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北省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河北省棉花纤维品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采用网格法对河北省平原棉区10个典型代表县进行调查、取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棉花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6.44~33.68 mm;纤维整齐度指数高,主要分布在高档;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3.0~32.9 cN/tex,属于中等偏上水平;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3.31~6.12,纤维成熟较好,但纤维略粗;伸长率分布在6.0%~6.9%范围;棉花色泽好,均属于白棉;河北省棉花纺纱均匀性指数分布范围为106.0~169.0,棉花总体质量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目前,河北省棉花纤维质量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低、中、中高档棉纱(32~59支纱)的要求,可纺高支纱(60~80支)的原棉纤维所占比例较少。从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建议:调整纤维品质结构;加强新品种选育,提高育种技术;提高棉花种植管理水平;进行区域化种植,发挥其地区与生态优势,使棉花纤维品质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南疆高产棉田土壤养分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十一五”期间南疆高产棉田土壤养分现状,以巴州典型高产棉田为研究对象,对籽棉产量在6750~7500 kg/hm2的棉田进行连续两年的定点取样,测试分析大、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48.33%的样品全氮含量属低水平;63.33%的样品碱解氮含量属中等水平;46.67%的样品有效磷含量属中等水平;61.67%的样品的有效钾含量属低水平;100%的样品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属于极高水平;81.48%的样品的有效硼含量属中等水平;88.88%的样品有效铜含量属中等水平;77.78%的样品有效铁含量属于低水平;92.59%的样品有效锌含量属于低水平。要在“十二五”期间保持棉花高产优质,生产中要重视钾肥的使用,同时要保证有机肥充足施用,合理配施氮磷肥,微量元素中要重视锌肥、铁肥施用,对硼肥、铜肥根据棉花长势适量配施。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果园土壤质量现状及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河北省1 200个果园土壤质量的现状及变化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处于低等与缺乏水平的样本比例占71%;土壤磷积累较多,46%的样本果园处于丰富水平,丰富水平磷的含量是果园土壤磷环境临界值(50 mg/kg)的2.2~7.7倍,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土壤钾相对不足,处于低等及缺乏的样本占58%以上;果园的土壤微量元素铁、铜含量丰富,锌、硼含量中等,锰、钼含量处于低水平,土壤有效铜含量超过丰富水平的样本占70%~90%,处于丰富水平样本的含量是丰富水平标准(1 mg/kg)的2~5倍,各种果园土壤铜最高含量是毒害临界值(15 mg/kg)的1~2倍;近20%被调查果园的土壤表现出酸化现象.调查结果表明,果园有机养分投入不足,氮磷肥的过量施用,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含铜杀菌剂的过量、频繁使用等是造成河北省果园土壤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果园土壤培肥、氮磷面源污染、铜过量积累以及酸化问题是今后果园土壤质量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张芸萍  郭山虎  张锦涛  解燕  易克  李强 《作物杂志》2021,37(2):178-1242
为了探明云南曲靖植烟土壤pH值对烟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在曲靖烟区采集土样和烟叶样各3656份,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平滑回归分析研究了曲靖烟区土壤pH值与烟叶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平均pH值为6.28,pH值在5.5以下的土壤样本占22.62%,在7.0以上的占24.45%。曲靖烟叶铁和锌含量处于高水平,而硼、钼和氯含量处于低水平。锰含量适宜的烟叶样本比例最高,约有70%的样本处于适中水平。烟叶锰、锌和氯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烟叶硼、钼和铁含量与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曲靖烟区在烟叶生产中应注重结合丰缺的微量元素,科学合理增施硼和钼肥,增加烟叶微量元素,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山东烟台地区蛇龙珠葡萄种植区土壤质地及营养水平特征,[方法]调查了烟台4个地区的23个蛇龙珠葡萄园土壤,分析了土壤质地及矿质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石砾(≧2mm)含量≧10%,为砾质土;土壤颗粒≦2mm的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主,占74.8%;土壤机械组成中,粗砂粒(2~0.2mm)和细砂粒(0.2~0.02mm)之和,占8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0.82%,中等和低水平,占34.8%和39.2%;pH值6.03,微酸;碱解氮31.11mg/kg,极低水平88.4%;有效磷16.44mg/kg,极低水平53.62%;速效钾105.76mg/kg,低水平46.4%;有效铜0.46mg/kg,中等水平59.4%;有效锌0.54mg/kg,低水平52.2%;有效铁19.05mg/kg,高和适宜水平,占44.9%和49.3%,养分变异系数:有效铜>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交换性镁>有效锌>交换性钙>有效铁,其中有效铜113.14%,为强变异,其它为中等变异。蓬莱地区土壤呈酸化趋势,pH值5.56,变幅在4.43~6.68,交换性钙、镁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6.
