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蜂生产中,必须坚持饲养强群,才能获得优质、高产.凡值不得保留的弱群,应经常合并.早春合并弱群,可加快蜂群增长;流蜜期合并弱群,可组织强大群势投入采蜜,获得丰收;断蜜期合并蜂群,有利节约饲料,防止盗蜂;晚秋合并弱群,可保证安全越冬;及时合并失王群,可防止工蜂产卵.因此,合并蜂群是养蜂生产中的经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秋季是蜂群管理的关键季节。秋季蜂群繁殖得好,既是安全越冬的保证,又是来年生产发展的基础,一季关系两年,必须抓紧抓实。 1.组织强群采蜜 棉花和荞麦是江苏晚秋的主要蜜源。在大流蜜期组织强群采蜜可日产花蜜2.5~5公斤。组织强群采蜜,首先要对低于12框的群势进行组织:将繁殖群内刚出房的封盖子脾抽出2~3张补充到采蜜群内;利用迁入新场地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养蜂就要饲养强群,因为强群哺育力强,抗逆性强,能利用早期蜜源,蜂群繁殖快,流蜜期蜂群适龄蜂数多,采蜜多,产量高,效益好。现将饲养强群蜜蜂的几项管理要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春季蜂群管理,关键在于做好保温工作,充分利用早春蜜粉源,繁殖壮大蜂群,迎接主要蜜源油菜、紫云英流蜜期,做列繁殖、造脾、采蜜、分蜂四不误。1.早春检查立春后选暖和无风的中午将所有蜂群迅速全面检查一次,抽出多余空脾,使蜜蜂密集;清扫箱底蜡屑,减少巢虫挛生;缺蜜群立即补充喂饲;失王群合并到有王群。不足3框的弱群可与强群同箱饲养,两箱间用铁砂板严密隔开,各开巢门。这样有利于保温,又便于把弱群卵、虫脾凋给强群哺育,先发展强  相似文献   

5.
在主要蜜源流蜜期到来之际,蜂群也正处于发展和分蜂时期.此时若过分限制蜂王产卵,势必在流蜜后期造成群势下降,因此,在管理上要掌握以下要点. 1 勤摇蜜 摇蜜能保持蜜蜂经常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消除分蜂热,注意及时采蜜,既能消除分蜂,又能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6.
流蜜期管理主要任务是生产蜂产品———蜂蜜 ,有计划地繁殖蜂群。流蜜初期 ,要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 ,保持强群 ,集中生产。流蜜后期要为下一个流蜜期培育采集蜂 ,并贮备饲料。为保持强群 ,提高采蜜产量 ,要采取如下措施。1 控制蜂王产卵在短促而又丰富的流蜜期 ,要采取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7.
<正>做好遮阴、通风、供水蜂箱应摆放在蔽阴和有水源的地方,或是搭凉棚,在巢门附近摆放饮水器。炎热的中午,注意向蜂箱和场地喷洒适量水,增加湿度降低巢温。放大蜂路和巢门,加强通风、散热。同时也要做好防雨工作。做好采蜜群的管理主要采蜜期的强群管理十分重要。此期间为鼓励蜜蜂采蜜,蜂巢必须不断扩大,而且不要限制蜂王产卵。适时增加继箱和空脾,使蜂群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有足够的蜂蜜、产卵脾位,做到既能大量采蜜,生产蜂乳,  相似文献   

8.
广西百色右江河谷规模栽培芒果有二十几年的历史 ,几乎未见有蜜蜂参与芒果的传粉活动。然而近年 ,一些职工、果农向场里反映 ,在台农一号芒果园发现有蜂群参与传粉、采蜜现象。为此 ,百色农场抽调技术力量 ,在2004年春暖花开的季节 ,对这一奇观进行了调查观察。1蜂群种类及来源据实地勘察调查 ,并经现场采集活蜂标本 ,请当地蜂农辨别 ,认为在台农一号芒果园的蜂群是来自当地养蜂专业户所喂养的意大利蜂。离蜂源最近50m ,最远1000m的台农一号芒果园的花穗 ,均有数量不等的蜜蜂在采蜜、传粉活动。高蜂期时果园蜜蜂最大蜜度相当3亩果地有一箱蜂…  相似文献   

9.
夏季天气炎热 , 蜜源缺乏 , 蜂王产卵减少 , 蜂螨密度增高 , 是养蜂的困难时期 . 如果管理不好 , 会造成蜂群衰弱甚至死亡 , 因此夏季养蜂必须注意以下十点 : 一、调换蜂王 . 在夏季到来之际 , 应把老劣蜂王全部换成新的优良蜂 . 因为新蜂王产卵早 , 繁殖新蜂快 , 在过夏后就能在短期内使蜂群恢复和扩大 , 提高采蜜能力 . 二、调整群势 . 将蜂群尽可能调整为强群 6- 7框 , 一般群 3- 4框的群势 . 因为群势过强 , 当缺乏蜜源时 , 会增加消耗 ; 群势过弱 , 如遇不利环境 , 恢复壮群困难 , 不利于秋季生产 .  相似文献   

