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料博览》2006,(10):42-42
近期,国内新玉米收获数量不断增多,晾晒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水分含量逐步下降,南方饲料企业玉米采购现已逐渐转向关内玉米主产区,新玉米开始取代陈玉米进入流通领域.由于新陈玉米价差相对扩大,这将加快关内玉米市场被新玉米取代,后期玉米价格仍会出现走低。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浩 《农家致富》2006,(22):14-14
今年国内部分地区,如黑龙江等地新玉米已批量上市,玉米棒收购价格为0.54-0.6元/公斤.个别地方为0.68-0.7元/公斤。整体来看,陈玉米市场价格比较稳定.新玉米价格稳中略降。  相似文献   

3.
据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新陈玉米市场行情普遍上扬,具体情况如下:陈玉米价格坚挺:目前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稳步上行,吉林地区玉米车板平均成交价格114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黑龙江地区1100元/吨,较前期上涨10元/吨;港口玉米平仓价格保持稳定,大连港玉米平仓价格为1250-1260元/吨左右;秦皇岛地区1230-125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福建港口价格1380~1390元/吨,价格下跌10元/吨,原因在于当地到货数量增加,对市场价格形成打压。其它地区玉米市场价格普遍以涨势为主,河北地区1200-1240元/吨、江苏地区1280~1300元/吨、山东地区1280~1300元/吨、湖北地区1380-1390元/吨、安徽地区1260-1320元/吨,价格涨幅在10~40元/吨。  相似文献   

4.
10月下旬以来,伴随新玉米上市数量的逐渐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平稳,局部涨跌互现。其中东北产区多数深加工企业陆续展开收购,但农户对市场价格期望值明显提高,凶而惜售心理十分强烈,促使收购市场略显清淡,玉米价格相对平稳;而随着秋收秋种工作陆续进入尾声,关内产区农户售粮意愿较此前有所增加,新玉米上市量逐渐放大,当地玉米价格经历前期反弹后继续呈现季节性回落态势;  相似文献   

5.
市场监测部预计,2004年我国玉米产量全面丰收,关内玉米大幅恢复增长,当前东北陈玉米供应充足。关内玉米上市后,玉米收购价格可能呈现迅速走低局势。当前市场价格正在处于重新定位,收购开秤价格水平将逐渐下移。理由在于:一是去年该地区玉米大幅减产,玉米质量也较差,而且玉米上市时间延迟。2004年东北黄淮地区玉米顺利上市,玉米丰收增产650万吨,玉米质量将明显高于上年。二是东北老粮价格将冲击新粮价格,当前该地区玉米价格定位较大程度上依据东北玉米价格,以长春玉米1150元/吨的较低车板价格计算,山东地区到货成本在1270元/吨。新玉米价格因…  相似文献   

6.
《饲料博览》2004,(12):50-50
近期,东北新玉米受气候、农民惜售等因素影响,上市数量较弱,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尚未入市采购,使得今年的玉米购销市场显得有些冷清,目前,关内玉米市场行情已经触底反弹,东北新玉米的上市情况将决定着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行情,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新季国际大豆、玉米生长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外盘农产品震荡上行基调维持不变。而国内农产品需求在双节期间有望逐渐转暖,供需双轮将驱动农产品市场演绎“金九银十”的上涨行情。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06,(8):54-55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整体呈现北稳南弱格局,其中东北玉米价格较为稳定,局部价格稳定坚挺;南方一些地区受饲料小麦替代影响,部分玉米价格出现小幅回落。尽管如此,由于目前国内养殖市场开始出现复苏迹象,饲用玉米消费需求逐渐趋于好转。同时由于新粮上市前一般饲料企业仍有一定的采  相似文献   

9.
《农村科技开发》2005,(10):42-43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短缺,需求强劲,玉米价格依旧坚挺。由于国内新玉米产量预期及出口前景尚不明朗,并且市场已经开始笼罩在“国庆”前的观望氛围当中,所以节前玉米的价格仍会维持在区间振荡。  相似文献   

