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恩施州为样本,从硒与旅游2个维度介绍了恩施州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现状,并阐述了硒旅融合的理论基础及在恩施州的实践作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促进恩施州硒旅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打造特色增长极进行了对策探讨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兴旺乡村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创新举措。在介绍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由来与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国中药材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概况,研究恩施州中药材资源与产业优势,探讨其道地药材类国家级与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的策略,并提出了10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多维度推进恩施州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发展,恩施州硒产业成为带动恩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综述了目前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硒科研支撑力度不足,产业发展同质化,缺乏龙头企业、核心产品及核心竞争力等,提出需要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等多个层面努力,加强硒科研力度以提升恩施州硒产业核心科技及恩施州硒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挖掘大数据资源以优化恩施州硒产业布局、监测预警产业发展,建立硒产业示范以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等多维度措施,保障恩施州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管理》2017,(1):71-7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小麦主产区之一,但其小麦供给与生产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卖粮难"问题与加工企业的"买粮难"问题并存,发展优质专用型小麦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分析得出,以"选准对路品种,以科技为引领,规模化种植,单品种收储,订单化购销"为主要做法的"广源模式",在促进优质专用型小麦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白山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考虑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着力点,深度开发长白山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人参、中药材、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农业五大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开创"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新局面。重点任务是: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大  相似文献   

6.
恩施自治州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恩施自治州蔬菜产业现状和资源优势的分析 ,提出发展恩施州蔬菜产业的重点和思路是深入开发高山蔬菜及魔芋等特色蔬菜资源 ,并建议加大结构调整、投入、科技兴菜和市场开拓的力度 ,落实政策 ,加强依法管理和组织领导 ,努力推进恩施州蔬菜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火棘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产于恩施州富硒地区和非富硒地区火棘果实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和部分酶活性 ,旨在为恩施州野生植物火棘的资源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度重视硒产业的开发和硒资源的利用,州委、州政府将以硒产业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纳入全州七大产业链,提出了硒+X产业发展新模式,有效激发了全州干部群众发展硒产业的热情。2016年恩施州政府和各部门联合成立了硒资源调查组,对全州硒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和研究,调查分析结果认为,全州表层硒适中土壤分布面积2.3万km~2,占全州国土总面积95%以上;形成了硒+X产业发展新模式,2015年全州硒产业总产值超330亿元,2016年达到382亿元;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组织了硒与人体健康高峰论坛、中国南方马铃薯大会等24场高端专题会议,恩施州"世界硒都"地位进一步彰显;客观提出了硒产业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针对问题,研究提出了提升"硒+X",建构"布局+X",强化"杠杆+X",筑牢"基础+X",打造"服务+X"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各地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农业农村资源,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重价值,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乡村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乡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乡村产业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发挥村镇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特色  相似文献   

10.
以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培育为着力点,进行相关农业产业开发,有利于质量控制、品牌创建以及经营创新,是破解江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总体来说,目前对鄱阳湖蛭类认识还相对不足,限制了鄱阳湖蛭类资源繁育及开发利用。文章综合了鄱阳湖蛭类产业化资源现状,并提出了鄱阳湖蛭类产业应当立足于地理标志保护,协同精准扶贫、创新创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等时代主题和政策背景,建立鄱阳湖蛭类地理标志保护分级制度,以鄱阳湖"生态引擎"助推江西蛭类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新经济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进步依托于改革的不断完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实施供给侧改革是深化体制改革和经济改革的重要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使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都以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和效率为根本目标,供给侧改革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新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农业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政府制度供给绩效评价研究为核心目标,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多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策略,旨在为新常态下更好更快地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其主要包括调结构(粮食作物要优质专用,经济作物要特色优势发展)、转方式(推行绿色种植方式)、促改革(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三个方面。农业结构性调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3.
“世界硒都”恩施州烟草品牌化与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湖北恩施州是烤烟、白肋烟、天然富硒烟草的重要产地。本文介绍了恩施州烟草资源与产业,分析其烟草品牌化与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毕节试验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16,(13):15-16
"十三五"时期,是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战决胜阶段,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试验区要着力发展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正为落实《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意见》,做大做强辣椒、黄瓜产业,推进蔬菜特色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河北省推出了辣椒、黄瓜提质增效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白山市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特色兴市,积极构建需求侧与供给侧相适应、资源禀赋与产业特色相匹配、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农业发展新方式,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围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走出了具有白山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红花岗区是遵义市中心城区,受林地面积和资源量的影响,全区林业产业基础薄弱,林业开发空间不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大生态、大扶贫、大数据"战略,遵照市委产业发展的有关精神,全面振兴林业产业,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实现我区林业产业发展三年目标,红花岗区加大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营造特色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积极发展森林康养项目等,已取到较好的成效,同时实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尽量覆盖,带动和直接促产业经济与脱贫攻坚同步的经济增长增收。  相似文献   

18.
玉米产量的增加为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当前,中国玉米产业面临"三量齐增"、国内外价格倒挂、市场需求恢复增长缓慢等诸多矛盾和难题,须加快推进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概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玉米供需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中国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在省农科院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鹤峰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积极发挥科技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以人才、成果、项目为依托,主动与农业主管部门、包括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构筑深度融合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模式,为保障鹤峰农民可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鹤峰作出了较大贡献。——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开展针对性研究。为推进恩施州马铃薯主粮化,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20.
<正>通化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生态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全力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在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鼓励"旱改水",调减籽粒玉米生产面积,适度增加鲜食玉米种植比重,开展高蛋白、高油大豆新品种试种。大力发展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