯坦奶牛成母牛389头和月龄、体重适中的青年牛345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有青年牛173头、成母牛208头,对照组有青年牛172头、成母牛181头;分别采用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配种,配种后60d内检查其受胎率,产后统计其母犊率;同时收集奶牛场1~12月使用性控冻精配种的所有青年牛每月的受胎率,产母犊率,流产率等数据。结果表明,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分别较常规冻精低11.34%(P <0.05)、10.03%(P <0.05),同时青年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较成母牛性控冻精受胎率高10.10%(P <0.05),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母犊率分别较常规冻精高43.65%(P <0.01)、39.91%(P <0.01);通过对整个牛场青年牛4605头全年性控冻精受胎率观察,季节性对奶牛受胎率有一定影响,夏季7、8、9月份受胎率较低一些,但全年差异不显著,季节性对流产率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性控冻精用于奶牛繁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青年牛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受胎率和产母犊率。  相似文献   

14.
波尔山羊冻精解冻方法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针对影响冻精配种受胎率的各种因素 ,总结分析了几年来在波尔山羊冻精配种中 ,采用不同解冻方法解冻冻精对精子活力、存活时间、顶体完整率、死活染色率以及受胎率几方面的影响 ,结果表明 ,80℃高温干解冻最理想 ,活力 0 3~ 0 4 ,存活时间 1 2~ 1 8h ;80℃高温干解冻优于 4 0℃低温湿解冻(P <0 0 5) ;干解冻效果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以 80℃为最好 ,湿解冻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 ,以 4 0℃为最好 ;精子存活时间与受胎率呈正相关关系 ;一次性解冻一粒冻精活力最好 ,两项指标均超过一次解冻多粒冻精 (P <0 0 5) ,一次干、湿解冻 2、3、4粒冻精 ,各项指标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且活力、存活时间、顶体完整率、活精子染色率等指标均达到冻精配种要求 (活力 0 3) ,实际配种情期受胎率达 50 %以上。因此 ,在实际生产中 ,可采用高温 ( 80℃ )干解冻和低温 ( 40℃ )湿解冻两种方法 ,一次性解冻 1~ 4粒冻精 ,既能保证受胎率 ,又可节省精液和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1.无精蛋增多.由于鹅的品种差异,鹅蛋的受精率平均为75%~85%,如果无精蛋超过15%~25%,就是一种异常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种鹅的公母比例不协调,种鹅年老、肥胖、跛脚,缺少交配时需要的水池,繁殖季节青饲料供应不足,营养缺乏等.这些因素影响了种鹅的正常交配,降低了精子活力.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必须严格选留种鹅,剔除和淘汰发育不良,体质瘦弱和配种能力不强的个体.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选择自然发情的母牛900头,其中黄牛450头,水牛450头,采用冷冻精液和新鲜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观察不同输精部位对母牛配种受胎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冷冻精液组:采用子宫颈内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和水牛均为0;采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达86.67%,水牛达66.67%;采用子宫体前1/3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60.0%,水牛为40.0%;采用子宫颈内5~6 cm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26.67%,水牛为6.67%;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达13.33%,水牛达6.67%;采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②新鲜精液组:采用子宫颈内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46.67%,水牛为13.33%;采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80.0%,水牛为60.0%;采用子宫体前1/3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66.67%,水牛为33.33%;采用子宫颈内5~6 cm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33.33%,水牛为20.0%;采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和水牛均为13.33%。同样表明采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为母牛输精的最佳输精部位。  相似文献   

17.
受胎率是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是奶牛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工作.笔者在实施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中采用精氨酸在配种前分别注入5%和8%的精氨酸1、2 mL后间隔15、30 min给母牛输精.其中8%精氨酸处理后经30 min输精母牛的产雌率达69.70%,比对照组提高11.21%,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该方法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该试验通过应用奶牛性控精液配种,汇总统计了青年母牛、成年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和母犊的出生比例。结果表明:应用奶牛性控精液给青年母牛配种,可以提高母牛的情期受胎率,降低配种成本;奶牛性控精液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不同季节配种,对1532头大约克母猪断奶后第一次配种的繁殖记录进行受胎率、产仔数、仔猪断奶育成率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配种对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影响较大,表现为配种分娩率最低(70.81%)、初生重较小(1.22 kg)、育成率较低(87.11%);秋季配种的母猪,其产仔期集中在寒冷的冬季,对仔猪的育成率影响较大,配种分娩率为74.27%,初生重较大(1.33 kg),育成率最低(84.29%);冬季配种则对大约克母猪和仔猪来说,影响相对较小,配种分娩率(81.42%)、活仔率(97.09%)最高,育成率较高(88.11%)。故采用季节性产仔的规模猪场,大约克母猪的配种期最适宜集中在冬季。  相似文献   

20.
欧拉羊引入甘加境内改良甘加羊中心产区周边的羊只的肉用性能,引入的欧拉羊种公羊行为表现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主要生理生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与甘加羊交配公母比例为1∶38~1∶49,一般在7~9月份配种,12月至翌年2月份甘加母羊产羔,少部分11~12月配种,翌年3~4月份产春羔.甘加羊母羊受胎率在90%以上,羔羊成活率95.7%,无难产.引入的欧拉羊种公羊发病率低于12.5%,死亡率为2%.总之,欧拉羊种公羊引入甘加地区后适应性良好,充分发挥出了种公羊的生产性能,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