以阿拉尔垦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该垦区2013—2015年4个主栽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纤维品质各等级所占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新陆中62号的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表现最优,长度29 mm级占65.8%、马克隆值A级占23.8%。新陆中60号的纤维长度在26~29 mm级均有较大比例分布,且26 mm级的比例最高,比强度则表现最差,差级比例高达48.4%。新陆中37号和新陆中28号的纤维长度居中,马克隆值以前者较优;比强度强级比例以前者较多,后者则以差级比例较多。因此,棉纤维品质的不同指标在品种间差异较大,棉花品种选育及推广栽培更应注重棉花品种的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山东烟台地区蛇龙珠葡萄种植区土壤质地及营养水平特征,调查了烟台4个酿酒葡萄产区的23个蛇龙珠葡萄园土壤,分析了土壤质地及矿质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石砾(≥2 mm)含量≥10%,为砾质土;土壤颗粒≤2 mm的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主,占74.8%;土壤机械组成中,粗砂粒(2~0.2 mm)和细砂粒(0.2~0.02 mm)之和,占8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0.82%,中等和低水平,占34.8%和39.2%;p H 6.03,微酸;碱解氮31.11 mg/kg,极低水平88.4%;有效磷16.44 mg/kg,极低水平53.62%;速效钾105.76 mg/kg,低水平46.4%;有效铜0.46 mg/kg,中等水平59.4%;有效锌0.54 mg/kg,低水平52.2%;有效铁19.05 mg/kg,高和适宜水平,占44.9%和49.3%,养分变异系数:有效铜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交换性镁有效锌交换性钙有效铁,其中有效铜113.14%,为强变异,其他为中等变异。蓬莱产区土壤呈酸化趋势,p H 5.56,变幅在p H 4.43~6.68,交换性钙、镁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8.
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土壤养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在浙江省棉区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试验点(县)。研究了棉纤维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纤维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两组变量间的典型相关系数(λ=0.9683)达显著水平,因此棉花纤维品质的优劣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高低有关。(2)在土壤诸养分中,以土壤有机质、氮、硼和铜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大,特别当这些养分的含量较高时,纤维的麦克隆值和2.5%跨距长度有显著地提高。(3)黄岩、金华、衢县和平湖试点的土壤由于采用稻棉轮制而土壤肥力较高,纤维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杂交育种技术仍是目前棉花育种采用的主要手段。河北省自20世纪30年代开展杂交育种以来,截止到2017年,共育成63个杂交棉品种,其中河北省审定杂交棉品种50个,占河北省审定所有棉花品种的24.9%。对河北省审定的杂交棉品种分析表明,产量得到了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纤维品质中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是阻碍棉花品级提高的主要原因;枯萎病抗性问题基本解决,但黄萎病抗性急需提高。同时还分析了河北省杂交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北省杂交棉培育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棉花纤维品质地域和年份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1—2005年农业部对13个主产棉省主栽品种抽查样品的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十五”期间中国棉花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8项品质指标的分布情况,并运用STATA统计分析系统分析了各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十五”期间,中国生产领域的棉花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8~29mm,整齐度指数主要分布在82%~84%,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7~29cN.tex-1,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0~5.0,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中、低档棉纱的要求。各纤维品质指标在年度间有波动。按生态区划分,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纤维在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指标上优于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但马克隆值偏高,色泽特征差,品级较低。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纤维在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色泽特征等方面处于其它两个棉区之间。西北内陆棉区的马克隆值和色泽特征最好,品级较高。统计分析表明,长度与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7156,呈高度正相关;整齐度指数与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5300,呈中度正相关;纺纱均匀性指数与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均呈高度正相关。与国际乌斯特公报进行比较,中国“十五”期间棉花纤维综合品质达到国际中等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日照市茶园产量、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园良性发展,采集日照市茶园表层(0 ~ 20 cm)土壤样品159个,[方法]分析土壤样品中的pH值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含量状况,并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日照市茶园土壤的pH值变化范围为3.48 ~ 6.84,茶园土壤整体pH处于适宜范围,部分土壤pH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缺乏状态,空间差异较大,46.54%的土壤样品处于三级茶园养分标准;各茶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较为适宜,但区域差异明显。[结论]日照市茶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342 ~ 0.984,大多数处于Ⅰ、Ⅱ级,属于中等水平,所占比例为81.13%,Ⅰ级占57.86 %,包括皂户沟、后马庄、薄家口、老龙窝、南陈家沟和后黄埠;属于Ⅱ级的茶区分别是下大峪、崖头村、常家庄、苏家村和瀚林春。  相似文献   

12.
机插稻育秧床土的培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床土培肥是培育水稻机插秧苗的首要措施。在不同类型床土条件下对培肥水平与床土速效氮磷钾增加的关系及育秧过程中的肥力消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速效肥料进行床土培肥,可使床土速效NPK含量迅速增加,速效氮的增加呈指数关系,高培肥处理的增幅大于低培肥处理,丘陵土的增加快于冲积土;速效磷含量随培肥水平的  相似文献   

13.
