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麦花药培养中的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培养容器和接种密度进行小麦花药培养,研究了小麦花约培养中的密度效应。结果表明,小麦花药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诱导效率与培养容器大小无关,与花药接种密度显著相关;当花药密度一定范围之后,能够显著提高小麦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在密度为4.8和6.4枚/mL,小麦花药组织反应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ACRC值均比在0.8-3.2枚/mL下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小麦花药培养中的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培养容器和接种密度进行小麦花药培养 ,研究了小麦花约培养中的密度效应。结果表明 ,小麦花药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诱导效率与培养容器大小无关 ,与花药接种密度显著相关 ;当花药密度达到一定范围之后 ,能够显著提高小麦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在密度为 4.8和 6 .4枚 / m L时 ,小麦花药组织反应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 ACRC值均比在 0 .8~ 3.2枚 / m L下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2种基因型小型西瓜为试材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研究西瓜花蕾横径、不同激素配比、低温预处理、热激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花蕾横径为4.6~5.0 mm时,诱导率最高,平均诱导率达到32.67%;2个西瓜品种的花药在MS+6-BA 1.5 mg/L+NAA 1.0 mg/L上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45.52%、30.50%;花蕾在4℃条件下低温预处理48 h可以提高西瓜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诱导率达40.67%;将接种的花药在33℃条件下进行1 h的热激处理后,愈伤组织褐化率较高,不易长出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芦笋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以解决国内芦笋新品种资源贫乏问题,该文以白芦笋花药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绿芽分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芦笋花药经过4d的冷藏(4℃)处理后,接种于含有NAA2.0mg/L、6-BA 1.0mg/L及6%蔗糖的1/2MS培养基上,可产生愈伤组织;每年的4月份接种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8月份次之,11月份最低。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单株间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以‘UC155’品种(18.9%)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UC142’(11.6%)、‘Gijnlim’(10.3%)、‘Thielim’(5.8%),所有试验株系中以‘UC155’-8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3.5%;每日补充光照强度为1000lx的光照,比全暗培养更有利于芦笋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花药接种前进行离心处理(4000r/min)30min,不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转瓶培养于NAA0.5mg/L、6-BA1.0mg/L及3%蔗糖的MS培养基上,能分化出无根绿芽;不同品种间绿芽分化率有差别,以‘Gijnlim’品种最高(67.2%),‘UC142’品种最低(14.1%);未分化绿芽的愈伤组织再转入于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培养,部分愈伤组织能分化出绿芽。  相似文献   

5.
石刁柏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石刁柏10个品种的花药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经预冷处理后对石刁柏的花药接种,采用不同诱导培养基,并相应添加氨基酸及有机附加物。结果表明:有5个品种的花药诱导出愈伤组织,其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均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品种基因型差异;同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培养条件对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也产生较大的影响,花药在4℃预冷处理4 d后经1 mol/L的高糖溶液中浸泡30 min接种于培养基,黑暗培养10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张元国  李芳  包艳存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42-15143
[目的]对芦笋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技术进行详细研究。[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外源激素对二倍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技术进行研究。[结果]二倍体芦笋花蕾长度为1.5~2.0 mm时,其诱导效果最好;采用5%高糖浓度可显著抑制花药体细胞分裂和提高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同一品种不同植株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适合于二倍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是1.0 mg/LNAA+1.0 mg/L BA。[结论]为芦笋的品种改良与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芦笋高效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芦笋品种"Gijnlim"为试验材料,研究花药预处理、培养基附加物、培养方式等对愈伤组织类型、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影响,探讨愈伤组织类型与染色体倍性比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芦笋花药在4℃低温下冷藏5~7d后接种于含有NAA2.0mg·L-1、6-BA1.0mg·L-1及6%蔗糖的1/2MS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最为有利;接种后进行32℃的高温处理5d,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培养基中加入水解酪蛋白(CH)300mg·L-1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愈伤组织的类型和日龄影响绿苗的分化率,致密型愈伤组织的分化率高于松散型愈伤组织,30~40d日龄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镜检结果表明,致密型愈伤组织分化的单倍体多于松散型。  相似文献   

8.
以14个节水抗早稻主要育种亲本/组合为材料,对不同花药愈伤诱导培养基、低温预处理时间、热激处理时间等影响花药培养力的条件进行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花药愈伤诱导培养基M84(M8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 2 mg/L、NAA 3 mg/L、KT 1 mg/L、脯氨酸300 mg/L、谷氨酰胺500 mg/L、水解酪蛋白300 mg/L、55 g/L麦芽糖和植物凝胶4 g/L)的愈伤诱导率和花药培养力最高,且与其他4个诱导培养基存在显著差异;花药接种前低温预处理能普遍提高花药愈伤诱导率,8—10℃预处理7 d,花药培养力最高,且与对照差异显著;花药接种后热激处理24 h的愈伤诱导率和花药培养力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及对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枇杷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红  王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53-8454
为了寻找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及配方。以枇杷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组合设计研究了温度、蔗糖浓度、激素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低温处理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多大影响,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于对照;30 g/L蔗糖诱导花药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诱导率为62.5%;在附加1 mg/L 2,4-D和2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为90.00%;MS+0.25mg/L6-BA+1 mg/LNAA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高浓度的蔗糖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一定浓度的2,4-D和6-BA对枇杷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有较大的影响,且2,4-D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枇耙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组合设计研究了温度、蔗糖浓度、激素对花药愈饬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起决定作用,其中低温预处理对于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为显著;MS培养基中加入0.5%~1.0%的2,4-D,5%~7%的蔗糖对枇杷花药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培养基、蔗糖和激素对苜蓿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苜蓿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以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赤边期中期到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为材料,对不同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激素配比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Mitsch2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2、6-BA 0.5 mg/L、蔗糖6;~9;,可以获得较高的诱导率.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和激素配比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褐化率.  相似文献   

