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鲀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由于多种海产品中含有河鲀毒素,并且河鲀毒素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21世纪它的使用将更加广泛,因此河鲀毒素的检测在食品安全及医学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地综述了河鲀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 TTX)神经毒性极高,广泛存在于多种水生生物中。河鲀为含TTX的代表性生物,食用不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大地限制了河鲀产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河鲀产业的有条件放开,组学和分析化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河鲀TTX来源和认识逐渐深入,为系统研究河鲀积累代谢TTX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TTX的特性分布、毒性机制及在河鲀体内的积累等最新资料,总结了TTX在河鲀体内积累代谢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全面了解河鲀体内TTX积累途径和机制,及防控养殖河鲀食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河鲀鱼中含有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河鲀毒素(简称TTX)。毫微克分子量的TTX即可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因此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且无有效的救治方法,死亡率较高。起初,人们曾认为TTX只存在于鲀科  相似文献   

4.
河鲀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鲀产业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包括河鲀苗种繁育中相关的亲本获取、性成熟复杂性、胚胎发育和苗种培育、河鲀毒素问题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鲀产业化发展对策,即加大河鲀繁殖生物学、生态学、河鲀饵料开发、河鲀毒素方面研究的力度,同时积极实施资源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1河鲀毒素所在部分和季节上的变化 河鲀毒素所在部位为鱼体内脏.其包括:生殖腺、肝脏、肠胃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养殖环境及季节上变化而有差别,按长江河鲀和人工养殖河鲀的实例证明,各器官毒性比较如下:卵巢>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耙>皮>精巢>肌肉.养殖河鲍(2龄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较与野生河鲀一致,但含毒素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河鲀毒素提取技术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清发 《水产科技情报》2010,37(4):169-171, 181
河纯毒素(TTX)具有高效的医用价值,河鲀毒素的提取、分离、提纯以及检测技术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河鲀毒素的理化性质、提取和提纯技术以及生物测定法、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多种检测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暗纹东方鲀生殖前后性腺中河鲀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荧光检测法测定了暗纹东方鲀生殖前后性腺中河鲀毒素含量变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Ⅵ期卵巢中河鲀毒素含量较Ⅴ期卵巢中的含量显著降低;此法不能测出精巢中河鲀毒素的含量情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民一见河鲀鱼就望而生畏,广大渔民对它也不感兴趣,钓捕到手,不是将其扔回大海,就是弃掉头尾、内脏,把净肉晒干或盐腌自食.近些年来,仅有科研单位提炼其毒素制药.但是在日本,河鲀鱼是高级食品,极受消费者的欢迎,甚至以河鲀鱼形作图案、商标,用河鲀鱼皮做灯笼玩具.山口县下关市的市徽,就是以一条河鲀鱼在大海上跳跃作图案的.  相似文献   

9.
养殖河鲀毒素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河鲀毒素及河鲀的逐步认识和利用,养殖河鲀毒素控制技术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要总结我们9年来在这方面所开展的一些工作以及日本等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水产品中河鲀毒素的高效液相紫外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鲀科鱼类为研究材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C18-WCX联用固相萃取纯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测定水产品中河鲀毒素含量,通过探索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确定和优化色谱分离和紫外检测条件,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测定水产品中河鲀毒素的方法。该检测方法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加标回收率在75%~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检出限达到0.02mg/kg。与现行河鲀毒素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对仪器要求低、操作简便的特点,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