10.
<正>采蜜前期培养强群,宜早取蜜;采蜜中期补充蛹脾,要勤取蜜;采蜜后期调整群势,留下1~2个蜜脾不取蜜;适时加础造新脾,以供蜂王产卵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做好遮阴、通风、供水蜂箱应摆放在庇荫和有水源的地方,并在巢门附近摆放饮水器。炎热的中午,应向蜂箱和场地适量喷水,以降低巢温。蜂路和巢门应尽可能扩大,加强通风、散热,同时也要做好防雨工作。二、组织采蜜群在进入主要采蜜期时,要求有强群蜜蜂20框以上。可以采取合并弱群、以弱补强等办法,灵活机动地组织采蜜强群。三、做好采蜜群的管理主要采蜜期的强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提高采蜜量,该时期必须不断扩大蜂巢,不要限制蜂王产  相似文献   

12.
工蜂羽化出房约18天后歼始担任采集工作。采蜜季节,由于工作的劳累,蜜蜂才能活1个多月,寿命很短。从卵算起,在距大流蜜期50天左右,到流蜜结束,39天左右为理论上的最佳采集蜂。通常在距大流蜜60天左右,开始繁殖采集蜂较为合适。在蜜蜂的采集酿蜜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分工,采集蜂和内勤蜂有一定比例才会获高产。因此,养蜂者要在大流蜜到来前60天,繁殖好采蜜适龄蜂,为夺取蜂蜜的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饲养强壮蜂群蜜蜂是一种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越强壮,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越强,调节箱内温湿度的能力也越强,特别是强群越冬,能够节省越冬饲料,也比较安全.要想饲养强壮蜂群,在分群的时候不要一次分得太多,预防分蜂热,及时合并蜂群.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王浆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蜂王浆已成为广大养蜂者,特别是定地养蜂者的主要经济收入。笔者通过三年的实践,在郑州地区达到每群蜂年产王浆2.1公斤的目标。现将技术要点总结于下。l 饲养强群 常年饲养强群,实际上也就增长了产浆期,产浆期长短是影响王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单框取浆的蜂群,每群有10~12足框蜂已够用。对二框取浆的蜂群可达到15~16足框蜂。同时饲养强群可以  相似文献   

15.
刺槐是新乡市的主要蜜源植物。对新乡市刺槐的生长环境及分布、开花泌蜜的规律、蜂群的管理及采蜜、蜜源基地的建设与保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一般每群蜂在平原沙区可产蜜30~40 kg,在丘陵山区可产蜜20 kg。  相似文献   

16.
养蜂实践证明,欲夺高产,必须组织好采蜜蜂群.笔者从总结养蜂经验入手,就意蜂和中蜂组群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饲养蜂群采用"双王双继箱"技术最为强群,强群最快.何为"双王双继箱"?即在繁殖期用3只蜂王培育成双继箱.巢箱2只王,第1只继箱1只王(3只同龄王,易介绍),繁殖成双继箱强群在大流蜜10天前拿去继箱1只王.繁殖期一般10天左右往继箱调1~2张封盖子脾为宜,在大流蜜期及产浆期最好不调子脾上下,这样对王浆、蜂蜜高产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18.
蜂王浆是一种高级医疗保健药品,也是养蜂生产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如何提高蜂王浆的产量,乃是每个养蜂者关心的问题。 1.饲养强群,提前生产王浆:在蜂群中只有出房7至15日龄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但这些分泌王浆的幼蜂却只占整个蜂群的6%~8%,有15脾蜂以上的强群(大约3万只蜂)才会有2千多只泌浆幼蜂,3天一个周期,每次可取浆20至30克。如果只有10脾蜂的中等群,每次只能取浆10克左右,因此只有强群才能实现王浆高产。养强群应从秋繁着手,秋繁越冬蜂多,蜂群就能安全越冬,来年如有4脾足蜂参加  相似文献   

19.
1.饲养强蜂蜂群中只有出房7~15日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幼蜂约占每群蜂数的6%~8%,15脾蜂以上的强群约有2000多只泌浆幼蜂。生产王浆以3天一个周期,每次可取王浆20~30克,如只有10脾蜂的中等群,每次则只可以取王浆10克左右,因而强群是王浆高产的基本条件。养强蜂群应从秋季繁殖抓起,秋繁的越冬蜂多,蜂群就能安全越冬,春繁如为4脾足蜂参加繁殖,至3月中旬即可组织生产强群,提前半个月生产王浆。能够常年保持强群不衰,王浆生产可延至10月中旬,比一般蜂  相似文献   

20.
蜂群入室之前,在室内摆好蜂架,架高应不低于40厘米,以免底层峰群受潮。蜂群分三层摆放,强群放底层,弱群放上层。在摆放前要把靠冬团一侧的盖布叠起一角,以利于通气。入室的当天要打开进气孔,尽量降温到零度以下,等所有蜂群都结成冬团后再维持一定的室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