东营市农高区果树产地土壤环境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摸清东营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果树产地质量状况,指导当地果蔬农产品安全清洁生产,对东营农高区果树产地的土壤有机质、pH值、容重、粒径组成、盐分、速效养分及重金属等指标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0.61%~1.01%,有机质含量不高,高钾低氮低磷,需要培肥土壤。土壤pH值均高于8.25,盐分含量0.12%-0.18%之间,说明调查区土壤轻度盐渍化。土壤中细沙粒比例较高,属于砂质壤土。调查点土壤重金属镉、汞、铜、铅、铬、砷含量均低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重金属含量限值,可以实现果品的清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云烟品牌云南原料基地土壤及烟叶氯素特征,开展区划研究,为云烟品牌原料基地养分科学管理和烟叶工业可用性提高提供科学依据。以云烟品牌省内原料基地昆明、曲靖、红河、保山、文山5州(市)37县1130份土壤样品和中部烟叶(C3F等级)样品为材料,对其氯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云烟品牌省内原料基地中部烟叶氯含量平均值为0.29%,氯含量<0.3%的分布频率高达71.33%,0.3%-0.8%适宜区间的样品分布频率仅有22.75%。土壤氯平均含量为15.37mg/kg,样品分布频率最高的是<10.0mg/kg区间,占61.68%,适宜区间10.0-30.0mg/kg样品分布频率仅为28.23%。水溶性氯含量最高的海拔段是1800-2000m,最低的是<1600m;中壤土的水溶性氯含量最高,轻粘土和中粘土含量较低。云烟品牌云南原料基地中,仅有28.23%的土壤样本和22.75%的烟叶样本在适宜范围内,有61.68%的土壤样本和71.33%的烟叶样本氯含量低于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隆回植烟土壤全钾含量偏高以及速效钾与缓效钾含量偏低的现象,并探索其影响因子,笔者采用传统统计法以及地统计学方法对隆回植烟土壤2012年各乡镇488份土样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隆回植烟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27.0 g/kg,处于“高”水平,速效钾与缓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91.8、254.8 mg/kg,均处于“低”水平;(2)除中部广泛分布着“适宜”含量的缓效钾,其余大部分植烟乡镇处于偏低水平;(3)速效钾与缓效钾在不同质地土壤与不同类型土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速 效钾与有机质和pH 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 速效钾=0.788X 有机质+65.51,R2=0.9918**,Y 速效钾=6.04XpH+55.40,R2=0.9798**;(4)中粘土、中壤土、石灰土、红壤与水稻土钾肥肥力效果较好,且在适宜范围应尽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脱叶效果较好且产量较高的滴灌频次,研究了不同滴灌频次对化学脱叶棉花土壤含水率、叶绿素荧光参数、脱叶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滴灌频次7次(D7)处理为棉花生育后期提供较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且有效调节20~40cm土层的土壤水分,调节化学脱叶棉花叶片荧光参数和产量,适当降低光合活性,促进棉花脱叶率与吐絮率增长,且降低挂枝率16.12%~24.95%,从而使产量增加7.61%~15.99%,同时纤维长度和纺织一致性分别增加了1.91%~3.87%、4.58%~14.72%。因此,滴灌频次为7次(D7)更适宜南疆化学脱叶的等行距机采棉种植。  相似文献   

17.
紫色土壤施氮对棉花产量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壤施氮对棉花产量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氮对棉花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与产量的效应模型呈二次抛物线型,施氮量250kg·hm-2时,棉花产量最高;氮对纤维品质有一定影响,能提高比强度,并有降低麦克隆值、增加细度的趋势,纤维品质受氮磷钾影响顺序为伸长度>麦克隆值>比强度>整齐度>2.5%跨距长度;施氮能增加棉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但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比例无明显影响;土壤中氮的含量与棉株对氮的吸收和棉株体对氮的积累量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GGE双标图划分长江流域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许乃银  李健 《作物学报》2014,40(5):891-898
长江流域棉区棉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合理划分纤维品质生态区有助于提高原棉品质和配棉效率。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分析2000-2012年期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环境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模式,提出长江流域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方案。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棉区可划分为“中等品质生态区”、“高长度与比强度生态区”和“低马克隆值生态区”。其中,长江流域中等纤维品质生态区涵盖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岗地棉区、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南襄盆地棉区、湖南省环洞庭湖东部和西部棉区、江西省环鄱阳湖棉区、安徽省沿江与江淮棉区、江苏省宁镇丘陵与沿江棉区和浙江省沿海棉区,纤维品质较好,代表了长江流域的总体水平;高长度与比强度生态区位于湖南省环洞庭湖北部滨湖沃土棉区,纤维长度和比强度优良,而马克隆值偏高;低马克隆值生态区涵盖长江流域最西边海拔较高的棉花熟期早长势较弱的四川丘陵棉区和最东边土壤含盐度较高且棉花长势较弱的江苏沿海棉区,纤维马克隆值达到B级水平,为长江流域马克隆值最好的区域,但纤维比强度水平一般。本研究充分展示了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在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可为长江流域棉花区域化种植和纺织企业合理用棉提供决策支持,也为其他棉区和作物生态区划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