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到过云南大理,不饮“三道茶”,真会终身遗憾。它那“一苦、二甜、三回味”的情调,让品尝过的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茶(外一首)     
你生长在偏僻的山中最嫩的叶子被制成茶当水如岁月把你浸泡你便沉入生活的底层你散发出的很醉的味道把惬意送进别人的血脉而舌尖上的苦涩纯得象乡情笼罩着每个漂泊者令人想起家乡的云岚细雨和茶姑清馨的歌声使每个漂泊者无茶可饮时便饮乡愁浇灌记忆边地苦丁茶走到边地你就不会忘记苦丁茶用土罐煎熬的很醉的味道使你一生回味那苦苦的甜香在你记忆里血液一样流淌使你想起家园和质朴的亲情以及边地岁月的苦寒苦丁茶不被人记忆的植物苦苦生长着把边地的苦与甜浓缩在一起被土罐煎熬成生命的味道边地的味道岁月的味道浇灌怀念茶(外一首)@许庭杨$四…  相似文献   

3.
信阳毛尖茶的传说河南信阳地区农技中心黄道培黄予涛每当我们工余饭后,举杯品尝着“色绿、汤清、回味甘”的信阳毛尖茶时,总是感到精神为之一振。特别是到了节假日,一家人或邀上几个至爱亲朋欢聚一堂,冲上一杯信阳毛尖茶,品尝它的色香味,畅谈工作学习或谈论信阳毛尖...  相似文献   

4.
回味茶韵     
从认识茶开始,我顿时感觉到了生命的舒展,那片绿色是无穷无尽的,整个四季都因它而充满生机与活力!初春了,品饮着一杯含露的毛尖,令我暇想联翩……记忆犹甜!  相似文献   

5.
侗家茶俗     
10多年前,我曾开车到侗族地区运粮救灾,时间达一年之久。在千里运输线上,所见所闻的侗家茶俗,特有风味,特有情趣,特有神韵。至今忆来,令人回味。 先说“待客茶”。在侗家地区,有“贵客进屋三杯茶”的规矩:第一杯是“香茶”,用生姜佐饮,表示“接风洗尘”;第二杯是“甜茶”,以糖果伴啜,表示“情甜意蜜”;第三杯是“清茶”,以清心爽口,并表示“亲昵”。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古代的鉴水试茶江西省社科院杨应龙,施由民茶是有利身体健康,能却病强身的一种饮料。在唐代以前,中国人喝茶还比较粗放,主要是煎饮,并且主要讲究以茶养身和除腻解渴。从唐代开始,饮茶成为一门艺术;人们不仅重视茶的药用功能,而且讲究茶的色、香、味,把饮茶...  相似文献   

7.
茶味儿     
王涛 《百姓》2007,(9):60-60
以茶喻人生,我没有三毛那样的诗意。只是觉得不同的茶好似不同的人生。然而,尽管茶叶外形和名称各不相同,刚喝上去却都会有淡淡的苦涩。可是喝时苦,回味甜,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清淡了。  相似文献   

8.
在广东省化州县新安镇,人们尚传诵着李宗仁三饮榕树茶的佳话。地处粤西的新安镇有个榕树村,当地生长着一种茶树,这茶树长得古怪,即使是百年老树,也只有一二尺高,茶叶色墨绿而瘦小,一年到头不用施肥淋水,如果加施肥料,其茶叶便失去固有的醇香。不可小看这株矮叶瘦的榕树茶,用它煮出的茶却醇香无比,茶色黄中泛绿,且有降火上清、解酒消食和提神祛疲的功效,外地人到当地作客都以饮上一杯榕树茶为荣。特别是用当地琉璃庵内那口琉璃井的水煮成的榕树茶,其茶色黄亮,气味清幽,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9.
漫话武夷山“金佛茶”吴骥,刘峰茶与佛,因缘深长;自古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查有史以来,寺院僧家,禅多茗饮,有释门必有佛茶。佛茶作为一种物质精神,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它不但反映了佛教的禅宗,而且从佛茶的产地、茶名、培育、管理、采制、药用、品饮、吟咏及社...  相似文献   

10.
茶热菜香话涂岭涂岭:大概是一个大村,顶多是一个小镇,不熟悉的人恐怕在福建省的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只是我们这些老在福厦路上穿行的旅人对其有些特别的感觉,岂止是感觉,还有些许绵长的回味呢!喝擂茶;清饮与茶配;泡饼与茶水;茶人说饼  相似文献   