10.
胡莹莹 《新农业》2012,(16):29-30
市场概述 2012年10月,新季玉米陆续收割上市,受新玉米含水量偏大及市场供应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玉米现货均价及辽宁玉米产地收购均价均出现小幅下降.目前东北产区秋收活动除黑龙江部分地区以外,基本结束.北方地区贸易商陆续展开收购活动,深加工企业相继开秤收购新玉米,价格低开;烘干塔贸易商收购谨慎,多准备在10月底、11月初正式开展收购活动.随着产地新玉米的逐步上市,陈玉米销售压力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正值国内玉米市场新老交替、青黄不接时期,虽然东北地区玉米出库速度加快,且陈粮拍卖在即。但玉米价格仍稳定坚挺,而关内夏玉米由于部分地区玉米供应存在缺口。价格强势已引起关注。目前距离新粮批量上市的时间越来越近,国内玉米市场能否抵挡住季节性回落压力,其价格强势能否被打破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吉林省即将举行陈粮拍卖会对玉米价格影响程度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市场供需基本面已经发生悄然变化,但市场整体稳定基础仍较牢固,且伴随两节,在新粮批量上市前,玉米价格稳步趋强仍是主流。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国内玉米减产预期愈发强烈,收储传闻风生水起,加之持续的暴风雪天气因素影响,大连玉米近期连续冲高,市场人气有所恢复,成交量和持仓量也在逐渐增加。大连玉米有望突破前期横盘振荡区间,后市料将进一步振荡攀高。  相似文献   

13.
侯聪 《农业展望》2009,5(10):12-15
2009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继续增加,黄淮海产区玉米生长基本正常,东北产区遭遇较重旱情,预计总产量较上年有所减少。本文以玉米的生产形势和供求关系为基础,分析了黄淮海地区新玉米上市后的市场形势。  相似文献   

14.
赵前卫 《农家致富》2009,(20):17-17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出现快速暴涨的局面,从国内玉米市场整体情况来看,预计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保持高位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市场概述 进入8月,陈玉米所剩无几,新玉米尚未上市,玉米市场进入青黄不接阶段.受供应偏紧的影响,全国玉米现货价格及玉米产地收购价格均出现小幅上涨.本月全国多产区遭遇玉米粘虫灾害,新粮增产预期下降,受此影响,贸易商对后市看涨的预期有所增强,优质玉米出库速度明显放缓.另外,美国遭遇历史罕见干旱,造成玉米等农作物大面积减产,部分地区甚至绝收,不利消息推高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国产玉米受此影响,价格将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16.
程黔 《农业展望》2012,8(12):8-11
2012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呈“先扬后抑再强”特征。春节后养殖业尚未复苏之际,玉米市场提前启动。进入2季度,因养殖业需求迟迟不见起色、进口玉米大举入境、深加工效益不佳和新麦上市等因素陷入持续调整。在国内供应青黄不接的背景下,随着养殖业的回暖,加上外围天气炒作因素,3季度国内玉米价格稳中有升。10月上旬后,随着新季玉米即将上市,国内玉米价格震荡走低。预计短期内玉米市场难以扭转弱势局面。  相似文献   

17.
王钢 《世界农业》2023,(2):48-59
本文围绕国际原油、国际燃料乙醇以及国内玉米这三个市场,一方面理论分析了多元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机制,另一方面实证检验了国内玉米市场和国际能源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效应,以此考察国内玉米市场的外部能源价格波动风险敞口。研究发现: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价格相关区制转移变化特性;国际原油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的双向溢出效应,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相对更大;国际燃料乙醇市场对国内玉米市场存在单向性价格溢出效应;滞后1期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影响存在增强趋势。对此,增强国内粮食供给,限定农业生产能源价格,推动非粮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有助于缓解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冲击。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玉米市场利空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国家“一保一控”政策基调明确,调控市场决心坚定,南北同步拍卖玉米的政策性压力持续显现,一旦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再度出现上涨,不排除国家会采取针对性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9.
节前国内玉米市场在一片低潮中度过了年关,春节期间国内玉米购销基本停滞,市场一片平静。目前春节已过,关于国内玉米市场的走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从春节前国内玉米市场的运行情况和春节后玉米市场将要遇到的问题来看,2月下旬到3月间,东北玉米价格将呈现稳中有降,黄淮地区有望趋稳;南部销区市场压力依然很大,难阻跌势。  相似文献   

20.
刘洪敏 《新农业》2014,(24):39-39
<正>2014年11月,辽宁产地迎来阶段性的玉米交易小高峰,产地新玉米价格不断上行;但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整体呈现缓慢下滑趋势,市场交易逐渐放缓,港口和销区价格陆续下滑。◎省内玉米生产情况11月辽宁玉米本季生产计划全部完成,部分农户进入后期的秸秆处理以及旋耕整地阶段,粮食进入出售和储存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