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世界花卉产业概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世界及各主要花卉生产、贸易国花卉生产、科研、贸易、消费现状。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花卉市场发展动态、走向,公司和主要种植品种情况、销售情况及现阶段主要存在问题等。录调查信息,最后对发展海南花卉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花卉产业的生产、贸易、消费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飙 《福建茶叶》2001,(1):29-30
随着加入世贸的足声渐近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 ,为了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激烈竞争环境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福建茶业将如何应对 ,本文就此做粗浅探讨。1 福建茶业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福建茶类丰富多样 ,生产乌龙茶、绿 (花 )茶、白茶、红茶四大茶类。 1999年全省产茶 12 35万t ,福建武夷岩茶、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饮誉海内外 ,产品销往 8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叶已成为福建分布最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和出口创汇商品 ,也是维系福建约 30 0万涉茶从业人员生计的产业。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福建茶业发展步伐加快 ,在优良…  相似文献   

4.
福建茉莉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Jasminum sambac Ait)是福建重要的经济花卉,花适宜窨制花茶。福建是我国茉莉花茶的主产区,由于常年各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茉莉花的产量与质量,从而给茉莉花茶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1985~1986年,笔者受福建省农业厅的委托,承担此项调查研究工作,本文报告福建茉莉病害的种  相似文献   

5.
管曦 《福建茶叶》2010,32(6):42-45
文章在分析闽台茶业现状的基础上,采用DEA分析2002年-2007年闽台茶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的变动。认为在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方面福建都优于台湾,资源禀赋的差异对闽台茶业的生产效率影响较大,表现为福建茶业存在劳动力和间接费用的投入过多,而台湾茶业存在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投入过多。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双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闽台茶业区域内双向合作,建立深层次的茶业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化全面建设的今天,福建茶叶贸易活动进入了创新转型的新阶段,积极融入信息管理系统,以贸易信息管理机制创新推动整个茶叶贸易活动的全面创新,就成为当前福建茶叶产业转型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福建茶叶贸易信息管理活动实施的背景要求分析入手,结合福建茶叶贸易信息管理活动的价值作用理解,进而分析福建茶叶贸易信息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7.
福建红茶产业优势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茶叶种植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厚。红茶产业已发展成为福建茶产业的中流砥柱。继"金骏眉"创制后,福建红茶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掀起国内红茶热潮,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福建红茶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健全生产模式、加快现代化茶园建设、筛选优化地方茶种的推广种植及工艺优化、发展福建茶叶产品信息化网络贸易平台的发展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糖料作物种植与食糖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我国糖料作物种植、食糖生产和消费、食糖市场供需及价格变动、食糖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等情况,对促进我国食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茶叶海上贸易在福建的文化经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历史的角度探究海洋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外贸政策的变更和海洋文化的成长,揭示福建茶叶贸易的连续性和生命力;结合时下倡导的"一带一路"经贸战略,分析了福建茶海文化和区域贸易平台建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入世十年中国茶叶出口量稳定增长,出口额快速增加,推动中国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以茶叶进出口数据为基础,对入世十年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于从宏观上科学把握茶叶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分析贸易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一、中国茶叶出口的变动1.中国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的变动入世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量的变动呈增长趋势,但增速不快。2001年茶叶出口量为25.5万吨,加入世贸后连续5年增长,2006年达到304万吨,增长19.2%,2006年之后出口量增长缓  相似文献   

11.
论福建茉莉花茶产业的复兴与提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潜  杨巍 《茶叶》2008,34(2):115-120
福建是我国茉莉花茶的故乡和主产区,以福州茉莉花茶为代表的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产业辉煌,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广西横县逐渐取代福建成为全国茉莉花、茉莉花茶生产的最大基地.曾经经历了历史辉煌的福建茉莉花茶产业为何走向低落?本文通过对影响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产业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劣势等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出符合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复兴与提升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漳州花卉产业的优势、发展现状和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充分利用漳州花卉生产的地理、资源、文化和对台合作优势,引导花卉产业走向科技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马铃薯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省是南方冬作马铃薯的优势区和主产区。近年来,全省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甘薯居第3位。本文从福建省马铃薯的季节、区位和产后加工等产业优势,马铃薯区域划分、生产分布、种植品种及利用途径、产量表现以及贸易概况等生产概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福建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同时,从政府的科学规划、提高组织化程度、宣传引导和投入以及科研的人才、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害防治、贮藏加工和机械等两个主要方面对未来福建省马铃薯的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福建省区域开放度的逐渐提高,区域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严峻。如何实现贸易开放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摆在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在EKC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拓展,引入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劳动比、贸易开放度、FDI和政府环境管制等变量来构建福建省贸易的环境效应模型,以此检验福建省贸易的污染加剧程度。研究发现,福建省提升贸易开放度的重大任务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贸易方式及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台资企业在福建开发茶叶的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台商到福建投资开发茶叶,有经济、地理及人文方面的原因。台商投资重心在闽南,特别是安溪;投资方向有观光茶园,种植与加工及茶叶深加工与系列产品开发。台商企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有自产自销型、自产兼收购型、纯收购型及加工与经营机械结合型。其经济效益与从业基础、经营管理水平有关。台资在福建投资茶业推动了福建茶叶发展,具体表现在促进了大陆制茶机械改进,促进乌龙茶制作工艺的改革,促进茶叶销售,也促进大陆茶叶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厦门市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发展思路,提出花卉重点建设项目,即厦门(闽台)花卉产业高科技园、厦门花卉批发物流中心、厦门花卉种苗研发推广中心、山海协作花卉生产示范基地、高山反季节花卉培育示范基地以及新优特园林观赏花木推广应用基地,形成“一园、两中心、三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剑麻产业的自然条件,通过对剑麻产业需求分析、产销情况分析和效益分析得出,海南发展剑麻产业是有利可图的。  相似文献   

18.
福建乌龙茶生产现状及闽台茶业合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闽台茶业合作交流的实际出发,在简介了福建乌龙茶的生产现状,归纳了福建乌龙茶业调整优化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闽台茶业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合作交流建议:①品种资源共享;②精深加工互通;③国茶文化共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