11.
刘金芳  万斌 《农业考古》2004,(2):156-157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兴于唐。”作为享有国饮之称的茶,不仅可消渴解乏,满足人体生理健康之需要,而且还成为人们进行社交的媒介及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美好享受。于是,自古而今,就有了以茶为礼、以茶待客、茶宴茶食茶话会等茶礼茶俗,茶的品饮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其中,评茶与品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茶叶饮用方式,茶之评与品,虽皆为饮茶,然而各自内涵却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安吉白茶在南京地区的引进种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吉白茶是茶叶色白化而形成的一种变异类型,加工后的白茶味鲜、色美,集观赏、营养、经济价值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茶中珍品.介绍了从浙江省安吉县引进的安吉白茶在南京地区的种植情况,从茶苗成活率、茶树长势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唐代饮茶之风逐渐普及,尤其是宋代渗入普通家庭之后,茶叶的种植区域、加工技术、品种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品饮习惯的不同,饮茶方式的变化,茶叶的品种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唐代的蒸青饼茶为主,到宋代的龙凤团饼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是一个茶人们对茶叶认识的不断成熟、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名茶的数量及品质的变化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借助相关史料,对唐宋时期的茶品情况作了一番回顾。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续)二、修性──茶文化的道德完善北京茶叶学会邹明华茶,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而且影响人的心性。茶的属性、饮茶活动本身以及饮茶方式,都有可能感染我们的道德情操。茶是一种文明饮料,被人们认为是“饮中君子”。人们把茶品与人品相联,说茶德似...  相似文献   

15.
绿茶饼干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茶叶中含有多达600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包括生物碱、茶多酚、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等。茶叶的抗衰老、抗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已广为人知。目前冲饮是人们对茶叶的主要消费方式,但冲饮存在着不方便的缺点。因此开发方便的茶食品既能增进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绿茶饼干就是一种家庭制作简便易行的茶食品。  相似文献   

16.
茶乃活物,有灵气,通人性……种向阳之地为阳山茶,种背阳之地为阴山茶。—图图居士物语阳山茶阴山茶阳山茶吸日之精神是夏天的方向钢铁的方向阳山茶属烈性之物活在水和我们的心中永垂而不朽冷水泡茶慢慢来这时我们须静下心去一点一点品它的力童饮它的骨头三开过后阳山茶便可以让怯弱的我们坚强信心百倍唉阳山茶我们的向日葵植物的领袖使我们饮茶知闲一场脱俗的革命一次驱浊的慕动阴山茶听话脾气好是农历中的月亮它一生干净住在阴影最深的地方安静如一个小家碧玉热的阳光下我们捧着一盏清茶就知捧住了一股凉风一团乌云让我们夏天一样急躁的性…  相似文献   

17.
谢燮清 《农业考古》2006,(2):104-104
我国已故盆景园艺家周瘦鹃先生品尝了碧螺春茶后说:“我很爱此茶,每年入夏以后总得尝新一下。沸水一泡,就有白色的茸毛浮起,叶多卷曲,作嫩碧色,上口时清香扑鼻,回味也十分隽永,如爵橄榄。”清代学者龚自珍称:“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碧螺春茶艺充分展示了该茶的色、  相似文献   

18.
前言 :茶情中国中华大地很早就流传这么一种说法 :神农尝百草而得“荼”。遥远的传说讲述着中华茶的悠悠历史 ,茶却这么轻轻地走向了世人 ,从此 ,与中华儿女结下了千年不解的茶缘。中国人最早发现茶 ,最先饮用茶。先人们在闻香举杯之际 ,轻啜慢饮之余 ,渐渐发现茶已经深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成为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 ,他们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赞美与歌颂奉献给了让他们神清气爽、飘飘欲仙的茶了。从张载到陆羽 ,从李白到苏轼 ,从唐玄宗到乾隆帝 ,历来多少文人墨客、史传名人、帝王将相为之倾倒 ,为之歌唱。他们是在品茶 ,更是在品味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的历史久远,茶文化覆盖全国,传播全球。中华民族在茶的发现、培植、制作、品饮和茶文化的创造上,为人类文明留下了灿烂的一章,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茶文化是一项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和体现主体精神的事业。单纯的茶叶生产经营和单一的品饮功能,不可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茶文化。只有赋予茶以审美上的意义,将茶饮从解渴疗疾的日常生活层面,上升到精神寄托的高度,体现一种特定的文化心理,包含着一种特定的文化意蕴,这样,茶文化才能得以产生和发展。茶引自神农,发乎陆羽,延…  相似文献   

20.
《百姓》2002,(12)
从北京到曼谷.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调酒师为鸡尾酒爱好者精心准备了马天尼特饮。在曼谷.茶口味马天尼成为时尚。在曼谷香格里拉久负盛名的Angelini意大利餐厅,您可以享用6种口味的马天尼特饮:迪度,梦想,云彩,棕榈,纽约和幺点。酒店餐饮部副总监斯巴斯汀说:“这些特饮是经过特殊配方.精心调制而成的。我们提供的茶口味马天尼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