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适合颖上县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方法]选择22个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淮麦22进行对比试验,筛选适合颖上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和综合抗性强的小麦新品种。[结果]中麦895、安农0711、淮麦22、淮麦29、淮麦35等品种丰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强,可以在颖上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结论]该研究为颖上县推广小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6—2017年度颍州区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艳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3):28-29,52
为了观察对比小麦新品种综合性状,进一步鉴定各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以筛选出适合阜阳颖州区种植的新品种,2016—2017年度开展14个优质小麦品种的展示试验.结果表明,适宜该区种植的品种有安科157、淮麦22、淮麦35、淮麦33等4个品种,其产量较高,抗病性、抗冻性、抗倒性较强,熟相较好,适宜在该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2014—2015年度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50-52
在蒙城县开展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淮麦32、皖垦麦0901、鲁原502、明麦1号、紫麦19、淮麦33、豫麦158、良星66、济麦22、良星99、山农20、淮麦29、淮麦28、山农17、皖麦56、华成3366、百农207等综合性状较好,单产水平较高,根据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综合抗逆性等因素,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淮麦22(淮麦0208)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高产品种淮麦18作母本,扬麦15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选择育成,2007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淮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淮麦22的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壮苗、科学肥水运筹、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阐述了淮麦22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选择近年来国家或省审定的小麦品种参加展示试验,通过观察记载这些品种在我区表现情况,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推广的小麦品种有淮麦25、开麦18、淮麦22、许农5号、煤~_0308、豫农035、富麦2008等。  相似文献   

7.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个审定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周麦22、淮麦22和淮麦25在产量、抗性和群体结构上表现均较好,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适合在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小麦品种展示试验,观察对比小麦各品种的产量、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抗旱性等综合形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种植技术水平,筛选、推荐泛麦5号、淮麦33、淮麦22、华成3366等4个品种为颖州区种植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淮北地区大力推广小麦新品种,本研究以连麦7号、连麦8号、淮麦19、淮麦32、淮麦33、淮麦38等连麦、淮麦系列品种,以烟农19为统一对照展开田间试验,对这些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挑选出最适宜本地生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白皮小麦是一种大穗型且出粉率高的小麦品种,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为了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白麦品种,通过选用常见的17种白麦,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田间表现、抗性及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调查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表现良好及产量高的白麦品种。结果显示,白麦的全生育期在215~219 d,对照淮麦33的全生育期偏长,大部分品种的全生育期都低于对照;在田间表现方面(株型、落粒性、穗层整齐度及熟相等),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系列(宁中麦1号、宁麦16164)、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表现良好;从抗性方面来看,所有白麦品种的冻害程度在冬季都高于春季,大部分品种均未发生倒伏,所有品种在温度适宜及病虫害防治及时后均未发生病害;从产量方面来看,淮麦33产量排名为12处于中等偏下,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宁麦16164和宁中麦1号)、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这主要与其有效穗和千粒重偏高有关。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到田间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筛选出宁麦16164、淮麦45、淮麦47、徐麦2023、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秋种引进10个小麦新品种,在蒙城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淮麦22、轮选988、济麦22、淮麦29产量较高,抗寒性好,分蘖成穗率高,抗倒伏,落黄好,可在蒙城乃至淮北地区旱作茬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阜南地区推广的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特选择了12个品种开展抗赤霉病的效果研究,经过对发病率、病指、平均产量3个指标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抗病、丰产、综合表现突出的品种有淮麦35、淮麦22、烟农5158、淮麦29,建议在阜南县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淮麦22在淮安市淮阴区的种植表现,并从适期适量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淮麦22在淮阴区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近年来国家或省审定的小麦品种参加试验,通过观察记载这些品种表现情况,从中筛选出较好的品种,包括:宿11024、济麦22、淮麦22、金禾9123、宿6108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合五河县种植的丰产性好、稳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于2017—2018年进行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淮麦33、泰农19、山农17、徽研22、淮麦21、徐麦35等品种较适宜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余性状表现相对较好的品种,建议进一步试验观察,以期获得精准数据。  相似文献   

16.
淮麦22号(淮麦0208)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用高产品种淮麦18(淮阴9628)作为母本,扬麦15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2007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5).已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号为20050487.8,公告号为CNA002518E.  相似文献   

17.
为搞好小麦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在蒙城县开展了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淮麦33、烟农999、皖垦0901、瑞华520、济麦22、明麦1号、淮麦28、紫麦19、安农0711、华成3366、皖麦37、涡麦9号、良星66、隆平518、未来0818、安科157、良星77、济科33等综合性状较好,产量水平较高,根据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综合抗逆性等因素,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江苏淮北地区13个主导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近10年来江苏省淮北地区主要推广的13个小麦品种,针对影响小麦产量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3要素,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产量3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为矮抗58、连麦6号、淮麦20、济麦22,较低的小麦品种为徐麦33、徐麦30;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的小麦品种为淮麦22、连麦6号、淮麦20、烟农19,较低的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矮抗58、淮麦33;穗粒数较高的小麦品种为矮抗58、淮麦33、连麦6号、济麦22、烟农19、烟农5158,最低的小麦品种为徐麦99;千粒质量较高的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矮抗58、淮麦20、徐麦99,较低的小麦品种为淮麦33、保麦1号、烟农515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与小麦产量均呈正相关,其相关性大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产量3要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的负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为0.510。通径分析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结果吻合,产量3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安徽省沿淮地区8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主栽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能的差异。[方法]4个半冬性品种分别为矮抗58、良星66、济麦22和烟农19,4个弱春性品种分别为安农0305、皖麦29、偃展4110、新麦20。[结果]从株高和节间长度来看,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较好;从壁厚和节间粗度来看,半冬性品种中济麦22和矮抗58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和安农0305较好;从重心高度、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来看,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和济麦22相对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相对较好。[结论]沿淮地区抗倒伏能力较好的半冬性品种为矮抗58和济麦22,弱春性品种为偃展4110。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皖北地区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包括济麦22、皖麦52、淮麦28等,并总结了当地的主推技术,以期促进当地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