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1997~1998年春秋两季于河北省青龙县用杀铃脲、除虫脲和灭幼脲3号大面积地面低量喷雾防治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总面积达1666hm2,防治后平均虫口减退率达95%,有效并持续地控制了松毛虫的危害。防治对林分内的有益生物种群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使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证明: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明显,虫口减退率达59.1%~64.65%。  相似文献   

3.
灭幼脲Ⅰ号及其混剂防治赤松毛虫对比试验赤松毛虫是山东省沂水县山地赤松、黑松的主要害虫。生产防治中灭幼脲常常与其它化学农药混合使用,目的是提高灭幼脲的防治效果。我们在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同时,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防治对象为越冬后5—6龄赤松毛虫。防治前调...  相似文献   

4.
明纹柏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纹柏松毛虫Dendrolimus suffuscus illustratus lajonquiere幼虫危害侧柏、油松和白皮松的针叶。在山西太原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3-5龄幼虫在树皮缝隙处越冬。建议灯光诱杀成虫或以毒绳及25%灭幼脲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5.
为了拓宽山区松毛虫防治生物农药的选择面,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天敌资源,我们开展了几种灭幼脲类仿生农药飞机防治山区松毛虫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灭幼脲4号及混合制剂防治效果达90%以上,适宜今后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5%Nomolt胶悬剂飞机低容量喷雾防治油松毛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月中下旬分别在北京市平谷县和辽宁省建平县以5%Nomolt胶悬剂和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飞机低容量喷雾防治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共213.33公顷,经防治,两地当年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9.4%和99.1%。此后北京市平谷县又于1992、1993年分别做了越冬前虫口调查,虫株率分别为20.0%和27.5%,虫口密度为0.4头/株和0.6/株,有效地控制了油松毛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10%高效灭百可喷烟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10% 高效灭百可乳油喷烟用药量105m l/hm 2,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 uspunctatusWalker幼虫,效果达99.4% ,且药效发挥快,击倒作用强。按照1:29 的比例,以0号柴油为溶剂,随配随用可以作为烟雾剂,通过喷烟技术施药防治马尾松毛虫。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烟台市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的发生历史概况,并在分析赤松毛虫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赤松毛虫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烟台市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Butler的发生历史概况,并在分析赤松毛虫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赤松毛虫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罗山县开展了飞机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试验,采用25%灭幼脲Ⅲ号喷药量600 g/hm2 30 d内校正死亡率达90.3%.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类杀虫剂是一种选择性仿生药剂,具有防治害虫经济有效、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及天敌安全、无公害和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抗雨水冲刷等特点。目前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广泛推广应用。但因灭幼脲防治害虫死亡速率较慢、都局限在低虫口区。为在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防治,探讨防治松毛虫虫口阈值,在1985年防治试验的基础上,1986年春季对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Ⅲ号讲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的是在林间自然条件下,施用灭幼脲Ⅲ号(Dimilin-3)胶悬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药剂在林间松针上的残留动态及残效期。试验结果表明,林间用300ppm浓度的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在松针上的消解方程为C=46.44325E-0.0145t,半衰期为47.8天,药剂在松针上的即时附着量为53μg/kg。它对第1代马尾松毛虫1龄幼虫的持效期为40~50天,第2代30~40天,第3代长达56天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 灭幼脲是防治松毛虫的一种新型药剂,因其经济、有效、安全、使用简便。受到广泛欢迎。我县在1986、1987年,曾于3月底至4月初两次推广利用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并对灭幼脲Ⅲ号的杀虫效果及其对松毛虫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取不同类型药剂防治松毛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化学农药溴氰菊酯防治,灭虫率达98.4%~98.3%,但大部分松毛虫的天敌亦被灭杀,翌春复查,虫口密度3~5条.株-1,林分仍存潜在威胁;使用Bt生物杀虫剂和灭幼脲防治,灭虫率达99%以上,林中有益昆虫正常活动,翌春复查,虫口密度0~1条.株-1,可以看出:采用生物杀虫剂防治松毛虫效果最好,可有效杀死和消灭松毛虫,还不污染环境,不杀伤杀死各种农林作物害虫的天敌,对人畜均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5.
1988—1990年在福建漳浦县设点进行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用药量少,对天敌杀伤作用小,对松毛虫成虫羽化、产卵量均有抑制作用;但触杀效果不佳、药效较慢。在闽南地区防治3—4龄马尾松毛虫,浓度以1250倍~2500倍为宜;防治越冬代幼虫,施药时间最好在11月份以前。  相似文献   

16.
4种无公害药剂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在福建省将乐县对虫龄3~4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选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森得保、25%阿维灭幼脲等4种无公害药剂进行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达86%以上,其中森得保和阿维灭幼脲药效快,对高虫口林分控制效果好;白僵菌药效慢,但持效性好。并根据2010—2014年各年度不同发生区林间虫口密度,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进行大面积防治试验,5 a间应用4种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总平均防治效果达90.54%,且没有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6 a的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采取机动喷粉或超轻型飞机大面积防治,工效高,而且高效、稳定、安全、持效,是值得推广的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17.
采用1 500~2 000倍液灭幼脲Ⅲ号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地面杀虫效果可达90%,对松毛虫的幼虫、蛹、成虫、卵有连续的灭杀作用,成效显著,而且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易形成胶膜而不易被水冲刷,残效期较长,成本低,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8.
油松毛虫越冬状况及其对冬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峰地区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在树干垂直方向上虫口分布百分率呈递减趋势,树干不同部位越冬松毛虫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树干上越冬的松毛虫仅点越冬总虫口的3.7%,且保持了98%的高死亡率,不足以对冬季防治松毛虫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Ⅲ号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I同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对比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20.
自1991年起结合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防治工作,在青岛市崂山区对天敌种群与松毛虫自然消长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对天敌做出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