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稻瘟病是由真菌引发的水稻病害,是水稻生产中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只要条件适宜,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皆可发生,具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性等特点,其为害严重,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2.
水稻二化螟是近几年对我国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极易造成发生地块水稻减产3%~5%,严重地块达30%以上,并且有逐年上升的势头。对此本文就绿色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展开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柳河县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发生严重的年份可减产40-50%,严重地块可以造成绝收,严重影响柳河县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瘟病是已成为北方粳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们榆树1995年以前零星发生,1995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随着超级稻的推广,水稻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越来越重。一般发生地块减产10%~20%,严重发生地块减产40%以上,十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防治办法,通过实践从中摸索经验,终于形成了一套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综合技术措施,每年挽回损失3750~5000万元。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的头号杀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近几年我市水稻主产区水稻稻瘟病发生严重,且流行迅速,病情严重,大面积造成白穗和秕谷,减产幅度高达30-40%,严重的地块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减产幅度一般为10%—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因此,稻瘟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白银市常年水稻插秧面积3.34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靖远县、景泰县沿黄河流域.1992年以前种植水稻主要采用水育密植的栽培技术,稻瘟病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发病地块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局部地块甚至颗粒无收.自1992年起我区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对水稻稻瘟病的危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为了进一步做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工作,现将其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病害,减产幅度一般为10%-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  相似文献   

9.
正稻螟蛉又称稻青虫,又称双带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在我县危害特点是幼虫危害水稻叶片。2015年8月在我县首发,一般地块平均每十穴10头,比较严重地块平均每十穴84头,最严重地块每十穴120头,严重的水稻单个分枝上就有20头左右幼虫,基本上都是3-4龄,把水稻叶从上到下吃的只剩主脉,水稻地边比较严重,叶片吃光后逐渐向田里蔓延,这种害虫一般年份发生可减产5%-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  相似文献   

10.
水稻纹枯病又称"花足秆",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水稻产量的攀升,施肥量增加和种植品种因素等,江川农场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具体表现为水稻抽穗后灌浆速度慢,千粒重下降;重发区植株枯萎死亡,继而倒伏.一般地块发病减产达5%以上,严重地块高达12%以上.江川农场有水田面积1.8万hm2,年产16万t以上,平均减产上万吨,成为影响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对江川农场纹枯病发生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 近年来,新疆水稻生产由于受低温影响出现了两次较为严重的产量损失.一次是2003年,造成南北疆稻区产量损失15%~20%:另一次是2009年,全疆稻区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减产损失,一般减产损失在20%左右,个别严重地块出现了100%的绝收.如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和巴州种畜场出现了结实率不足20%的田块,米东区长势差的田块结实率也只有50%左右,石河子稻区普遍出现了由于结实率而减产的田块.  相似文献   

12.
正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流行年份,会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品质低下,严重地块甚至绝产,颗粒无收。该病广泛分布于水稻栽培的国家和地区,是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也是限制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分布遍及世界各产稻区。病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达40%~50%,而  相似文献   

13.
正倒伏是水稻生产中普通存在的问题,对稻谷产量、品质和收获影响较大。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遇到长期低温多雨寡照的不良天气,水稻秧苗素质差,插后水稻长势较弱,生育进程延后,农民急于促进分蘖及稻株生长,肥料使用不尽合理,容易造成秋后倒伏,现对水稻倒伏加以分析,并提出防御对策以供参考。一、倒伏的危害1、减产量:一般减产幅度5%-30%,倒伏越早减产越重,严重的地块可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的头号杀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驰响最大。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近几年我市水稻主产区水稻稻瘟病发生严重,且流行迅速,病情严重,大面积造成白穗和秕谷,减产幅度高达30—40%,严重的地块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5.
通河县近几年来,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加上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和不合理的栽培措施等,使水稻稻瘟病逐年加重.据田间调查,全县2008年稻瘟病发病面6500公顷,占水稻的15.8%;2009年发病面积8500公顷占水稻的20.4%.从调查情况看,由于稻瘟病的危害一般可使水稻减产10-20%吗,严重地块减产可达40-50%,仅2008年全县由于稻瘟病危害,损失稻谷800多万公斤.为了进一步摸清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控制住稻瘟病的发生.我们于2008-2009年深入病区调查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病害,属世界性水稻病害,在70多个国家发生此病。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产幅度一般为10%一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因此,稻瘟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几年来豫南地区杂交水稻常受高温热害影响,致使水稻结实率下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流行年份,会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品质低下,严重地块甚至绝产,颗粒无收。该病广泛分布于水稻栽培的国家和地区,是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也是限制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分布遍及世界各产稻区。病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达40%~50%,而现代农业日益依赖于品种大量单  相似文献   

19.
<正>位于冀东滨海地区的滦南县、唐海县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有3万多公顷。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2000年个别地块零星发生;2005年唐海县大发生,滦南县中等发生,个别地块偏重发生;2006年滦南县大发生,个别地块水稻减产严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圆斑病1996年在我市玉米制种田上突然暴发,一般地块发病率70%左右,严重地块病株率达100%,造成平均减产率60%,最高减产率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