12.
武自念  魏臻武  郑曦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0):2004-2013
【目的】建立多叶苜蓿高效花药培养体系,获得再生植株,为苜蓿倍性、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淮阴苜蓿与多叶苜蓿品种飞马(Grandeur)杂交F1的花药为外植体,使用NB+2,4-D(0.5 mg•L-1)+NAA(0.3 mg•L-1)+6-BA(0.5 mg•L-1)+KT(3.0 mg•L-1)研究苜蓿现蕾后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能力;利用正交设计L16(45)筛选适宜苜蓿花药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并用1/2B5和1/2MS添加不同浓度的NAA研究适宜的生根培养基。【结果】苜蓿现蕾后15—28 d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最高为82.79%。适宜苜蓿花药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组合为BⅠ+ CH(200 mg•L-1)+2-IP(0.5 mg•L-1)+ NAA(0.2 mg•L-1)+ KT(1.0 mg•L-1),分化率可达54.05%。不定芽在1/2 B5+NAA(0.3 mg•L-1)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8.46%。【结论】成功建立了苜蓿高效花药培养体系,并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低温预处理对花粉愈伤组织产量的影响,以及这些愈伤组织分化绿苗的情况.结果发现:把接种前的花药放置在0—5℃的冰箱内预处理5—7天后,可明显提高花粉愈伤组织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低温预处理对这些愈伤组织分化绿苗无显著作用;不同基因型之间对低温预处理反应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品系0705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草莓花药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莓花药组织培养的脱毒快繁技术,实现草莓无病毒栽培。[方法]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5、1.0、1.5、2.0mg/L的6-BA和KT,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不同发育期的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的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单核期花药的诱导率高达78.9%,单核靠边期或接近双核期花药的诱导率只有21.1%。6-BA和KT为2.0mg/L时,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均最好,细胞间联系致密,表面突起更多、更紧。草莓花药在6-BA中比KT分化出的愈伤组织多。6-BA1.5mg/L的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诱导丛芽的效果最好,丛芽多而健壮,丛芽发生率达112.6%,增殖系数达1.95。[结论]6-BA比KT更适合诱导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草莓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最适合的培养基均是MS+NAA0.2mg/L+6-BA1.5mg/L。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新不育系恢复材料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油菜新不育胞质恢复系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对花药培养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NER愈伤诱导以MS基本培养基较好,附加激素为:2,4-D 2mg/L、6-BA0.5mg/L、NAA 0.5mg/L最佳。②株龄不同愈伤诱导率差异显著。从110 d到141d,出愈率随着株龄增加而增加,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到141d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③适当增加2,4-D浓度,2,4-D与6-BA混用有利于愈伤的诱导。④将6-BA浓度从 mg/L提高到4mg/L新不育系恢复材料绿苗诱导率增加,在2mg/L6-BA的激素水平上添加玉米素(ZT)0.5mg/L绿苗诱导率增加2.47%。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克新13号、克9723-20和讷16等8份马铃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L3(2 81×48)正交设计,对影响马铃薯花药褐化、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发生率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花药培养对基因型有很大的依赖性,讷16、克9723-20、俄8和波C等4份材料具有较强的花药培养再生能力;花药接种密度对褐化率影响较大,40个.瓶-1的花药接种密度比较合适;硝酸银浓度30 mg.L-1、活性炭浓度200 mg.L-1能有效地减轻花药的褐化程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最大,NAA 0.5 mg.L-1、2,4-D 1.0 mg.L-1、KT 0.5 mg.L-1的配比适合多数材料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胚状体的发生,以麦芽糖代替蔗糖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培养基中加入马铃薯提取液能够促进胚状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以福州"宋荔"等部分荔枝古树花药为试材,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植物激素的类型、浓度及其组合密切相关,大部分荔枝古树单株花药在M2中诱导率比M1高;同一培养基,不同荔枝古树单株间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在M1中,X11诱导率高达79.55%,H3的诱导率为0;刚诱导的愈伤组织胚性强,同一荔枝古树单株在不同培养基中体胚发生量不同。诱导出来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1和M2培养基上,黑暗中交替培养4代后,转接到M1和M2激素减半的培养基中,于弱光下交替培养,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8.
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谷氮酰胺、花药密度和固化剂对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诱导培养基中附加1.4~2.7mol的谷氮酰胺,绿苗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64%~166%;4.8和6.4枚/ml两种花药密度的花药愈伤组织生成率和绿苗产量比1.6和3.2枚/ml两种花药密度有明显的提高,用琼脂糖代替琼脂,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麦的花药培养效率,绿苗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00%.  相似文献   

19.
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因素,优化小麦花药培养条件,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1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及其16个杂交F1代花药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小麦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低温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附加脯氨酸和硝酸铈对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特性差异较大,供试基因型的花药反应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性高,而两者与绿苗分化率无相关性。荔高6号×置丰0502 F1、周麦16×BI0452 F1、烟农19×开麦18 F1、豫麦69×新麦208 F1、煤生0308和皖麦41×烟农19 F1有较高的绿苗产率;基本培养基种类对供试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反应率、绿苗产率有显著影响,对绿苗分化率影响不显著,癸培养基小麦花药培养特性总体优于C17培养基;小麦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以0.5 d最佳;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3.0~4.5 mg/L硝酸铈后,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83%~430%,绿苗产率提高82%~557%;600 mg/L的脯氨酸可以使小麦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118%,绿苗产率提高222%。【结论】选择花药培养特性好的基因型、对花药低温预处理0.5 d、在癸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5 mg/L硝酸铈和600 mg/L脯氨酸,可大幅度提高小麦花药的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